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湖北省 > 武汉民俗文化

武汉民俗文化介绍

  马应龙传统制药技艺起源于明朝万历年间的河北定州,历经14代人的传承,距今已有四百余年的历史。当初,创始人马金堂潜心研究,摸索总结出一套独特的制药技艺,制成眼药。历经清朝、民国时期的砥砺发展,新中国成立时,马应龙第十三代传人马惠民任马应龙制药厂(后改名为“武汉第三制药厂”)厂长,在古方验方的基础上遵循传统制药技艺,生产眼药、痔疮药等多种药品。1995年,武汉第三制药厂更名为“马应龙药业股份集团有限公……[详细]
  汉阳归元庙会是在湖北省武汉市汉阳区归元寺定期举办的传统民俗活动文化空间。归元寺属曹洞宗,又称“归元禅寺”,是湖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始建于清顺治十五年(1685)。清代中叶汉阳庙会已颇具名气,每年春节前后众多香客进香祈福,游客如织,以正月初九为最盛,新春祈福仪式与民俗活动结合是该庙会的特色。汉阳归元庙会是当地民俗生活的缩影,它丰富了当地群众的文化生活,具有宗教学、民俗学、历史学研究价值。……[详细]
  武汉市曹祥泰食品有限责任公司的前身为闻名荆楚大地及武汉三镇的曹祥泰杂货店,该店已有122年的历史,得到了上至人民总理周恩来下到普通老百姓的好评,在海内外有很大影响。其食品厂生产的“祥”字牌糕点,至今畅销不衰。2006年,从中华传统节日端午节的前二十天开始,排起了长龙,顾客以能买到曹祥泰生产的节令产品芝麻糕、绿豆糕而高兴,形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武汉市曹祥泰食品有限责任公司改制前有职工138人,改制后……[详细]
  武汉五芳斋食品贸易有限公司由原国营武汉五芳斋酒楼改制组建成立。公司地处繁华闹市区域,建店历史悠久。解放前经营面积仅几十平方米,以经营江浙风味菜肴和小吃为主。其中汤圆、粽子、糕团,风味独特为世人称道。解放后,几经投资改造,企业面貌发生了根本性转变,经营面积达1300多平方米,经营品种不断增多,由原来的十几个增加到几十个,上百个品种,目前已发展成为集餐饮、食品加工、商业贸易、汽车运输等为一体的具有现代……[详细]
  黄孝花鼓,是自清中叶至1926年之间流行于湖北黄阪、孝感一带的花鼓戏,原名为“西路子花鼓”,因多在春节后玩灯时演出,故又名“灯戏”。最早由民间的划采莲船、踩高跷、打架子鼓等艺术形式演变而成,其发展到1926年改称“楚剧”。“黄孝花鼓”自起源到成为黄孝地区一种正规的地方剧种的100余年的历史里,这种群众喜闻乐见的以黄孝地方语言为说唱形式的小戏,走过了它曲折艰难的道路。起源“黄孝花鼓”约起源于清道光年……[详细]
  高台狮子民间杂技,表演时至少用五张八仙桌重叠。具体做法是:第一张桌足向下着地,桌面向上;第二张桌面与第一张桌面重合,桌足向上;第三、四、五张均桌面向下,桌足向上重叠,形成一个约5米的高台,也可架七张、九张,甚至十一张,一般是架五张。表演者三人,一个装拌胖和尚,一个装拌瘦猴,分别和尚面具和戴猴面具。由瘦猴与胖和尚在高台上表演挑逗、嬉戏等滑稽、惊险的动作。最后由一人披狮皮上去“封顶”。形成由瘦猴、胖和……[详细]
  高跷亭子,又叫高跷锭子,因静如亭,而动如锭,故两名兼称。流行在新洲区中部平原,源于明正德年间,是武汉市新洲区孔埠街堤围村传统技艺,迄今已有400多年历史,被武汉市最早列入“非遗”项目。由成人脚踩高跷,肩上背“山”或“出”字形钢架,架上分别坐3至5个幼儿。踩高跷的人随锣鼓舞蹈,花样百出,令观众瞠目结舌。原先表演“高跷亭子”的道具有八座,分别叫白鹤亭子、蚌亭子、五星亭子、三星亭子、烟袋亭子、花伞亭子、……[详细]
