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重庆市民俗文化

重庆市民俗文化介绍第5页

  又称“满月”,“月母酒”、“提兜会”,在婴儿满月时举力。赴宴的除亲朋好友外,还有领里乡亲,是主人为庆贺自己家庭添人进口,也是对在这一个月中致礼祝贺的亲友邻亲的答谢。酒席上,出月的产妇要把婴儿抱到席前,让客人们端详,客人们都要说一些吉祥祝福的话。旧俗,去吃三朝酒作客是女人的事,男的一般不参与,故涪地有“男人不吃三朝酒”之说,近半个世纪以来,这种习俗已有改变,男人也去。……[详细]
  饮食习俗。在涪陵有待贵客第一礼之谓。迎接贵客进门落座后,主要除敬茶叶外,接着就是奉“开水“。所谓开水,即流质之类甜食,一般为水煮荷包蛋。蛋的个数为双数,取“好事成双”之意;也可以是油醪糟(荷包蛋)开水、糍粑开水、炒米糖开水等,都是上乘的“小吃”美食。之所以称“开水”,有谦恭之义,意思是说,寒舍白开水一杯,不成敬意。……[详细]
  北泉板凳龙系重庆市北碚区澄江镇流传的以长条板凳为主要道具的龙舞艺术。它已有上百年的历史。原始形态的板凳龙毫无装饰,一条四脚长板凳,三人操之,两人玩龙头,一人玩龙尾,伴着鼓点,以“套翻身”、“两边侧”两个简单动作,在田间院坝腾跃翻舞。经过几代人的挖掘、整理、加工,板凳龙有了很大发展。角色上增加了逗宝人;规模上增加到数条乃至十数条板凳的大型组合;动作上则增加到大小板凳花、踏龙背、上天梯、龙缠身、群龙抢……[详细]
  巫觋祭祀活动中的舞蹈。原始社会早期,由于生产力低下,人类对宇宙间物质运动的规律、自然现象等不能作出科学的解释,冥冥中好像有一种超自然的力量在支配世界,于是,神鬼的概念产生了。巫觋则是被认为能与神鬼交往、代表它们说话、执行它们意志的人。在祭祀活动中,巫觋以卜筮、巫词、咒语以及歌舞等手段制造气氛,沟通人神之间的“联系”。其中尤以舞蹈为重要的手段。《说文》中说:“巫,祝也,女能事无形以舞降神者也。”《周……[详细]
  “鞍子苗歌”是重庆市东南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鞍子乡一带的苗族民歌。其地处渝黔湘鄂边特殊的“文化媾融区”,使“鞍子苗歌”形成了既根植于我国西南苗歌特制基因,又涵化整合了土家族等民族及巴、黔、楚、蜀多地域民歌音调元素的特型歌腔。在旋律、音阶调式等一系列显示色彩上,突显了娇艳而不失恢弘的特征。其歌裁月镂云飞珠流韵,使人悦耳醉心。与歌齐名的彭水民族服饰,五彩缤纷璀璨夺目。在生活基础上艺术化的苗族土家族服饰……[详细]
  薅草锣鼓,又名打闹歌,俗称打闹,主要流行于土家族部落中。打闹歌是土家人在薅草(就是用锄头给地里的庄稼除草)季节,聚集数十乃至数百人在进行集体劳动时,请两名歌手(一个击鼓,一个敲锣)面对薅草的众人,随着锣鼓声的起起落落而吼唱的一种土家族民歌。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薅草锣鼓乃是大户人家才能请得起的,因为小户人家是不会请数十甚至数百人为其薅草劳动的。薅草锣鼓的锣鼓声节奏鲜明,深沉浑厚,其打法为│ХΧ○│,……[详细]
  没有华丽高档的现代乐器,只有农民家常见的脚湓,簸箕,唢呐等便演奏相互欢快,悦耳别有乡土风味的乐曲,这就是渝北独特的"小河锣鼓".起源于十六世纪的渝北吹打乐历史渊源流长,其中的小河锣鼓以盆鼓、更锣、小钵、铛锣等组合,系一种纯打击乐,在渝北西部地区更为独特.演奏曲目短小精干,节奏明快高亢,通过各种乐器的巧妙搭配,复杂的节奏交替出现,表现特定的意境、气氛甚至思想感情,给人以美的享受.演奏形式以坐堂,行走……[详细]
  甘宁鼓乐诞生在三国名将甘宁的故乡——万州甘宁镇,自东汉年间发明以来,迄今已传承了85代弟子共600余人。现已被列为重庆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甘宁锣鼓大致可分为三种·五类。三种,即:以唢呐为主并少量加入锣鼓伴奏的鼓吹乐、以唢呐与锣鼓并重的吹打乐和单纯的锣鼓乐;五类,即:山里人新婚之日常见的一种烘托气氛的迎亲锣鼓、山里人劳动时常用于消除疲劳和推动劳作进度的薅草锣鼓、用于丧事的孝歌锣鼓、用于娱乐表演的……[详细]
