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广东省民俗文化

广东省民俗文化介绍第17页

  平海古城楹联自明朝初年就在当地广泛流传,盛于中期,距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古城的楹联引用广泛,创作种类繁多,形式多样。每逢庙会、醮会、节日庆典或平常的厅堂点缀都有张贴楹联的习俗。平海人家家户户喜爱张贴自撰自书的春联。……[详细]
  起源于唐代,内容分为讲古歌、世情歌、对唱、擂台歌、大话歌、猜谜歌、情歌、短篇山歌等,均用泷水方言创作和演唱,为四句七言,也有“七七七三五七”的六句体式,几乎句句押韵,为口头即兴演唱,多分布我市南江流域。……[详细]
  指画是中国画的一个独特的形式,主要以手指作画,据说在晋朝就有指画的记载,郁南县指画主要以朱展英、朱展鹏为代表。……[详细]
  广宁县位于广东省中部偏西北,产自本县木格、清桂深山里的“广绿石”,被我国著名玉石鉴赏大师成大均在《五彩石》一书中称为制作印章、工艺品的中国五大佳石(即广绿石、昌化石、寿山石、林西石、青田石)之一,盛赞“广绿石”的翠绿、绿海金星、白中带绿、黄中间绿等品种十分罕见。“广东绿”在明朝已是有名的朝廷贡品。据道光版《广宁县志》记载:“云朝山(木格云台山)其山石色备五彩,温润而栗,商人贩买雕篆首”。早在清朝时……[详细]
  四会是“中国玉器之乡”、目前国内规模最大的玉器专业加工和销售基地之一。四会民间玉雕工艺在四会市东城、大沙、地豆、迳口、下茆等镇(街道)传承了近100年的历史。目前,四会市建有玉器街、玉器城、玉器天光墟等专业市场,共有玉器加工厂、场、店等4000多家。2007年初建成投资1.5亿元、占地280多亩的国际玉器城。目前,四会全市玉器行业从业人员达8万多人,年加工玉璞7000多吨,年产值15亿多元。早在2……[详细]
  五华石雕,历史悠久,石资源丰富,从业人员众多,名师巧匠辈出,工艺精湛,名闻遐迩,已有460多历史,故五华素有“石雕之乡”称誉。在古代,五华人就用石制斧、锛作生产生活用具。明代嘉靖十六年(1537年)起,就有用石建桥和建房屋基础。清代,五华的石宫、石庙、石室、牌坊等风格独特,石碑石刻笔画清晰,石狮、石像活灵活现;用石制成门框、碓、柱、梁、石狮等遍及乡间,展现了中华历史悠久的文明。建国前,五华从事石业……[详细]
  根艺即根雕艺术,是用树根作素材,通过雕刻制作成艺术品,有变废为宝、化腐朽为神奇之巧夺天工,形成自然美加艺术美之独特风韵,是民间工艺美术中的一朵奇皅。阳春山高林茂,河溪纵横交错,资源丰富,可供创作的材种有龙眼、荔枝、菠萝等几十种。还有山塘水库的水浮柴,埋在河床及地下的千年沉积本;工业开发区和新公路两旁的残桩和枯根朽木等。这是阳春根艺文化事业及根艺作品创作的物质基础条件。阳春根艺作品种类繁多,为了便于……[详细]
  乳源瑶族“刺绣”,历史悠久,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形成了自己独有的特征,不仅图案具有特殊的风格,而且刺绣的方法亦与其他民族迥异,她是瑶族历史文化积累的产物。瑶族在历史上是一个饱受苦难的民族,然而瑶族人民却以精美的刺绣来装饰自己的衣裳,借以陶治性情,净化心灵。刺绣花纹大多是美丽可爱的,充满生机活力的,或象征着积极向上,对幸福生活的追求,或表现某种神威,寓意吉祥,充分体现出瑶族人民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美……[详细]
