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河北省 > 石家庄市 > 赵县民俗文化

赵县十大民俗文化

赵州扇鼓
  扇鼓起源于汉代,是由乞讨者所用的工具和演唱行为演变而来的,是一种群众性很强的自娱性民间舞蹈艺术形式。在明清两代遍及城乡各阶层,明未清初流传到赵县一带,主要分布在城东杨户,城南田村、北王村,城北中章等地,各自有不同的艺术特色。赵州扇鼓的鼓面为圆形,鼓柄下端弯成云钩状,钩的左、中、右三处各吊三个铁环,共有九个铁环,铁环表面突起螺旋状棱形花纹。正如老艺人所说“扇鼓扇鼓圆又圆,上打下坠九连环”。扇鼓的表演具有多层次的特点,即独唱和对歌形式、故事形式、说唱形式以歌舞形式。其艺术风格明快、活泼、诙谐、风趣,适合舞台表演和广场表演。既有独唱和对歌形式的《十二月》、《丢戒指》和有角色、有人物、有情节的《二姑娘骑驴王小赶脚》,还有以说唱形式出现的《吕蒙正赶斋》以及载歌载舞、舞蹈性较强的《扑蝴蝶》和《四辈上工》……[详细]
何庄武狮
  何庄武狮是分布在地处赵县城西13公里的北王里镇何庄村的一种武术带舞狮的独特民间艺术。全村上至古稀老者,下至垂鬓孩童,人人披挂,个个练习,都有一套武术带舞狮的绝活。何庄武狮兴于明末清初,据祖辈言传,有一年少林寺遭遇天火,两名少林武僧化缘至何庄村,把少林武功中的大洪拳、小洪拳传授东西两家子弟,形成了何庄东西两少林分会。凭借过硬的武术功底,少林会几个年轻人很快把舞狮练成,由此形成了何庄村独特的武术带舞狮风格,一直延续到今天。据传,乾隆皇帝南巡私访时,曾在该村牌访处观看过武狮表演,当然这只是传说,但何庄武狮的历史渊源和当时产生的社会影响可窥见一斑。何庄武狮将少林武功与舞狮绝妙地融合在一起,注入不同社会历史时期的不同内容,蕴含着人类伟大的潜能创造力和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无限憧憬向往,深受当地人民群众的欢迎……[详细]
赵县范庄龙牌会
  河北省赵县范庄村位于石家庄东南约65公里处。范庄龙牌会历史悠久,村民一直认为自己是远古共工之子勾龙的传人,每年农历二月初一到初四举行声势浩大的龙牌会,祭祀木制龙牌和所有天神地祗,龙牌正中下方刻有“天地三界十方真宰龙之神位”12个字,逐渐形成了组织严密、独具特色、传承弥久的民间信仰会社组织“范庄龙牌会”。每年正月底以前村民们在村南部的一片空地上搭好约一亩地大的神棚,以及唱戏的戏台,做好一切准备工作。二月初一清晨,神棚内张挂一百三十多位神祗,留出中间大空间以安放主神龙牌。与此同时,另一部分村民则到当值会头家准备迎龙牌。经过上香焚纸唸请龙经等程序后,请出龙牌,装入黄幔大轿,由范庄村的青壮年抬着前往神棚。妇女们捧着装有收集来的白蛾的玻璃匣同行,而由会头家通往神棚的几条大街上则早已按顺序排好了邀请来的……[详细]
赵州桥的传说
  赵州桥的传说是流传在河北省赵县一带的民间故事。它靠口头传承至今,脍炙人口,历久弥新。在赵州桥的传说中,处处描绘着仙人与桥的故事,为赵州桥披上了一层神秘的外衣,增添了一份梦幻般的色彩。“赵州桥来什么人修?玉石栏杆什么人留?什么人骑驴桥上走?什么人推车轧了一道沟?赵州桥来鲁班修,玉石栏杆圣人留。张果老骑驴桥上走,柴王爷推车轧了一道沟。”这首民间小调《小放牛》就是因赵州桥的传说故事而形成的,赵州桥的传说也借着歌谣而流传更为广泛。赵州桥的传说已深深扎根赵州大地,几乎每个人都会如数家珍地讲述它的传说,并随口吟唱几句众人耳熟能详的美丽传说故事,表达老百姓对赵州桥的赞颂和对建桥者的崇拜。赵州桥的传说是对民众生活的一种艺术化概括,其叙事遵循三段式的创作手法,运用虚构、夸张、想象等传奇化的创作方法,同时借助赵……[详细]