  “榨菜”一词最早出现于清朝光绪二十五年(公元1899年),由重庆涪陵商人邱寿安命名,意为“经盐腌榨制过的咸菜”。据清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涪州志·物产》中关于“包包菜”的记载,以及有关的民间传说推测,今涪陵区境内最晚在公元18世纪已出现青菜头(即包包菜)的广泛种植和加工成咸菜供家庭食用,风味独特,是众多咸菜制品中的珍品。重庆涪陵具有特殊的地理条件,涪陵区地处三峡库区,长江、乌江交汇于城区,依……[详细]
  豆豉是一种用黄豆或黑豆泡透蒸(煮)熟、发酵而成的食品,是我国传统发酵豆制品。古代称豆豉为“幽菽”,也叫“嗜”。最早的记载见于汉代刘熙《释名・释饮食》一书中,誉豆豉“五味调和,需之而成”。据记载,豆豉的生产最早是由江西泰和县流传开来的,是人们喜爱的调味品。古人不但把豆豉用于调味,而且用于入药,对它极为看重。《汉书》《史记》《齐民要术》《本草纲目》等史书都有此记载。重庆的永川市以生产豆豉……[详细]
  山城重庆,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夏热秋凉,潮湿多雾,尤其利于漆树生产,是全国乃至全世界天然漆产量最大、质量最好的地区之一。重庆因而成为我国四大漆器产地之一,源远流长的重庆漆器髹饰技艺更是在2008年入选我国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重庆漆器髹饰技艺历史悠久,最远可上溯至商、周时代,发展于秦、汉,鼎盛于隋、唐,绵延至两宋、明、清,是一种绵延千年,特色浓郁的传统手工技艺。重庆漆器髹饰技艺复杂……[详细]
  五句子山歌是宜昌民歌中特别发达的样式,到如今尚在流传的传统五句子山歌就有成千上万首。五句子山歌从诗的角度看,结构形式独特,内容情真意纯,是开在大山里的一枝古老的民族民间文艺奇葩。它以七言五句为基本格,五句为一段,有一段独立成章。如“问声歌师几多歌,山歌硬比牛毛多,唱了三年六个月,歌师喉咙都唱破,才唱一个牛耳朵”。也有若干段五句子联缀(最长有32段),称为“赶五句”或“排子歌”。五句子山歌的第五句最……[详细]
  永城吹打系重庆市綦江县永城镇的民间器乐乐种,至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永城吹打世代相传,至今已传承18代。以刘家吹打乐班为代表的永城吹打,其目前的班主刘道荣,系第16代传人。刘既精于吹打,又擅长木活,与刘氏家人研究制作了不同音区、大小有别的七种唢呐,并创作了多首反映当今生活的新乐曲,深受民众欢迎。永城吹打乐属綦江西线山区的马蜂派。其特点是音域宽广(四个八度),高亢嘹亮,粗犷质朴,破空透远,尤其是以……[详细]
  “抬工号子”发源于龙骨坡,庙宇镇地处渝鄂边界,四周险峻的山峰连绵不绝,距今204万年的“巫山人”———著名的龙骨坡古人类遗址在其境内,可谓历史悠久,源远流长。“龙骨坡抬工号子”这种民间音乐形式在巫山人世世代代辛勤劳动的汗水里孕育产生,距今已有上千年的历史。龙骨坡的先民们为了生存要建屋造房、架桥铺路,特别是在搬运大型的石料等材料时,必须要出动众多男性青、壮年,以集体力量担负,这就形成了抬工群体。在繁……[详细]
  梁平抬儿调又称抬工号子,因抬工俗称抬脚儿,故又名抬脚儿调儿是流传于重庆市梁平县域内的一种传统民间音乐形式,由当地的抬工号子发展演变而来,距今至少有数百年的历史。梁平抬儿调,是梁平人民在生产劳动、生活礼俗活动中产生的。在1980年以前十分常见,修水利、桥梁等工程,搬运大型构件都是用抬工,有抬工就有抬儿调。成千上万的抬工组合,号子声此起彼伏,场面极为壮观,声势极为浩大。传说,天上玉帝不知人间的苦乐。一……[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