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十大民俗文化

印江鸭
  印江鸭品种描述 产地与分布:属小型蛋用型品种。产于贵州省印江县的城关、朗溪、洋溪等地。分布于印江县和周边地区。外貌特征:体似船形。全身羽毛覆盖紧密,毛色以笋壳色和浅麻色为主。喙黄色,喙豆褐色。虹彩茶褐色。胫黄色。趾白色。颈无白项圈,镜羽墨绿色。品种性能:①生长速度与产肉性能 平均体重:初生38克;30日龄公鸭330克,母鸭318克;60日龄公鸭779克,母鸭670克;90日龄公鸭1012克,母鸭1155克;120日龄公鸭1235克,母鸭1358克。雏鸭出壳后10-20日龄开始脱换绒羽,尾羽开叉,有少量新生羽长出;20-30日龄头、尾、翅、腹部两侧长出新生羽;30-40日龄腰部、背部长齐新羽;40-50日龄主翼羽脱换肩羽基部出现血筒;50-60日龄颈部新生羽长齐;85-100日龄全身羽毛长……[详细]
  印江印染技艺伴随着我国纺织业的发展而兴起,至今已有近千年的历史。印染分为染色和印花两部分,民间称为普染和印染。染色,即以土蓝靛为主要染料,将本地生产的白土布染成月白、月兰、青蓝等各种颜色;印花,即以自制雕版(又称花版、图版、印模、印版)放到白土布上刮灰浆,印制各种图案,经一系列染色工序,成为蓝底白花的成品。据有关文献记载,印染源于秦汉,兴于唐宋,宋时称“药斑布”,明清时又称为“浇花布”。自汉至魏晋南北朝时期,蜡缬的色彩是比较单纯的蓝地白花。到了晋代以后,印染工艺中蜡缬、夹缬和绞缬等染色技术已相当成熟。隋唐时期,印染技术广泛应用,其图案组织与丝织基本一致。到了宋代,印染不仅有单色浇花布,而且能制造各种色浆印花布,尤其是染缬花布深为人们所喜爱。到明清,无论在生产规模,还是技术、艺术上均取得巨大成……[详细]
  “过赶年”是印江土家族传统文化中的典型代表,它既是一个祭祀祖先的节日,也是一个纪念抗倭战争历史的节日。印江土家族人为亲人壮行而提前过年的习俗称为“族年”,亦称“过赶年”。印江土家族“过赶年”主要流传于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的17个乡镇。以印江以永义乡团龙村、木黄镇新民革底村和板溪镇上洞村为代表的土家族村寨的赶年习俗较为完整。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位于贵州省东北部,铜仁市西部,面积1969平方公里,辖17个乡镇43万人,土家族苗族等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70.5%。境内山势连绵,冲沟遍布,溪流纵横,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在历史长河中,印江土家族人民和其他民族一道繁衍生息在这块热土上,不仅孕育了许多难解的神秘与玄奥,还创造了许多灿烂的文化遗产。关于“过赶年”的起源,各地土家族说法不一,但都与战争密切相关……[详细]
  又称“祭土神和苗神”,是贵州印江县土家族祀祭性节日。主要流传于印江县的板溪镇。板溪镇地处印江自治县城北面16公里,素有印江“北大门”之称,东与天堂镇相连,南与朗溪镇接壤,北与杉树乡、沙子坡镇毗邻,西与峨岭镇相接。东去5公里就是上洞、下洞二村,一条低谷河流将二村切割,遥遥对峙。这里山堡颓顶,土地贫瘠,属页岩沙层构成,水源奇缺,河流低落,聚居居民只能倚河而居。祭风神始于元朝元贞二年(公元1296年),据《印江前志汇注·风神论》记载:“神出圣墩大洞,有虔奉者,神赐二旗,一赤一黑,雨久挥赤即晴,晴久挥黑即雨,能致穰岁,灵应非常,后故祭之”。《印江前志汇注·风神论》又载:“先世苗叛,突见圣墩巅顶现一巨神,持长刃作拒敌状,苗见心怖,遂不敢陷印,旋引去。”印江土家族人为了感谢这位丰伟硕大之神的保护,每年六……[详细]

全部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