赵县梅花调
  梅花调俗称“鼓碰弦”,是流传在赵县一带的一种民间说唱艺术。在农村一般是农闲时盛行或集市、庙会、打地摊说棚书,有的也到城市唱茶馆,大都是单口,只用一鼓、一个月牙板,乐队仅用三弦伴奏,唱词通俗易懂,唱腔音域较宽(在四个八度以上),又因多是男声,听起来浑厚、朴实、婉转动听,有较丰富的表现力,既能说唱小段,又能说唱大书,是当时比较盛行的曲艺形式。“梅花调”历史悠久,是地域地方性很强的民间文艺,从元代兴起,传统曲目《窦娥冤》风靡河北东南一方。在漫长的实践中梅花调伴奏又加入了四胡、二胡、扬琴,演员开始化装,因梅花调比戏曲人员少、消费小、行动方便,以场地自由、表演自由的优势崭露头角,可一人多角,也可对唱、轮唱、接唱、同声,音乐清脆,声调优美动听,委婉激昂。国家文化部门认同为冀鲁豫一代流行的一种群众喜闻乐见……[详细]
  赵县南寺庄背灯挎鼓相传起源于清圣祖康熙三年,至今已有三百四十多年的历史。因表演者腰挎小鼓、背后背灯表演而得名。赵县南寺庄背灯挎鼓是一种民间鼓体乐舞表演形式,阵容宏大,起初由一面高一米,直径1.2米的牛皮鼓和十六面高约二十厘米、直径四十厘米的腰挎小鼓组成,自制背灯十六盏,青铜击打乐器二十付。有主鼓谱十二番(套),踩街鼓谱一套,大街排、大得胜、雀恋窝鼓谱一套。舞蹈动作有三步躺、四步转、十字步等,击鼓动作有鼓槌盘头、左右手交替击鼓帮等。代表性表演节目作品有《农家乐》、《欢乐农家女》、《金鼓鸣春》等。其特点是节奏明快,鼓点韵律清晰激昂,豪放细腻,适于广场、街道进行表演。喜庆热烈,声震数里,节目内容健康向上,独具风格,堪称赵州一绝,是节日庆典极具特色的表演项目,深受群众欢迎。1980年5月,河北省群艺……[详细]
  赵县道情,俗称“涣鼓书”、“渔鼓”,是流传在河北省赵县一带的一种民间说唱艺术,以地方语言说唱,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唱词通俗易懂,唱腔朴素优美,既能说唱小段,又能说唱大书,深受当地人民群众欢迎。赵县道情起源于清朝康熙年间,起初是单人多角色演唱,有丰富的表现力,类似现代的评书,后改为双人说唱,与相声有诸多相似之处,是地域地方性很强的民间曲种。器具为筒子和串板,改为双人说唱后,器具又增添了架子鼓、长板等。据祖辈言传,道情伴奏使用的镲为何仙姑的荷花云镲,筒子为张果老的筒子,长板则为蓝采和的板子,虽然这只是历史传说,但是赵县道情的历史渊源由此可窥见一斑。据史料考证,清康熙十年(1671)赵县有道情艺人有杨进尚、李全恭、张春太、张吉生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南何家庄何焕士、北田村赵庆斌、西杨村李之兴、……[详细]
  赵县五道古火会是流传在赵县城东南六公里处的南杨家庄村,以燃放烟火来庆祝丰收的盛大民俗活动。相传,“五道”是西汉时期江苏泗水沛县人,其父张道岭是著名的农艺师。五道兄弟五人,他排行老五,故称五道,张道岭给五个儿子分家,东西南北中各有一块地,让五个儿子抽签分,五道抽到中原,就骑马来到现在南杨家庄村,日期正好是正月十五,就在这里落地生根,辛苦劳作,年年五谷丰登,五道病故后,为了纪念他,修造了庙堂,五道古火庙由此而得名。从五道在世起,就一直延续着正月十五放烟火的习俗,组织机构叫“火会”,设有会头和会员。“五道古火庙”因自然灾害无数次遭毁坏,又无数次修缮,直到今天民俗活动从未间断。庙房顶是尖顶设计,上铺暗红琉璃瓦,仿古沿修饰,整体均为暗红色,中间向正南开门。庙门撰有对联:上联为“秦穆公勅封五道”,下联为……[详细]

全部赵县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