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圩乡位于大新县西南部,距县城51公里,县內与雷平镇、堪圩乡、硕龙镇接攘,县外与龙州县的金龙镇、逐卜乡毗邻,533县道贯穿全境,交通便利。全乡下辖1个社区和5个行政村,总人囗为18625人。境内山清水秀,自然景观优美,民风淳朴。古朴的短衣壮就生活在这里,其民俗风情浓郁,语言、服饰、饮食、习俗等方面仍保留看壮族古部落的明显特征,是桂西南区域传统民族文化形态保存得较完整的版块。宝圩“2.19”侬垌节由……[详细] |
上甲社区位于大新县的宝圩乡,是中越边境线上的一个由两个行政村组成的传统社区,因民国时期曾在此设“上甲”五村而得名。上甲的居民多为农姓,是自称为“布侬‘的壮族支系,但是在他们的民族意识中却自认为是苗族,上甲人内部有强烈的族群认同意识,与周边的壮族相比,语言和风俗习惯上也有很大的差异。上甲人与周边的壮族一样,世代从事农业生产,除了种植水稻外,也还种植棉花和各种蔬菜等农作物。棉花是上甲人种植的传统作物,……[详细] |
农历二月初三为雷平镇咘龙村“三圣”(即相传的关帝、北帝、文帝)巡游歌圩节。这天隆重举行“三圣”巡游歌圩节活动,因活动富有民族特色,吸引了崇左、龙州等周边县市及本县数万名群众慕名前来观看。其主要活动有:一、“三圣”巡游活动“三圣”巡游活动是为纪念“三圣”到该地视察民情而举行的巡游纪念活动。巡游活动一般安排在当天的上午,由本屯选出的四十名青年,穿着统一的服装仿古代皇帝出巡的盛况。首先,参与巡游的人员到……[详细] |
大新县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西南部,东西界崇左市江州区,东北临南宁市隆安县,正北与天等县接壤,西北接百色市靖西市,西邻龙州县,并与越南接壤四十多公里。2006年底全县人口近36万,其中壮族占百分之九十以上。居住在大新县境内的壮族人民能歌善舞,山歌是他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他们不论是村头小憩,上山打柴或是田间劳动、赶圩路上,都喜欢唱山歌。他们用歌交流思想、沟通感情、传达友谊、歌唱爱情,传授知识,-……[详细] |
大新县“诗三句”始自唐代的大新(时称),迄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在这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盛极许多朝代,20世纪30年代从雷平、恩城、宝圩、振兴、堪圩流传入板价村一带传唱至今。自古以来,这里的壮族人民在日常生活中都是以歌会友,以歌抒 感。到1958年的“大跃进”、“大饭堂”时期,有人认为“赶歌圩”是妨碍生产,就把“歌圩节”禁了。紧接着的“文革 ”年代,山歌作为“四旧”在“横扫”之列。一禁一扫,冷落了二……[详细] |
据史载,光绪年间,安南(越南国)沦为法国殖民地后,清朝政府与法国签订了界务专约。为划界疆土防御外侮,清政府将广西边境划界制线任务交由广西都督兼边防督办苏元春,苏元春遵照圣旨,亲自巡边筹办划界之事。他从金龙(今龙州县金龙乡)溯边而上,到达下雷州(今大新县下雷镇)的东南二区(今硕龙、巷口)辖地,在巡边过程中,苏元春发现,沿途虽有村落,但方圆百十里,没有一个圩场,为方便戍边兵卒和路人过往,经权衡利弊,最……[详细] |
翡翠舞是武宣壮族人民模拟禽类动物而独创的中国唯一的一种娱乐性舞蹈。表演者套上用竹片和绿色毛线结成的美丽的翡翠鸟模型,在锣鼓及音乐的伴奏下翩翩起舞,显得生动活泼,形象逼真,为武宣壮族人民独有的传统舞鸟节目。该舞逢年过节或喜庆之日举行,有一对出场的,也有群体出场起舞的。起舞时舞姿及形态优美纯朴,可抒发内心情感,又富于娱乐情趣,给观众带来心旷神怡的美好联想。舞蹈动作的主要内容有觅食(追鱼、啄鱼、喝水)、……[详细] |
壮族师公戏,是由师公跳神发展而成,武宣壮人称之为“唱师”、“跳么”、“唱诗”、“跳神”等称谓,1987年后正式称为“壮师剧”,并列为壮族七大剧种中的第二大剧种。武宣县原有15个传统师公班(通挽4个,东乡3个,禄新3个,桐岭2个,二塘2个,三里1个),壮族巫觋歌舞于明代受梅山道教的影响,到了1872至1874年间在贵县鹤山村一带形成了早期的师公戏,流传至武宣发展壮大后最为盛行。……[详细] |
