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云南省宁洱县的普洱茶制作技艺(贡茶制作技艺)入选中国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名录。普洱茶贡茶的制作约定俗成为相对固定的程式,大体分为“祭祀茶神、原料采选、杀青揉晒、蒸压成形”4个程序。但是贡茶从茶树的选种,茶园的管理、茶叶的采摘、萎凋、杀青、揉捻、晾晒、蒸制一系列过程,全部依靠手工制作,而且全凭感觉和经验,没有任何参考数据和文字。1.祭祀茶神。在普洱府境内,每年春茶开采之前,……[详细] |
大益普洱茶是云南传统名茶,主要产区位于云南省勐海县。2008年,普洱茶制作技艺(大益茶制作技艺)入选中国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名录。大益普洱茶分为普洱茶生茶和普洱茶熟茶两大类型。大益普洱生茶以云南大叶种晒青毛茶为原料,未经人工渥堆发酵,但经过加工整理、修饰形状的各种云南茶叶(饼茶、砖茶、沱茶)的统称,或者直接以散茶形式进行存放。大益普洱茶生茶香气纯正、汤色橙黄、滋味浓厚、甘生津快、经久……[详细] |
彝族(撒尼)刺绣是一门具有极强装饰性的传统刺绣美术工艺,流传于石林彝族自治县彝族支系撒尼人主要聚居区,其中以挑花为主要刺绣工艺。撒尼挑花又叫撒尼十字绣,起源于唐宋时期,成熟于明、清时期。长期以来,经过一代代撒尼妇女的精挑细绣,这门工艺日臻完善,以明快的色彩搭配、精美的图案构思、巧妙的图案组合、浓郁的地方民族特色,凸显出独特的艺术表现力。彝族(撒尼)刺绣的主要花样有三弦花、八角花、八瓣花、太阳花、羊……[详细] |
宋有青瓷,元有青花,明有粗瓷,清有紫陶。建水紫陶,是云南省建水县的传统工艺品。建水紫陶烧制技艺源远流长,始自元末,至今已有九百余年的历史,在2008年入选我国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建水紫陶烧制技艺考究,原料中含有特殊矿物质,制作后能呈现紫红色或酱红色。主要工序有泥料处理、塑形、烧制、出窑、磨光等。塑形完全采用手工拉坯的方法,在制好基本形状后,一般要在表面黏贴各种立体装饰,并刻划出各式……[详细] |
斑铜制作技艺是流传于云南省曲靖市的传统金属加工工艺,已有300余年的历史,以天然斑铜为原料,经传统工艺加工而成,成品主要有香炉、蜡台、火锅、鼎、盒、瓶以及各种工艺品,现已是我国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斑铜,因天然铜矿中含有各种金属,经冶炼熔铸后形成橘红色的斑纹而得名。斑铜制作工艺复杂,技术要求极高,一般均要经过锻打、成型、烧斑、显斑、露斑等二三十道工序,历时两三个月才能完成。选料是斑铜……[详细] |
傣族贝叶经(傣语称“坦懒”)是指刻写在经过处理的热带植物贝叶棕(傣语称“郭懒”)上的佛经。贝叶经过多道传统特殊工艺处理后,能防虫、防水、防变形,用贝叶抄写的经书,能够千百年流传下来。2008年贝叶经制作技艺入选我国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贝叶经制作可分为选材、修整、蒸煮、晒压、刻写、装订等工艺流程;其刻写方法十分考究,将贝叶放置在特制的经架上,用铁笔刻写经书,刻完十余页便可以麻绳制成册……[详细] |
滇剧是云南省的汉族戏曲剧种之一,于明末至清乾隆年间先后传入云南,逐渐吸收当地民间艺术,形成具有自己特色的汉族戏曲剧种,流行于云南九十多个县市的广大地区和四川、贵州的部分地区,是我国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滇剧的表演艺术继承和吸收了徽、汉、秦腔等剧种。云南是多民族的省份,有“民族艺术海洋”之称,滇剧在发展过程中,长期在农村草台演出,吸收了民间艺术,具有民族乡土特色。滇剧的表演善于刻画人物和富于生……[详细] |
早在明末清初,湖北人源于古老的青阳腔,创造出了一种新的戏曲,被称为清戏,又叫做湖北高腔,曾流传在襄阳、荆州、黄冈等地,成为颇具影响的地方剧种。明代,云南腾冲甘蔗寨,因其特殊的地理,成为了腾越至缅甸南线古道上商旅、马帮、军伍必宿的驿站。上世纪50年代后,甘蔗寨也兴起了办学之风,在佤族中培养出了一代代初具汉文化知识并倾心于汉文化的村寨文人,而过往的商贾军民中,也给甘蔗寨带来了内地的雅俗文化,其中就有熟……[详细] |
