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云南省 > 文山州 > 西畴县民俗文化

西畴县十大民俗文化

基诺族服饰
  基诺族的衣料是妇女们亲手织的“砍刀布”,她们织布用腰机,织布的人席地而坐,经线一头拴在自己的腰上,另一头拴在对面的两根木棒上。纬线绕在竹木梭上,用双手操纵着左右来回穿行,梭来回穿行一次后就用砍刀式的木板推紧,“砍刀布”就是由此得名的。基诺族的男子爱穿无领对襟白砍刀布小褂,小褂前襟、胸部、臂、腕部有彩色条纹。小褂背上缝着一块约有六寸见方的黑布,上面用彩色绣着一朵圆形图案的花,周围有放射状线条,似太阳光芒四射。有的还在圆形图案旁加绣兽形图案或花纹。基诺族称这块绣花黑布为“波罗阿波”,汉语意为太阳花或月亮花。男子下身着白兰色裤子,裤腰两侧各开约十五公分长的口子,并缝上一块四方形的黑布,青年男子包黑色包头,包头布的末端插着一朵用彩色丝线穿着红豆子、绿壳虫翅膀做成的花朵,这是他的恋人送给的珍贵的信物和……[详细]
彝族葫芦笙舞
  西畴彝族葫芦笙舞流传于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西畴县鸡街曼村。曼村为彝族花倮人聚居的村落。花倮人的葫芦笙舞是一种古老的彝族民间舞蹈,以躯体“S”形前后曲动的典型舞姿而独树一帜,展现着古代滇人葫芦笙舞的遗韵。在开化古铜鼓图饰上,有4个头戴羽冠、衣着羽衣、吹葫芦笙翩翩起舞的舞人饰纹,舞姿正是一个典型的“S”形前后曲动的造型动作。即此可以证明在漫长的历史年代,古滇先民跳葫芦笙舞时,是头戴羽冠、手执羽毛、身穿羽衣、屈肢顿足而周旋飞舞。今天曼村花倮妇女的头饰和服饰仍保留有一些“羽冠”和“羽衣”的痕迹,说明曼村花倮人的葫芦笙舞是由古滇先民舞蹈传承而来,有其特定的历史文化内涵。在花倮人的重要节日时,全村男女老幼欢聚于场院,妇女身穿节日盛装,在葫芦笙的伴奏下,围成圆圈翩翩起舞。葫芦笙舞有牙虐(站着跳)、牙庆……[详细]
  北回归线经过的西畴县有个古老的壮族村寨——汤谷村,也被称为“太阳村”。这里有着世上唯一的活态传承母系社会原始部落祭祀太阳的习惯——女子太阳节。2009年,“女子太阳节”被列入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汤谷村的“女子太阳山祭祀”,2014年被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据考证,“女子太阳节”起源于母系氏族社会,至少有数千年历史,是全世界仅存的一项重要民俗传统文化现象。“女子太阳节”有固定的程序,每年农历二月初一上午,家家户户蒸制金黄色糯米饭做祭祀供品。16岁以上的女性必须到村前的小河里沐浴净身并穿上传统民族盛装,聚集到太阳神山。太阳当顶时,女人们唱诵《祭太阳古歌》。太阳偏西,参加活动的女人分吃祭祀过的黄色糯米饭,凡吃过供品的女人,可以履行女人的天职。祭祀日,村里的男人专为……[详细]
  壮族渔鼓“庄巴”是流传于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西畴县的壮族曲艺形式。明清以来,汉族大量移居文山,将渔鼓演唱也带到壮族寨子,开始用壮族民间曲调演唱渔鼓,并收徒传艺。当地传说,汉族在一次战败后逃躲追兵时,被大河挡住了去路,面对湍急的河水,士兵们不由自主地唱出自己悲伤绝望的心情,歌声感动了河里的一条大鱼,这条大鱼就把他们送到河对岸,躲过了追兵。从此,他们就用木头刻成鱼形,做成鼓,边轻敲渔鼓边唱出对鱼的怀念感激之情。明朝时,壮族布侬人的侬志高在壮族寨子演唱渔鼓,并流传普及开来。西畴县鸡街乡世传布摩(祭司)证实,其祖上曾将鱼皮绷在竹筒上做成渔鼓,用来为丧事的祭祀吟诵做伴奏。传统渔鼓共有18调,既有说白又有唱词。下坝村“渔鼓说唱”主要以哭丧为主,丧事时上祭到第一家时要唱4调,第一家献饭时又唱4调,送上山时还……[详细]
  基诺族服饰简单古朴,他们喜欢穿自织的带有蓝、红、黑色彩条的土布衣服。基诺族男子穿宽裤和无领对襟白外衣。女子上着绣有各色图案的白色背心,外罩无领长袖外衣,下穿黑色红边的合缝裙子,身背1布袋。基诺族崇拜太阳,日月花饰就是基诺族人民审美心理的历史积淀,它蕴藏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日月花饰是基诺族男子的背部装饰。每个男子在衣背中央均缝缀着一块彩色图案,基诺人称之为“波罗阿波”,意为太阳花或月亮花,即日月花饰。日月花饰呈圆形,直径约为10多厘米,用红、黄、绿、白等彩色丝线绣于18厘米见方的黑布上,再缝于衣背。圆形图案由中心往外展开,呈放射状彩线条,有的好似太阳,光芒四射;有的线条平缓,象月亮一样柔和。日月花图案旁往往还要加绣有兽形图案或几何形花纹,使得其花纹色彩对比更丰富、和谐。关于日月花饰“波罗阿波”,……[详细]

全部西畴县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