中平镇架村的壮族师公舞,已收录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所表演的剧目如《甘玉娘》、《鲁班》、《杨文广》等仍不失为民族文化遗产。师公舞源于殷商时代的巫舞,相传南朝刘裕刚称帝不久就遭北朝骑兵侵袭,加之南朝境内贵族财主乘机扩大自己的势力,争权夺利,在这内外夹攻的危险处境时,大樟古车村村民甘罗应被刘帝召进朝廷抵抗北掳番岳。甘罗应带着兄弟姐妹前往抗敌,他连用法术,以芝麻绿豆为兵器,打败北朝番兵,大获全胜。后来从……[详细] |
中平镇位于象州县东部的大瑶山脚下,是壮、汉、瑶等民族集居的地方。在民族民间风俗文化中,有壮文化习俗,也有汉文化古风遗俗。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加上外来风俗文化的融合、整合、升华,除了现代节日和传统节日外,还形成了一种中平地方特色的地域文化,不少村屯有自己的传统和自立的“村庆日”。“村庆日”原来是杀鸡宰鸭,烧香纸供雨神祭禾神或保佑顺利,乞求降雨或希望寄托禾神保佑早稻丰收,祝福家族顺利;后来还有一种说……[详细] |
盛行于玉林市玉州区州佩村的传统武术。习武之风盛行于玉州州佩村,州佩村很早以前就有习武的传统,州佩基本上每个生产队(共18个生产队)都有一个武馆(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州佩村还有10个“茶门”(今称武馆,即喝茶聊天、练武的场所)。直到现在,州佩仍保留下武林庄、爱国堂、长胜居、明善堂、庆善堂、义勇居、浩然居等7个有规模的武馆。其武术主要套路为:拳术七路,即四平天地、铁线连头、小拆打,四门炮打,即“……[详细] |
在玉林境内,有座遐尔闻名的古关,叫鬼门关。《辞海》中著明:“鬼门关,古关名。今介于北流、郁林两县间,双峰对峙,中成关门。古代为通往钦、谦、雷、琼和交趾的交通冲要”。鬼门关是南、北流江的分水岭,是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陆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连接点,也是中原文化和海洋文化的交接点。鬼门关传说讲述的是:当时,此地极为荒凉可怕,大树遮天蔽日,毒蛇恶兽出没,更有大大小小的魔鬼藏于其间。魔鬼会耍鬼法,能随意摆弄象门扇……[详细] |
传说中的绿珠原姓梁,晋代时期出生博白县双凤镇绿萝村。传说讲述了绿珠非但容貌美丽,且聪颖伶俐,能歌善舞会诗,是远近闻名多才多艺之美女。西晋永熙年间,江湖大盗出身的巨豪石崇出任交趾采访使时,途经博白地,惊慕绿珠美貌,用三斛明珠聘她为妾,并在皇都洛阳建造金谷园,内筑“百丈高楼”,可“极目南天”,以慰她思乡之愁。绿珠的倾国姿色被赵王司马伦的部将孙秀垂涎,威逼石崇进献绿珠予他,被石崇拒绝。后孙秀以策叛为由诬……[详细] |
陆川温泉已发现三百余年,其座落在陆川县九洲江与渺垌河汇合处的沙滩上,此景历来为陆川的八景之一——温泉浴日。温泉传说讲述温泉姑娘为救遭受巨大病痛的劳苦百姓,甘在九洲江底为人们熬药治病的动人故事。传说形象地塑造了温泉姑娘勤劳善良,舍已为人,不惜牺牲自己,为子孙后代带来治病的“神药水”的感人故事。温泉传说通过塑造温泉姑娘舍已救人、无私奉献的形象,体现了陆川人民勤劳善良、无私奉献的精神,这种精神一直激励着……[详细] |
《龙岩由来》的传说故事,主要流传于广西陆川县北平乐、珊罗一带。陆川县地处丘陵地带,境内多山丘,北部多石山,尤其是珊罗一带,石山环绕,形成了独特的优美景观。在这些秀美山水之间,流传着一些动人的传说故事。《龙岩由来》的传说故事,就是这许多动人传说故事中流传最为广泛的传说之一。《龙岩由来》的传说讲述了青蛇精毁坏百姓庄稼,吃掉百姓耕牛、家畜,祸害百姓,玉帝派东海龙王前去征服青蛇精,经过恶斗,终于将青蛇精收……[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