白剧原名“吹吹腔剧”,是云南大理地区白族演唱的一个古老剧种,主要流传于大理白族自治州及丽江市部分白族聚居地区,现在已是我国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白剧与明代的弋阳腔有渊源关系。明初,弋阳腔开始传到大理一带,后来又演变为巫娘腔、唢呐腔、罗罗腔。罗罗腔又名吹腔,它和今天白族的吹吹腔一样,用唢呐吹奏,一般也是唱时不吹,唱完吹过门,而在吹过门时依据唢呐的节奏做舞蹈身段,这大约就是现今吹吹腔的前身。清乾……[详细] |
昆明调流行于昆明市区及呈贡、晋宁等滇池周围的汉族地区,昆明附近部分少数民族中亦有传唱。昆明调泛指这一地区的汉族山歌、小调,民间有调子、民歌等多种称谓。昆明调多在山野田间歌唱,一般不受季节限制。除平时及插秧、薅秧时节的田间对唱外,大规模的歌唱活动常集中于当地每年举行的歌会(调子会),如传统的“三月三”山歌会、六月二十四“跑马山歌会”、“玉兰调子会”、“红石岩歌会”、“观音山调子会”等。多以“赛歌”的……[详细] |
布朗族主要聚居在云南西部的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海景洪县和临沧地方的双江、永德、云县、耿马,思茅地方的澜沧、墨江等县。布朗族有自已的语言但无文字。部分人通汉语、傣语和佤语。布朗族的歌舞艺术丰富多彩,且颇受傣族歌舞影响。其中,布朗族民歌称为“布朗调”,内容丰富,曲调繁多,每逢结婚、迁新居、过年节或劳动之余,布朗族年轻人都爱对歌。2008年,布朗族民歌入选我国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为“甩”……[详细] |
怒族是一个热爱生活、能歌善舞的民族,其传统的民间文艺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怒族民歌“哦得得”流传于福贡县匹河乡,是男女青年谈情说爱、相互表达感情时不可缺少的曲调。“哦得得”有“哦得得一”、“哦得得二”、“哦得得三”等不同的小调,有多种唱词、唱法,反映了怒族生活、狩猎、男女情爱等内容,在演唱的过程中带有极其丰富的感情色彩,口语化较强,通俗易懂,是一种保留较为完整的民间歌曲。其中的代表曲目《独独罗叶吉罗……[详细] |
普米族四弦本民族称为“比柏”,主要用作普米族集体歌舞“搓蹉”的伴奏,普遍流传于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县河西乡、通甸镇、金顶镇、啦井镇、石登乡、营盘镇等普米族地区。四弦历史已无从考证,民间流传着多种传说故事。普米族四弦在形制、制作工艺、定弦、演奏方法及演奏曲目等方面都独具特色。制作和弹奏主要为师传、家传、个人自学模仿。传统的四弦尺寸长度为130公分,以核桃木或桦木为材料,琴箱制成圆形和六角形两种,蒙上加……[详细] |
大理市白族民居彩绘普遍流行于大理市及周边白族地区。白族建筑彩绘是在建造王宫、寺庙的过程中,工匠对建筑进行一定的装饰绘画基础上产生的。《南诏图传》中的“修廊曲庑”图表明了南诏、大理国是白族建筑中开始广泛采用彩绘的时期。后经元、明、清几代的发展,白族建筑彩绘内容越来越丰富,到20世纪30~40年代已达到成熟阶段。大理市喜洲镇严家大院、董家大院就是白族民居彩绘的代表作。现代的白族彩绘基本上沿袭传统的工艺……[详细] |
布朗族弹唱流传于云南省勐海县布朗山乡,把布朗族的音乐、舞蹈、民俗、服饰等融为一体,节奏明快,风格独特,体现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浓郁的民族特色。2008年,布朗族弹唱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海县布朗山乡老曼娥村,布朗族青年男女在表演布朗族弹唱。传流于云南省勐海县布朗山乡的布朗族弹唱,把布朗族的音乐、舞蹈、民俗、服饰等融为一体,节奏明快,风格独特,体现……[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