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涧是陕西省2004年命名的“道情之乡”。清涧道情在陕西陕北地区一直以广场艺术的形式流传于汉族民间,是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何为道情呢?相传在唐宋时,道教在陕北一带盛行,道人们以道学为意创音谱曲,作出了一种用于宣传道家学说的演奏乐曲,叫做道曲,并制作了与之相应的渔鼓和简板等伴奏乐器。为了能让更多的人喜欢,又将历史故事、神仙鬼话编成各种曲种,这一来果然被众人广为传唱。人们将这道曲与酒曲、爬山……[详细] |
汉中曲子是陕西省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汉中曲子是一种表演形式比较完备的汉族戏曲艺术,一要上台,二要化妆,三是唱、做、念、打齐全。除大量演出一些与陕西汉中民间生活息息相关的小戏外,还能演“袍带”大戏。音乐唱腔、舞台布景、乐队伴奏都有很大的改进和发展,角色也有了生、旦、净、末、丑等行当,由于汉中曲子深受广大群众喜爱,其他剧种和各地戏班,在大型演出时都要应观众请求加演汉中曲子戏。汉中曲子的历史渊源汉……[详细] |
关中道情是陕西省的汉族皮影戏剧种之一,以长安为正宗,亦名“长安道情”,又称“拉波戏”,盛行于长安、蓝田、户县、咸阳、兴平等地。它分东路调和西路调,前者流行于黄河两岸,后者流行于陕北及内蒙古等地。在不同地区又形成了“北方道情”“商洛道情”“安康道情”及“西凉调”等分支剧种。相传道情是出家人求施舍化缘时诵唱的“道中情理”,关中民间长期有“一经二词三道情”的说法,由此可知它是由关中道教的诵经唱词演变发展……[详细] |
春倌说春是陕西汉中、安康地区和川北、陇东的部分地区的一种汉族民间说唱艺术,是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在冬春季节由春倌走村串户说唱,一般为单人表演;有时进入街道或住户密集的村庄时,采取双人对唱、接唱和联唱,演唱效果更好。每演完一户,春倌送给一张春帖,户主会给春倌“封礼”,给粮食或钱。这种表演不受场地限制,不用乐谱,有说有唱,说唱兼备。唱词内容十分广泛,唱本师传徒承,时常即景编词,遇啥人说啥话,……[详细] |
安康道情属陕西道情四大流派的陕南派。以演皮影戏为主,有地道风格。清咸丰、光绪年间极为兴盛,其音乐悠扬细腻,宜于抒情,主弦牛皮弦音调柔婉,配以笛子、渔鼓筒,音色独特而动人。曲板多、板式有二六、安板、代板、兴板、紧板、摇子和滚白等。各种板式又有硬调与软调之别,硬调欢快,软调悲凉。剧目也很丰富,约有1200多个。安康道情是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在清嘉庆年间形成于陕西省安康市汉滨区。《中国戏曲志·……[详细] |
镇安花鼓是流传在陕西省商洛市的汉族民间歌舞,是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明清年间,鄂西北襄阳和郧阳等地区因水旱灾害,不少民间艺人沿汉江上溯,流落于镇安。从而使湖北的琴子戏(即现在的大筒子戏)和八岔广泛流传,再与本地的灯歌小调融合,形成了一个定型的剧种,即“二栅子”戏。从它初步形成至今,已有二百余年的历史,镇安花鼓的演出剧目大都是当地汉族民间生活小戏,如筒子《蓝玉莲担水》、八岔《蔡鸣凤辞店》、小……[详细] |
同州梆子是陕西省汉族戏曲剧种之一,形成于陕西省关中东部以大荔县(旧同州府治)为中心的十数县。因伴奏乐器中采用枣木梆子击节,发“桄、桄”声,故称“桄桄乱弹”或“梆子”。后为区别于其他梆子剧种,始称“同州梆子”。一般认为同州梆子即老秦腔,在以西安为中心的中路秦腔(即西安乱弹)形成以后,它被称为“东路秦腔”,外省称“西秦腔”“西调”“陕西梆子”“山陕梆子”等。同州梆子是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大荔……[详细] |
