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青海省民俗文化

青海省民俗文化介绍第3页

  《格萨(斯)尔》是关于藏族古代英雄格萨尔神圣业绩的宏大叙事。史诗讲述了格萨尔王为救护生灵而投身下界,率领岭国人民降伏妖魔、抑强扶弱、安置三界、完成人间使命,最后返回天国的英雄故事。凭借杰出艺人的说唱,史诗流传千年,主要流传于中国西部高原地带的广大牧区和农村。史诗全面反映了藏族以及其他相关族群关于自然万物的经验和知识,成为藏族等族群普通民众共享的精神财富,至今仍是藏族等各族群历史记忆和文化认同的重要……[详细]
  青海地方曲艺之一,又叫“月弦”、“月调”、“背调”、“越调”、“座场眉户”等。清代中期由陕西传入,故其主要曲调的名称、唱词的句式规律等与陕西眉户基本相同。流行于湟水流域各地。曲牌及主要曲调有50多个,伴奏乐器为三弦、板胡、二胡、水子(碰铃)、梆子、笛子等。越弦在青海的发展过程中,艺人们吸收了大量的民间小调和古代小曲儿,从唱腔、道白、语言、风格等多方面,经过长期的演唱实践,加以丰富和改造,才形成了今……[详细]
  青海平弦,又称西宁赋子,是青海地方戏曲剧种之一。流行于西宁、湟中、大通、互助等农业区,曲牌有十八杂腔、二十四调之称。平弦的乐器以三弦为主,用月琴、琵琶、扬琴、笛子等伴奏,由演唱者手持筷子,一手夹瓷碟互相敲击掌握节奏。曲调优美抒情,温柔婉转,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青海曲种。流传于青海省西宁、大通、湟中、湟源、互助、乐都一带。其历史沿革说法不一。从曲调上看,与甘肃省的兰州鼓子、河州平弦有一定的渊源关系。……[详细]
  藏族是我国历史悠久的古老民族之一,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勇敢智慧的藏族人民创造了丰富多彩、独具风格的民族文化。藏传佛教兴盛以来,藏族口头文学融入到佛经中。长期以来,佛教在藏族人民生产生活中占有不同寻常的地位,佛教对藏族政治、经济、文化、思想、艺术、风格、习惯、伦理道德、精神追求等方面产生了相当深远影响。同样藏族唱经调在藏族人民日常生活中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如:兴海县唐乃亥乡加吾沟村的农民中流……[详细]
  回族宴席曲,是回族人在婚礼、喜庆、伊斯兰节日演唱的民歌形式之一。又称“家曲”、“菜曲儿”。广泛流传于青海、甘肃、宁夏等地区。分为表礼、叙事曲、五更曲、打莲花、散曲等五类。这些宴席曲涵盖了回族群众数百年来生产、生活、爱情、婚姻等方方面面的历史,可以说是全景式表现回族历史的音乐史诗,是研究回族的历史、风俗习惯、语言文学以及文化等的重要资料,是一份非常珍贵的口头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列中国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详细]
  玉树地区虽然物质财富上极度匮乏,但却是中华藏族文化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名山之宗、唐蕃古道、嘛呢石之城、帐篷之城”来形容玉树独特的自然人文环境。玉树素有江河之源、歌舞之乡、中华水塔之美誉。玉树民歌即山歌,它是在高山、原野传唱的歌。鸟瞰藏区民歌的分布情况,解放以前昌鲁主要流传在康巴藏区,尤以玉树最盛。在玉树藏族地区流传的民歌中,它是最有代表性。玉树民歌—“昌鲁”嘉雍群培藏族把民歌分为两大类,即“鲁”(……[详细]
  藏族婚宴十八说,是流传在青海省东部农业区藏族聚居区的一种民间口头文学。其表现形式是当地藏族婚礼祝词的十八道程序。婚宴十八说始终贯穿于婚礼之中,大多为说唱,都是即兴表演的,一般由十几人分阶段完成,最盛时则需要几天时间。藏族婚宴十八说承载着悠久的历史传统和浓郁的民族特色,在藏族历史学、民俗学、民族学、语言文学方面的研究价值很高。列中国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藏族婚宴十八说,是贯穿于藏族婚礼祝词……[详细]