  嵌瓷,潮汕人俗称“聚饶”、“贴饶”或“扣饶”,是潮汕地区富于地方特色的民族民间工艺美术品种和别具一格的建筑装饰艺术。普宁嵌瓷,据专家考证和现存潮汕具有历史时期的庙宇、祠堂和民宅等建筑物中见证,在明代万历年间(1572年—1619年)就已在普宁民间出现,盛于清代。现在潮汕民间的庙宇、祠堂和民屋“四点金”、“下山虎”等建筑物都装饰有嵌瓷。明代普宁嵌瓷只是利用碎瓷片在屋脊上嵌贴成简单的花卉、龙凤图案。到……[详细]
  吴川泥塑俗称“泥鬼”,是吴川元宵节流行的一种传统艺术,起源于唐代末期,崛起于民间,植根于民间,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吴川泥塑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承载和贯穿了吴川整个历史。它先由瓦窑兴起,发展到梅录头乃至全城、甚至漫延至黄坡、博铺等乡镇。吴川泥塑具有与众不同的特点:一是大型,一般等人或稍大,甚至高达数米以上;二是制作快速,等人大的泥塑往往三几天内一塑而就;三是群众基础广泛;四是根据特定环境,即兴发挥。……[详细]
  饼印又称饼模,是生产月饼及其他各种礼饼的制作工具。“新丰张田饼印”制作是我县张田村传统的民间手工技艺。明末清初,由张田村张姓祖先所创,世代相传,至今已历三百余年。我国很多地方都有制作饼食的习俗,如中秋佳节要做月饼,小孩满月要做红饼,老人生日要做寿饼,结婚要做喜饼,春节要做年饼等等。这为饼印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据目前资料考证,张田村是历史最悠久、全国最大的传统饼印产销地。产品主要销往北京、上……[详细]
  汕头市位于广东省东部,是粤东地区的中心城市,素有“海滨邹鲁”之称,文化底蕴深厚,工艺美术历来在潮汕地区居首要位置,木雕、石雕、玉雕、贝雕、微雕、微书、瓶内画、磨漆画、纸浆画、纸花画、手工纸花、人造丝花、纱丁、花灯、香稿塑、抽纱、珠绣、机绣、手绣、勾针通花、瓷板画、彩瓷、剪纸、金属工艺、竹藤工艺、陶艺、香包、彩蛋等等,门类齐全,品种繁多,人才济济,曾是全国重点产区之一,在国内外各项展览评比中屡获大奖……[详细]
  揭阳的木雕是传统手工技艺的一种,它与潮州金漆木雕有许多共同点而又具有自己的特色,表现在历史悠久,萌芽于新石器独木舟生产时期,定型于唐宋,成熟于明代;二是山海交错地理环境促成的粗犷、古朴、雄浑的风格,有别于潮州的精致;三是表现形式上既髹漆贴金,也涂赭,或饰以彩绘,呈多元化,而且以后者占主要;四是制品除建筑装饰外,更以神像、神轿、木狮、馔盒等巧夺天工,圆雕是揭阳木雕的强项,因之而成为地方特色浓烈的一个……[详细]
  汕头市位于广东省东部,是粤东地区的中心城市,素有“海滨邹鲁”之称,文化底蕴深厚,工艺美术历来在潮汕地区居首要位置,木雕、石雕、玉雕、贝雕、微雕、微书、瓶内画、磨漆画、纸浆画、纸花画、手工纸花、人造丝花、纱丁、花灯、香稿塑、抽纱、珠绣、机绣、手绣、勾针通花、瓷板画、彩瓷、剪纸、金属工艺、竹藤工艺、陶艺、香包、彩蛋等等,门类齐全,品种繁多,人才济济,曾是全国重点产区之一,在国内外各项展览评比中屡获大奖……[详细]
  佛山木雕历史悠久,是广派木雕的代表之一,兴起于明代,清代中叶至民国中期最为兴盛。据《佛山忠义乡志》记载:清代佛山木雕业已有“雕花行”、“牌匾行”、“刻字行”,店铺约十余家。清咸丰初年,建立了木雕同业公会,名为“兴华堂”,1898年,另组建新的同业公会,称为“同善堂”,入行的有泰隆、合成、胜合、黄广华、成利等18家。清光绪初年,木雕工人也组织了行会“合成堂”。当时能工巧匠,人材辈出,木雕作品呈现争妍……[详细]
鑱旂郴鏂瑰紡 鍏嶈矗澹版槑 缃戠珯鍚堜綔
绮CP澶�13001937鍙�
绮ゅ叕缃戝畨澶� 44010602000423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