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十大民俗文化

锡伯族西迁节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锡伯族的西迁节,俗称“迁徙节”、“农历四月十八节”、“农历四月十八西迁节”等。乾隆二十九年(1764)的农历四月十八日,四千余名锡伯族官兵及眷属奉朝廷之命由盛京(今沈阳)出发,西迁新疆伊犁地区屯垦戍边。之后每逢农历四月十八日这一天,人们都会开展各种活动,以隆重纪念祖先的英雄业绩,这一天遂成为锡伯族的传统节日。西迁节的庆祝活动丰富多彩,包括野炊、射箭、比武、唱歌、跳舞等内容。特别是以独唱和合唱形式演唱、以西迁过程为主要内容的徵调式西迁之歌,唱词达四百余行,三节为一乐句,全曲十二小节,历经二百多年的丰富、加工和创作,已有7种之多,传承至今,成为西迁节最独特的文化表现形式。西迁节这一天,锡伯族的男女老少都要穿上盛装,欢聚在一起,弹响“东布尔”,吹起“墨克调”,尽情地跳起舞姿刚健、节……[详细]
锡伯族传统婚俗
  锡伯族传统婚俗主要流行于新疆锡伯族聚居区。凡是锡伯人生活和居住的地方大都保持着本民族的婚姻习俗,在新疆除乌鲁木齐、伊犁地区以外散居的锡伯人当中亦有本民族的婚姻习俗留存。锡伯族的婚俗历史悠久,至今在传统婚姻习俗中依然留存着古代渔猎文化及其后来从事农耕生产时期形成的婚俗文化。锡伯族的婚姻是一夫一妻制,属从夫居的父权制婚姻形态。通婚讲究辈分,坚持同姓不通婚的原则。锡伯族的婚姻形式大致经历说亲、订婚、阿吉萨林(小宴)、安巴萨林(大宴)、婚后生活等一系列独有的形式。由于锡伯族人口较少,历来非常重视自身繁衍和社会发展,形成一家娶媳妇,大家都来出钱出物帮忙的习俗。所以它不仅是婚姻当事人的“终身大事”,同时又是双方家庭、家族大多数成员的一件大事。婚礼是锡伯族婚姻的最高表现形式,婚礼大多在深秋或初冬举行,一般……[详细]
  锡伯族刺绣主要分布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锡伯族聚居的八个牛录,是锡伯族妇女最为拿手的传统手工技艺之一。锡伯族刺绣相传源于明末清初。早期的锡伯族刺绣具有较为明显的中国北方渔猎及迁徙文化特征。自明末清初锡伯族被编入满洲八旗后,其刺绣受到满族和汉族刺绣技艺的影响;清代,锡伯族西迁新疆伊犁地区戍边屯垦之后,其刺绣工艺又受到维吾尔、哈萨克、俄罗斯等民族刺绣的影响,从而成就了新的地域特色。刺绣手艺的好与坏是衡量锡伯族妇女品性与能力的重要标准之一,能够绣一手好绣品是心灵手巧的年轻妇女的标志,往往是年轻男子蜂拥追求的对象。过去,锡伯族姑娘在出嫁前要绣制枕头蒙子、被蒙子、云枕顶、手帕以及绣花鞋等一系列的绣品,出嫁时带到婆家向亲友展示。已婚的妇女还要给丈夫绣制一个精心设计的烟口袋,纹样以吉祥图案为……[详细]

全部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