洛南静板书早在清朝道光年间(1821年左右)就在洛南到处盛行,属陕西省洛南地区土生土长的汉族民间曲种。过去,这种民间艺术形式多是盲艺人求生糊口的手段。说唱以求神、谢土地和为农户红白喜事助兴取乐为主,其书目以传统内容为主。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从50年代以来,在宣传文化部门的重视下,组织民间艺人学习培训,挖掘整理传统书目,编写反映现实生活的新书目,并且培养了一批男女青年新秀,将这种艺术形式搬上舞台,多……[详细] |
《周至皮影》是周至县广济镇西欢乐村的民间艺术,周至县广济镇西欢乐村,距周至县7公里,东邻马召镇,南毗骆峪乡,西接翠峰乡,北壤四屯乡、侯家村乡。广济镇西欢乐村,文化底蕴非常深厚,民间艺术丰富多彩。特别是民间传统戏剧———周至皮影,在周至民间艺术中占有重要地位。《周至皮影》,已有近百年历史。用炮制好的牛皮、刻画好后,用专用刀具雕刻成各种戏剧人物、花鸟鱼虫、飞禽走兽,然后涂上各种颜色。在人物的手颈部位安……[详细] |
“十面锣鼓”流传于西安市临潼区的零口、马额、纸李、新丰、铁炉等乡镇及与临潼区相连的渭南市南义村和高陵县的个别地区。十面锣鼓的舞队由21名男演员组成,其中一人敲击马锣进行指挥,另有十人敲社鼓、十人敲社锣。舞者身后背一根高约140厘米,上插各色彩纸做的三角小旗和纸花的花花杆。社鼓、社锣则用一软竹杆(横杆)从背花杆中下端向前伸出,担在舞者左肩上,俗称“背弓”,前端装上细绳吊勾,将社锣挂在吊勾上,左手握锣……[详细] |
民间舞蹈《牛斗虎》源于道教圣地——楼观台脚下的楼观镇八家庄村。早年在庄东什字的井庙内的木匾上就记载着“乾隆年间八家庄耍牛斗虎”的字样,距今已有800多年历史。现今《牛斗虎》仍主要分布在周至县楼观镇八家庄村及周边地区。《牛斗虎》舞蹈结构由五人组成,用竹子、麻纸、油布、颜料等材料制成老虎和牛的道具。两人舞牛头、虎头,两人演牛尾、虎尾,一人扮演牧童。《牛斗虎》的舞蹈迂回非常丰富,也很讲究,虎的动作有四大……[详细] |
渭旗锣鼓是周至县二曲镇渭旗村的传统保留节目,源远流长,俗称“威风锣鼓”,古称“击鼓刺秦”。关于“击鼓刺秦”的传说,现有两种不同的版本,一种说法来自“荆坷刺秦”的典故,据说是为了纪念不畏凶险,敢于拼搏的英雄荆坷而编排的鼓谱。另一种说法为,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相互征战,秦王每每出兵时,即击鼓助威,鼓舞士气,从而战无不胜,力挫群雄,一统中原。据渭旗村老一辈人讲,渭旗村原名边墙号,村子分南北两头,建有关公……[详细] |
起源于明朝,以乾县王村镇为中心辐射西部地区,是一种集舞蹈、鼓乐于一体的独特民间鼓舞,由几十人乃至几百人同时表演,表演者头戴金冠、身着古装、足穿黑靴、脸罩面具、手敲锣鼓铙磬、口吹马号,边奏边舞,能变化出“梅花”、“月牙”、“五星”等几十种阵形,演绎出关中汉子的剽悍之美和中国鼓文化的磅礴气势。“蛟龙转鼓”没有脚本乐谱,其曲牌、舞蹈、鼓点、表演技法等全靠民间艺人的记忆和口传心授流传下来,由于战争、饥荒、……[详细] |
眉县南依秦岭,北临渭水,全县辖10个乡镇,123个行政村,人口31万,是一个以粮果渔为主的农业县。这里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山川景色秀丽,著名的太白山国家森林公园、红河谷避暑胜地、张载纪念馆等名胜古迹均位于我县境内,眉县也是炎帝文化、周秦文化的重要发祥地,蜚声中外的27件青铜器就出土于眉县。《高跷赶犟驴》分布在眉县青化乡嘴头村、西寨村等一带。青化乡嘴头村地处眉县东南沿山地区的泥峪河边,南依秦岭,……[详细] |
岐山古称西岐,因箭括岭山有两岐而得名。公元前12世纪末,周部族在太王古公亶父率领下因避戎狄,翻梁山,渡漆沮,来到岐山之下,后世称为周原。历经王季、文王和武王100余年经营,推翻殷商,建立西周王朝。分封后,岐地属王畿的周、召两国,由周王朝直接管辖。至北周武帝天和四年置三龙县,以山得名,治岐阳镇。隋开皇十六年移三龙县治于西40里(今凤鸣镇),改名岐山县至今。全县11个镇,3个乡,总面积856.45平方……[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