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甘肃省民俗文化

甘肃省民俗文化介绍第2页

  麻纸制作技艺(西和麻纸制作技艺),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西和麻纸是出产于甘肃东南部陇南市北端西和县的小尺幅土著特产纸张,西和县多年也以出产传统工艺制作的麻纸而闻名。西和麻纸素以纸色古朴、纸质柔韧(抗撕裂)、耐磨、手感绵滑、极富弹性、不褶皱而适宜传统毛笔书写优雅的书札文书、传统书画装裱、裱褙糊垫、各种纸活工艺制作、包装等多种用途,该纸也是非常环保型的纸张。尤其近年来众多倾向仿古创作的书画家非常喜爱……[详细]
  古建筑修复技艺是2014年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一种传统技艺。甘肃永靖,地处青藏高原与黄土高原的过渡地带,这里中原文化与少数民族文化交相辉映,独特的区位优势和人文环境,造就了闻名西北的木工大匠。就在甘肃临夏州永靖县,有着一批世代相传的木匠工艺大师。他们所掌握的古建筑修复工艺,属于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永靖县的工匠历史已有千年,其中以白塔木匠最为出名。多民族聚集,使得这里的……[详细]
  甘南藏族自治州位于青藏高原东北边缘,平均海拔在3000米以上。甘南地域辽阔,自然环境丰富多样,制药原材料60%产于境内。由于地理环境特殊,日照时间长,甘南的药物活性成分很高。公元7世纪,藏医药学传入甘南地区。甘南藏药经过适时采集、妥善干燥、区分新旧、加工去毒和特殊的炮制工艺制成,其药性柔和、配伍恰当,疗效格外显著。甘南藏医药治疗方法较独特,主要有内服法(十种)和外治法两类。外治法包括柔治(熏疗、药……[详细]
  甘肃省西和县一带的七夕乞巧民俗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显著的地域特点,主要流传于甘肃省东南部的西和县及礼县的永兴、盐官等地。它出现于汉代,经过唐宋时期的发展,明清两代达于兴盛,至今已有千余年历史。由于具有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乞巧民俗在西和久传不衰。新中国成立后的一段时间内,这一风俗曾因受压制而出现衰落,改革开放后重新得到恢复。西和乞巧民俗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从农历六月三十日(小月为……[详细]
  永昌县卍字灯俗主要流传于甘肃省永昌县红山窑乡毛卜喇村,据《永昌县志》记载,明代洪武三年(1370),毛卜喇村人将卍字灯从京城引入甘肃永昌。闹灯活动所用图谱绘在一块土织白布上,上面同时标注方位进出口。闹灯时在村中心选择一块空地,按灯谱栽杆,杆高2米,每排19根,横竖各19排,共361根,间距一般为2米,呈正方形排列。主场正中一根为主杆,高8至10米,上挂大型花灯,其余杆上分挂360个小型花灯,象征农……[详细]
  青苗会,顾名思义,就是在庄稼破土发芽成长之始举行的一系列祈求青苗生长旺盛、风调雨顺,金秋时节有个好收成的宗教祭祀活动。青苗会民间祭祀主要流行于严家、林畔、后家、山庄、潘家寨、赵家、买家、拔那、锁龙、古素十个自然村。习惯上人们称前六个村为上三会,后四个村为下两会。五大会的总庙在锁龙乡赵家庄,人称月楼滩庙,庙里供奉着两位善神:九天圣母京华娘娘、九天圣母京皇娘娘。岷县青苗会民间祭祀活动由坐床、取水、坐庙……[详细]
  龙神赛会(俗称“跑佛爷”)是流传在甘肃省临潭县及周边地区的一种民间习俗,奉祀十八位龙神,大多是明代开国功勋或皇亲国戚。在供奉的18位龙神中有15名是男性,3名是女性,涉及9个乡镇181个行政村。平时,这18位龙神分别供奉在不同的庙里,每个庙有各自的庙会,庙会时间和地点都不同,一般为期三天,从农历正月初九到九月中旬,几乎庙会不断。每逢端午节时,各庙所在地的群众将自己供奉的龙神抬到洮州厅(原县城新城镇……[详细]
