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河北省 > 张家口市 > 阳原民俗文化

阳原十大民俗文化

曲长城木偶戏
  明朝末年,曲长城村就有人表演木偶戏,艺人用竹杆,白布制作长约一米、宽约0.6米的小戏台,围前上端为台口,表演者及其乐队隐于台后,边演唱或口含口哨吹奏曲谱以代台词,同时操作木偶表演动作,乐器有小鼓、小镲、小锣、板胡、二胡、三弦等,主要表演民间小戏和部分晋剧选段,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明朝时有一姓司的人,其名不祥,因家境贫寒外出谋生北京等地,在外地学过木偶技艺,回家后制作道具予以表演,最初曲谱为京剧,后传于司保山时改唱晋剧曲谱。之后传承发展,按戏曲人物脸谱予以彩画,生旦净丑配套,丝弦及打击乐器、木偶戏装和头戴、以及刀、枪、剑、戟等道具应有尽有。上世纪四十年代曾到张家口、宣化、山西周边地区、内蒙等地演出。1953年参加全县农村群众汇演,受到县政府奖励。1959年到蔚县参加汇演,获优秀表演奖。直至“文……[详细]
阳原晋剧
  阳原晋剧,原名山西梆子,因产生于山西中部,故又称中路梆子,建国后统称晋剧。清末民初,从山西晋中传入阳原。晋剧传入阳原后,逐渐融入了当地民俗文艺特色,借鉴了阳歌、二人台等精髓,道白通俗易懂、幽默诙谐。阳原晋剧的唱腔属板腔体,分“乱弹”、“腔儿”、“曲子”。乱弹是主要唱腔,有7种板式:平板、夹板、二性、流水、介板、滚白、导板。腔儿有:五花、三花、走马、二指、导板腔、十三咳和四不象等7种,腔调特点是高亢,极富震撼力。伴奏乐器有大胡、二弦、三弦、四弦、马锣等。其表演最讲究翎子功、帽翅功、椅子功、鞭子功、梢子功、甩辫子功,经过八代艺人130多年的加工、改造、提升,逐渐发展、演变,形成阳原晋剧自己的特色。阳原晋剧代表性传承人赵瑞芳,6岁学戏,12岁登台演戏,14岁演出主角,她主攻花旦,兼演小生,有20多……[详细]
竹林寺寺庙音乐
  阳原县竹林寺寺庙音乐源远流长,据《阳原县志》载:阳原佛教始于汉代、兴于六朝;而道教则起源更早。但因记载不详,确切时间还待研究,寺庙音乐是与佛道两教同时产生的宗教艺术,明万历年间,阳原境内的佛道儒三教融合相继形成,时任边关总兵的梁尚文(阳原县东城镇人)告老还乡,用其俸银在当地建三教合一的竹林寺,并住持修道,信民间宗教,以道为主,佛次之。经卷、乐本中佛道内容均有,寺庙音乐雏形渐备。据东城镇水峪口村有“静僧”之称的梁尚文十六代玄孙梁台普介绍,其祖上有的是出家道人,有的是在家信徒,据家谱记录,至梁会家族道教音乐已传承到第十六代,一至五代家谱“文革”中遗失,六代以后还保存有当时的记录。现在的寺庙鼓乐班由第十六代传人梁会掌管。寺庙音乐的技艺传承,主要为自传自家,少数为拜师学艺,传于他姓,所以在全县有十几……[详细]
  曲长城背阁是阳原民间舞蹈的一种独特表演形式。“阁”用铁棍和木板制作,七至十一岁小孩站在横板上,在胸前有一片弧形铁片,正好与小孩前胸的弧度相吻合。大人们用布带把孩子的上身和腿与架子捆在一起,然后化妆、穿演出服。下面人的头部正好遮住后面露出的一节铁棍,所以从前面看孩子仿佛是在空中。背阁还有单、双之分,双背阁是一个大人背两个小孩。在表演中,小孩要随着大人进行表演,大人随着音乐的节奏做舞蹈动作,乐队的乐器,曲牌与踩高跷乐队基本相同。明永乐年间,山西移民带来了这种表演形式。曲长城的背阁最早是“凤贤堂”班的,当时背阁有十二架单人,一架双人,后来发展到二十四架单人,两架双人。排队形也有讲究,十二架意为一年十二个月,如果有闰月年,闰几月双架就排在第几位。没有闰月年,表演时双人架就排在最前。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详细]

全部阳原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