  《汗青格勒》是海西蒙古族英雄史诗,以说唱和演讲的形式,讲述了蒙古族英雄消灭恶魔拯救百姓的故事,闪烁着蒙古族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智慧光芒。2008年6月,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申报的“汗青格勒”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遗产序号:557Ⅰ-70。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英雄史诗《汗青格勒》具有海西特殊的地方特征,是海西蒙古族民间艺人以说唱或演讲形式,以质朴的语言,形象而生动地反……[详细]
  “康巴拉伊”是治多县境内藏族男女交流过程中产生的诗化的交际语言,发源于六世纪末吐蕃王朝南日松赞时期。2008年6月7日,青海省治多县申报的“康巴拉伊”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表现形式康巴拉伊分为祭歌、颂歌、引歌、启歌、竞歌、谜语歌、汇歌、恋歌、别离歌、贬歌、咒歌及吉祥祝福歌等十二卷,每卷由一万首诗歌组成。传承意义其内容纷繁,结构紧凑,语言优美,为藏族民间诗歌的集大成,对研究……[详细]
  青海青稞酒传统酿造技艺主要指“清蒸清烧四次清”传统酿造工艺,即原料清蒸、辅料清蒸,清糟发酵,清蒸流酒,并用花岗岩窖池发酵的四次清操作工艺。该工艺融合多个民族、多个地区的酿酒技术,具有悠久的传承历史。青海青稞酒传统酿造技艺的传承历史可以简单概括为“一祖十贤”。4000多年前,在青海省海东市互助县金禅口,人们以青稞为食,当青稞富足时就会储存到石缸里。偶然之下,人们发现一缸青稞坏了,流出很多液体,但是并……[详细]
  果洛德昂洒智是藏族的“文房四宝”,始自吐蕃王朝时期,因起源于青海省果洛州达日县德昂乡而得名,是特色独具的藏文书写与制作墨纸工艺,也是我国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藏文是一种拼音文字,有30个辅音字母、4个元音符号和用来拼写外来语的5个反写字母、5个送气字母。每个音节的组成以基率为中心,又有上、下加,前、后加和再后加字等。藏文书写时,是由左向右横写,其清晰而固定的走向,使它的书写格式有固有……[详细]
  扎木聂是一种历史悠久的藏族弹拨乐器,藏语“扎”是声音,“聂”为悦耳好听之意,“扎木聂”意为悦耳的琴声。扎木聂为四度关系音域琴,有三弦琴、四弦琴、六弦琴和八弦琴等种类。藏族扎木聂弹唱以独有的艺术形式记录了近、现代藏族社会的历史,在民族语言、音乐、演唱、舞蹈动作上有着鲜明的个性特征,充分体现了近现代藏族社会的人文精神、艺术品格、生存状态和社会风貌,在文化人类学、民族艺术学、民族宗教学方面具有特殊的研究……[详细]
  《拉仁布与吉门索》是土族民间长诗,用土族口语创作并演唱,以口耳相传的方式在群众中相沿传袭,至今仍为活态的口头文学形式。这部民间文学作品用生动的形象、深沉悲壮的语言及讲唱的形式记述了穷人拉仁布和牧主的妹妹吉门索的爱情悲剧,两人从雇主关系发展到热恋关系。由于吉门索兄嫂的百般阻挠,这对恋人的爱情终归于失败。全诗以讲唱为主,共分8个章节,是土族劳动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具有广泛的群众性,是土族群众最喜欢演唱……[详细]
  藏族分为卫藏、康巴、安多三大方言区,结合地形而形成三块文化特色区域。拉伊是流传在青海、甘肃、四川等广大安多方言藏区的一种专门表现爱情内容的山歌艺术,它的分布以青海湖环湖地域和黄河流域(以海南、黄南两州)为中心而向四方辐射。拉伊脱胎于藏族山歌,公元7世纪三大藏区的划分,促成了拉伊在“下部多康”之安多藏区的广泛流播。拉伊种类丰富,数量浩繁,内容涉及爱情生活的各个方面,完整的对歌设有一定的程序,如引歌、……[详细]
  土族於菟流传于青海省同仁县年都乎村,是当地特有的一种民俗文化形态,于每年农历十一月初五至二十日举行,包含念平安经、人神共娱、祛疫逐邪等仪式。於菟又是舞者的称谓。仪式开始时,名为於菟的舞者在1的上身绘上虎豹图案沿村进行表演,挨家挨户跳舞。土族於菟舞流传至今已有数百年历史。关于“於菟”习俗的历史渊源,有楚风说、羌俗说、本教仪式说等多种观点,民间也有多种说法。历史上,“於菟”系列民俗活动曾在隆务河流域部……[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