  唢呐吹奏在康县中北部一带流传已经有300多年的历史,这一带几乎村村都有演奏唢呐的民间艺人,有的村甚至拥有上百人的唢呐艺人。每到逢年过节、庙会或者红白喜事,群众都会组织宏大的唢呐演奏场面,用来庆祝或者祭祀。豆坪乡(现周家坝镇)百人唢呐队曾经多次代表康县参加省市民间文艺表演,受到人们的广泛欢迎,现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详细]
  珍珍:康南八乡镇及康中店子一带家庭常年备有珍珍。其做法是把经水浸过的包谷在水磨上磨,第一次去皮,第二次用粗筛子筛过后,再用细筛子(一般用铁砂窗做成)筛,筛下为面,筛上为珍珍,形如小米,晶莹光亮。食时把珍珍撒在沸水中搅动,至稀糊状即可,辅以炒菜、小菜共食,清香淡甜,独具风味。……[详细]
  康县婚俗之男嫁女娶男婚女嫁本是寻常人家司空见惯的婚礼习俗,除招婿入赘“倒插门”外,“男嫁女娶”并不多见。但在陇南康县的南部地区,男嫁女娶却成了婚俗的主流。目前,康县南部地区女娶男嫁的家庭已有6000户左右,这种奇特的婚嫁习俗打破了女儿不能传宗接代的旧传统,成为了中国婚嫁习俗的一朵奇葩。关于这一婚俗,据说最早起源于150年前的康县太平。相传,1863年5月,太平天国著名将领石达开兵败于四川大渡河,一……[详细]
  康县境内林密、竹茂、水丰,造纸原料丰富,自古以来就有造纸传统,手工造纸已有400多年的历史。据《康县志》记载:1948年、县内共有造纸户6000多户,年造纸达25000多担。康县土纸生产在最鼎盛时期,从业者人均收入达4个银元。如今,康县北部的许多村庄还在传承着这项古老手艺。大堡镇李家山手工造纸于2008年被列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详细]
  康县唱书现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康县唱书主要流传于北茶马古道途经的康县北部和中部地区,当地老百姓也称它为念书,是一种极富感染力的原生态曲艺。它最早由明末在川陕地区流传的说唱故事演变而来,随着当时茶马贸易的繁盛,商队在带来商品的同时,这些说唱故事亦随之进入甘肃武都、康县等地,逐渐演变为康县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民间说唱艺术。康县唱书道白以康县方言为主,句式有七字句、五字句、十字句、莲花落四种,唱词简练……[详细]
  康南锣鼓草又称打锣鼓草,是康南地区群众在生产劳动中创造并把互助合作的劳动过程与歌唱融为一体,在愉悦的场景中消灭荒草的一种劳动形式。康南地区群众每年夏季帮工除草时,选两个能说会唱的人敲锣打鼓,走在一字排开的劳动人群后面,一人敲锣,一人打鼓,大家随锣鼓手的指挥边干活边唱歌。表演大致分为:牵线子、扎盖子、起歌头、安五方、说正方、耍歌子、办交接等步骤。曲目有《牧牛打虎》《八仙图》《十二枝花》等,节拍有九拍……[详细]
  羊皮扇鼓舞原是氐族的一种祭祀仪式,在陇南、陕南、川北一带多有流传,如今已发展成为一种人们喜闻乐见的民间民俗舞蹈。由于康县一带是氐族的故乡,所以羊皮鼓舞一直有广泛的传承,现在每年的农历七月十五和十月十五,康县北部地区的老百姓都要耍耍羊皮鼓,民间也叫耍师公子,跳端公、抽保状。用来禳灾还愿,祈求平安幸福。……[详细]
  棒棒鞭也叫“霸王鞭”“钱鞭子”,有的地方叫“打花棍儿”“打钱串子”。其表演者人数不等,舞者每人手执一根串着铜钱和铃铛的七彩竹棍,随音乐节拍轻敲肩头、脚尖、手掌、臂腕等部位,队形不断变换,铃铛琅琅作响,歌声欢快悠扬。表演者边舞边唱,观赏者如醉如痴。其唱词和曲调来源于古老的民间花儿,是一种地地道道的原生态民间歌舞艺术。棒棒鞭现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