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陕西省 > 安康市 > 紫阳县民俗文化

紫阳县十大民俗文化

紫阳庙会
  庙会,也叫庙市,是紫阳集市之一,因会址设在寺庙或附近而称为庙会。它融民俗文化与宗教文化于一体,是群众文化娱乐和寄托美好愿望的重要活动。紫阳自古多寺庙,仅旧县城就有寺庙数十座。“文革”以前,庙会盛行,名目繁多,诸如观音、老君、祖师、药王、关帝、土地、城隍、财神等庙会,最引人注目。后来,由于“破四旧”庙宇大多被毁,庙会活动随之锐减。现在保存下来庙会主要有:擂鼓台庙会:名为真武祖师会,由擂鼓台森林公园管理处主办,每年农历正月初一至十五、七月初一至十五两次,其中七月十五为地宫日,也叫庆祝日,赶庙会的人数最多。庙会期间,除了进行谒庙神之外,还要进行农副产品、日用百货交易。周边县区及关中地区游客蜂拥而至,是擂鼓台风景区最热闹的季节。真人宫庙会:由紫阳县道教管理处主办,每年农历七月初一开始,历时半月。主要……[详细]
紫阳民间茶道文化
  紫阳在久远的历史中并没有形成固定的茶叶品饮形式,在频繁的自然灾害和战乱中,紫阳文化在历史上出现了几个断层。新时石器时代的马家营文化,夏商时期、魏晋时期的白马石文化,到元末明初的以东明庵为主体的寺庙文化,而这几个时期的文化繁荣,并没有形成一种承启关系。紫阳在置县以前时属秦,时属巴蜀,时归荆楚,不同的文化因子散落其中,加之紫阳远离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导致了紫阳茶文化的零散性和不明显性。地域的独特位置给云茶巴茶向中原、东南推进提供了通道,形成紫阳茶文化西南东南过渡地带。秦岭也成为南北分水岭,给大唐贵族茶道和雅士茶道传入设置了障碍。虽然大唐贵族茶道的香风曾也薰染过汉水流域,但寻觅其踪,早是雪泥鸿爪。商业经济的发育,撬动着文明车轮的向前,使横贯东西汉江樯桅林立,匆匆商船,不断把中原文化、湘楚文化携至……[详细]
紫阳民歌社火
  由民间群众自发组织的一中民歌艺术活动。一般在新春佳节的夜晚举行。紫阳民歌社火也叫玩灯,它是舞狮子、彩莲船、龙舞、踩高跷、地蹦子等各种杂耍艺术形式总称。分为出灯、玩灯、卧灯和化灯几个阶段。出灯仪式其实是全部节目的预演;玩灯时,按照一定的节目顺序依次表演,唱词多以吉祥语编成的顺口溜;每个玩上玩到最后一家时,便卧灯,第二天晚又从这家开始接着表演;化灯是玩灯活动结束时,把用作表演的灯具集中火化,宣告本年社火活动结束。……[详细]
  紫阳人杰地灵,文化底蕴厚重,自古以来就有“三宝”、“八怪”之说。紫阳的三宝指富硒茶、金钱桔和紫阳民歌;紫阳的八怪则有着很多的版本,较为完整的却是上个世纪七十年流传于襄渝铁路建设者口中的“紫阳八怪”。八怪之一:“石头当瓦盖”。在紫阳,无论城乡,随处可见用板石盖顶的房屋,这种房屋不仅美观大方,冬暖夏凉,而且还具有防辐射的作用呢!八怪之二:“出门便爬坡”。紫阳山大沟深,路无百步之平,房屋大多依山而建,出了门便是上坡下坎,不爬坡才怪呢!八怪之三:“苞谷浆粑当酒喝”。紫阳坡地多,苞谷长得好,当地老百姓把新鲜苞米用石磨碾成稀糊糊,煮成浆粑汤,喝起来酸甜可口,口感极佳,如同大碗喝酒一般。八怪之四:“0一撅能背二百多”。紫阳山大沟深,交通落后。解放后相当长一段时间,运送物资还得靠肩挑背扛,造就了紫阳人特别能……[详细]
  地方风物传说。指关于某一地区山川、风物等的解释性传说。基本特点是:通过生动的故事情节,对于特定的自然物或人工物的来历、特征、命名原因等,给以说明解释。它经常把风物介绍、故事、说明解释3种成分结合在一起。中国的名山大川、有名建筑、地方特产和风俗等等都有生动的传说故事予以解说。地方风物传说中包含着大量关于特定风物、山川、建筑、特产、民俗等的知识,所反映的社会生活内容也十分广泛。它表现人民征服自然、改变山河面貌的艰苦斗争,表现过去人民在统治阶级压迫下的苦难生活和各种形式的1。人民群众在地方传说中借风物抒发自己的悲欢,表现自己的生活理想,肯定忠贞的爱情。地方风物传说中有大量作品是运用奇妙的幻想、超自然的形象、神奇变化的手法而创作的。它还以叙述现实生活的创作方法,引人入胜。地方风物传说地方性十分明显,……[详细]
  紫阳民歌是流传在陕西省紫阳县境内的一种具有浓郁陕南地方色彩的民间歌曲。紫阳位于陕南中部,因道教南派创始人紫阳真人张伯端而得名。我国古代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中“周南”和“召南”部分25首歌谣的流传地主要就在包括紫阳在内的汉水上游,紫阳民歌在朝代更迭的过程中,伴随着人们种种生活习俗的形成发展而逐渐成熟,于明清达到鼎盛。紫阳民歌藏量极为丰富,所发现曲目总数已达5028首,编印成册的有828首,体裁包括号子、山歌和小调几大类,其中又包含了社火歌曲、风俗歌曲、宗教歌曲、曲子等不同歌种。由于积蕴深厚、传唱广泛,紫阳县被文化部命名为“民歌之乡”。紫阳民歌流传久远,其歌词借喻巧妙,风趣幽默,有较高的文学价值;所用方言似川、似楚,韵味独具;其旋律优美婉转,高腔唱法中游移于调式音级间的色彩性颤音唱法具有独特的……[详细]

全部紫阳县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