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西藏 > 日喀则 > 日喀则市民俗文化

日喀则市十大民俗文化

扎什伦布寺羌姆
  羌姆是一种宗教舞蹈,也称“跳神”。“色莫钦姆羌姆”是西藏日喀则地区扎什伦布寺僧人表演的藏传佛教格鲁派羌姆。在藏语中“色莫”是观赏的意思,“钦姆”是大型的意思,“色莫钦姆羌姆”即观赏大型宗教舞蹈之意。公元1617年(1第十绕迥火蛇年),第四世班禅洛桑曲吉坚赞时,扎什伦布寺建立了“阿巴扎仓”(密乘僧院);公元1647年(1第十一绕迥火狗年),大师78岁时参照桑耶寺历年“曲足”宗教节举行的“莲花生八名号”舞蹈,为扎什伦布寺的0神“赤巴拉”(六臂明王的随从、守护世界东方的神将之一)制定驱魔禳灾的仪轨,建立了扎什伦布寺每年1十二月二十九日表演的“古多”(驱鬼)羌姆,这就是色莫钦姆羌姆的前身。到了公元1862年(1第十四绕迥水狗年),第七世班禅丹白尼玛多次前往拉萨参加有关仪式活动,对前藏寺院的教规产生了……[详细]
彩砂坛城绘制
  彩砂坛城绘制,2014年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彩砂坛城绘制,起源于中国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市扎什伦布寺的传统美术。坛城源于印度佛教密宗,是藏传佛教密宗修行时供奉的对象之一。以七彩沙粒按严格的比例、结构、内容等堆砌而成,在台座上勾勒好轮廓后,由中心开始,方圆相间,逐渐向 扩散绘制。除沙砌外,坛城还有手绘、木雕等不同的制作方式。坛城源于印度佛教密宗,系密宗本尊及眷属聚集的道场,是藏传佛教密宗修行时必须供奉的一种对象。通俗地说,就是佛的家。藏语中称“集阔”,有“中轮”“轮圆”之意。在汉译时,坛城还有曼陀罗、坛场等不同的音译和意译。据佛经记载,印度密教修法时,为防止外道“魔众”侵入,在修法处划定界线或修建土坛,并在上面设置诸佛像,表示诸佛聚集或轮圆具足。后来,修法时设置的坛和划……[详细]
  日喀则市扎西吉彩金银铜器厂的加工工艺历史悠久,据考证,七世班禅丹白尼玛从尼泊尔请进工匠,在鲁定(现日喀则南边)建立加工场地,专门组织加工寺庙用品,从那时起扎西吉彩就成了西藏金银匠最集中、产品质量最好的一个村子。扎西吉彩村原本就有金银铜制作的传统,这种手艺只在家庭内部传承,从七世班禅将他们作为扎寺的专用作坊至今已有一百五十多年的历史。由于加工工艺的高超和加工品的精美,扎西吉彩在藏区享有很高的声誉。1959年西藏民主改革以后,扎西吉彩不再是扎寺的专用作坊,变成为日喀则市金银铜器加工厂,但依然保持着传统的工艺,其产品也格外受到青睐。日喀则市金银铜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装饰品,如镯子、戒指、项链、头饰、胸饰、刀鞘及鼻烟壶上的装饰等;一类是生活用品,如酒壶、酒碗、勺、筷、盘等,有的以纯金、银制作,有的以……[详细]

全部日喀则市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