  创者为明朝初年新洲张旗牌湾的世袭官张炳公。数百年中,该舞张姓独传。至清末,才传艺于外姓。高跷狮子舞表演形式别具一格:舞狮人的双脚踩在一尺八寸高的高跷上,前滚后翻,腾转蹦跳,表情达意。在新洲举水以西的周铺、仓埠、阳逻、张店等地盛行,并流传到河南、湖南等省。特征:集武术、杂耍、戏曲等多种表演手段于一体。专家点评:“高人出世外,卧龙藏民间”,在湖北省和武汉市多次举办的“民间艺术”大赛中,新洲张旗牌湾的高……[详细]
  高跷故事亭子盛行于黄陂东乡、西乡一带。集杂技、戏曲、故事于一体,在高空中用高跷小调演绎戏曲故事。一花一团一赛场,武汉杂技名远扬。民间竞技更活跃,强身健民体质壮。杂技皇后夏菊花、屡获国际大赛殊荣的武汉杂技团、以武汉国际杂技艺术节和武汉杂技厅为载体和场馆的国际杂技东方赛场,使武汉成为中国和世界杂技艺术的中心之一。作为衬托红花的绿叶,便是遍布各城区的民间竞技和群众性的武术、渡江等活动,这些民间竞技活动深……[详细]
  采莲船在传说中为观音娘娘坐船筹款修桥铺路,后人为了纪念观音娘娘的善举,就通过采莲船表演来表示赞颂,随着时间的推移发展成为在重要节日以祝贺为主要内容的表演,特别是在春节期间,撑起采莲船为每家每户拜年、送上祝福。特征:主要形式为唱祝词并夹以锣鼓家业伴奏和行船表演,一般没有乐器伴奏,可和狮子、龙灯等一起表演,气氛更加热烈,表演期间农户人家会燃放鞭炮表示欢迎,有时还会摆阵考一考表演班子,表演人员要通过演唱……[详细]
  清末,汉南江上村村民何克得因受在武昌的太平军高人指点,得到了张小尔武狮的真传。经过千百年的发展,衍变张小尔的武狮,传至汉阳江下村,目前为止江下村的武狮已是张小尔武狮最后一支嫡传武狮。特征:分为“天狮”、“地狮”两种,“天狮”由两人在9张桌子上玩耍,“地狮”由10余人在地上表演。武狮系列:玄门中桩,其中有醉八仙、关分刀、板凳、九节鞭、齐眉棍。武狮动作:三砍、狮子打睡、狮子走梅花桩、惊险跳葫芦,狮子喝……[详细]
  汉阳高龙,因独特的造型、独特的表演艺术和浓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名扬全国。然而,这项独特的春节民俗文化活动,在上世纪曾一度中断表演,目前更是因为后继乏人和保护乏力,濒临失传。“汉阳高龙独树一帜,是中国龙文化中的一朵奇葩,仅仅依靠民间艺人的坚守是不够的。”现场千年高龙舞汉阳“巍巍昆仑,莽莽乾坤。黄河长江,长江黄河,孕育了中华民族龙的灵魂。嗨呦呦,嗨呦嗨呦……”2月8日,春寒料峭。在武汉市汉阳区龙阳湖畔,……[详细]
  天狮子由地头舞狮演变而来,按一年12个月垒起12张方桌加一方凳,表演前祭天,礼毕后,舞狮人在锣鼓声中顺桌而上。整个表演集狮舞、杂技、武术、祭祀于一体。流行于蔡甸索河镇境内及周边乡镇。……[详细]
  上世纪20年代,现活跃在舞台上的“单弦拉戏”第二代传人顾耀宗的父亲顾伯年在苏州学艺,师从民间艺人玉春普,学习“三弦拉戏”。在多年的演奏生涯中,顾伯年遂尝试改用小三弦,经进一步实践,其又将三弦去掉两弦,只存一弦。特征:“单弦拉戏”演奏时使用一弓一弦一指,上、下把位灵活自如,声音连贯婉转,音色明亮,并在保留“三弦拉戏”演奏内容基础上,有较大发展和创新,发展成演奏模仿京、汉、楚、黄梅调等戏曲各种行当的唱……[详细]
  八十八行,是流行于鄂东一带的一种自娱性的广场艺术,因在灯节期间演唱,故又称为灯戏或灯调。八十八行大约滥觞于清代乾隆、嘉庆年间,盛行于太平天国时期,到今已有二百余年的历史。表演风格八十八行行业众多,有表现农林牧副渔的,有反映手工业劳动的,有表演经商活动的,有宣扬神话故事的。因行业复杂纷纭,故名八十八行。八十八行剧目丰富,思想内容健康曲调旋律优美,节奏明快;表演朴实自然,风趣幽默。无论是语言、音乐,还……[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