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花棍亦名湘莲,由一人手拍竹板为唱,三四人手摇湘莲和之。湘莲系一根长约三尺、比拇指粗的竹竿,两端镂成三个圆孔,每一孔中各串数个铜钱,涂以色彩,两端饰花穗彩绸。表演时,男女青年各持湘莲做各种舞蹈动作,以湘莲敲击肩、臂、胸、脚等部位,亦可男女双人对打,形成舞、打、跳、跃的连续动作。行进时,可打出前进、停留、蹲下等多种步伐,有较强的节奏感。打花棍在清朝中期传入沙洋,至今仍流传民间。……[详细] |
车水歌有唱古人名的,有唱“姐儿”歌的,有唱谜语的,也有男女对唱的,上工要唱、歇工要唱、换班要唱,不管以哪种形式来唱,看着被自己车上来的水流入干涸的秧田时,虽然人们汗珠子掉地上吧嗒作响,但是在男人女人透着辛苦沧桑的腔调里却能捕捉到团结快乐的气息。一般上午唱古人名,下午唱“姐儿”歌。清晨,当一缕缕炊烟漫过山脊,男人女人揉着惺忪的眼睛,队长便扯着沙哑的喉嗓吆喝:“吃-了车水的班子赶快上啊,等着栽秧啊(或……[详细] |
一年一度的纪山庙会,自诞生以来,每年都热闹非凡。这个在农历二月十九观音圣诞之日举办的传统佛教祈福盛会,越来越多地融入了文化的元素和时代的风尚,成为荆楚民俗文化活动的一大品牌。3月19日清晨,当记者来到沙洋县纪山镇纪山寺时,庙会早已拉开了序幕。进入寺内,层层叠叠的殿宇楼阁,在香雾缭绕中显得气象非凡。盛大的佛事活动是纪山庙会的一大看点,方圆几十里甚至几百里的人都慕名前来寺内敬香拜佛,祈福平安。放眼望去……[详细] |
汉江硪歌属主腔与号子相结合的曲体结构,曲调可细分为慢、中、快、急四种曲调,一般以五声调式为主,主腔与号子四度、五度、八度相呼应,形成了一唱众和、独具自然和声的演唱特色。汉江硪歌大致可分为打抬硪曲调、打飞硪曲调和打木硪曲调三种。打抬硪时,所使用的打硪工具是农家在禾场上压谷子用的石滚,绑上四根木杠由8人或者12个人提打。打飞硪时,是用四角都凿有绳孔、重约八十余斤的大方石,由八个人持绳抛打,时高时低,起……[详细] |
沙洋十番锣鼓,民间俗称“十班家什”,其历史渊源尚无法考证,只能暂且追溯到明代流传于无锡、宜兴一带的十番锣鼓。据沙洋县91岁的民间艺人朱祖洪推算朱氏家族7代传承谱系,沙洋十番锣鼓最晚在清中期已在沙洋广泛流传。沙洋十番锣鼓乐班以鼓、锣、钹、勾锣和大小马锣等10件乐器组成,如按照十番锣鼓的乐器组成分类,可谓之“清锣鼓”。在沙洋境内的流变过程中形成了以清明湖、长湖、五曾沈等区域冠名的三个流派,同时也衍生出……[详细] |
沙洋皮影戏是指流行于沙洋县境内及周边地区的傀儡戏。据史料记载:皮影戏兴于汉而源于楚,经历了2000多年的演变与传承。据《荆门市志》辑录,清末时沙洋民间皮影戏就多达230多个剧目,历代艺人留下的传统剧目多达2000多个。沙洋皮影戏核心区域在毛李镇、高阳镇、官当镇和曾集镇境内,以赵月龙、孙忠厚等为代表,唱腔以歌腔、筒子腔(渔鼓)为主,辐射邻近潜江、天门、京山、钟祥、荆州等地。沙洋皮影戏现为湖北省省级非……[详细] |
沙洋花鼓戏唱腔悠扬、甜美、悦耳,表演既展现了丰富多彩的湖乡生活和湖乡风貌,又具有浓郁的民间生活气息。唱腔属打锣腔系。分主腔和小调两大类。主腔属于板腔体。唱词多为七字、十字句。传统的演唱形式为“一唱众和、锣鼓伴奏”。沙洋花鼓戏核心区域在毛李镇、高阳镇、李市镇、马良镇和官当镇境内,以季光达、陈怀安、杨传新、宋纪舜、吴本尧、邓承鹏、陈万全、杨为英等为代表。沙洋花鼓戏现为荆门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详细] |
山二黄是湖北省十堰市的汉族戏曲剧种之一。底蕴深厚的庸巴文化,是灿烂的5000年汉文明的文化瑰宝,竹溪山二黄就是汉民族的文化宝库存藏众多的璀璨夺目的文化珍宝之一。竹溪县地处秦岭南麓、巴山北坡,东屏荆襄,西控川陕,南连渝蜀,北枕汉水,素有“朝秦暮楚”之称。四省交汇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其文化的多样性和独特性。……[详细] |
中国是酒的国度,酒文化源远流长。而房陵(今湖北省房县)的酒文化基本上和中华民族的酒文化同步,虽然有许多个性,但共性是主流。中国是酒文化之邦,中华民族又是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皎皎者。因为中华民族不仅有悠久的历史,文化源远流长,而且地域辽阔,物产丰饶,孕育了绚丽多彩的人文景观。俗话说:“民以食为天”。不管任何种族都会和饮食文化紧紧连在一起。饮食文化的文明程度又和附着的民族紧紧的连在一起。因此,中国的酒文……[详细] |
隐逸文化一千六百年前,陶渊明以其诗人式的优雅与空灵,写下千古名篇《桃花源记》,从此“桃花源”便成为国人心中与世无争、超然世外的精神家园。地处秦巴腹地的竹山,因为历史上曾置设武陵县、南山有村名桃源等诸多因素,竟与人人神往的“桃花源”沾上边儿。近年来,央视来作过“探索发现”,《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的记者来探过源,新浪、搜狐等各大门户网站刊发信息数以万计,各路徒步探访者更是络绎不绝,大有一路走红之势。20……[详细] |
开业庆典开业时要举行仪式。一般都要张灯结彩、贴对联、鸣放鞭炮、挂匾受礼、宴请宾客。店内张贴“公平交易、童叟无欺”、“货真价实”、“目下一言为定,早晚市价不同”等条幅。多数商号雇有店员(营业员),其规矩同手工业者收徒大体相同,初期不给工钱,只管吃、穿、住,终日在店内劳动。3年期满留用,通过面议(多通过中人)支付工钱。具有才华的雇员,店主又信任其品行的,往往被委以重任,派往分店管事或当店主的总管。更具……[详细] |
喝茶以县城、溢水、宝丰、擂鼓、官渡、上庸为甚。竹山县城居民和县西集镇有闲阶层人士早起第一件事便是烧水沏茶。解放前仅有少数地区产茶,茶叶鲜叶经手工炒制成绿茶。饮茶者惯用陶土小壶、陶土杯作茶具。饮茶费用颇大,富裕户常年饮茶,农产只在节日或宴请客人时饮茶。解放后,竹山茶叶生产遍及全县,县内自给有余。制茶工艺精湛,所产绿茶颇有名气,嗜爱饮茶者遍及全县。栽秧酒栽秧时节,人们相互帮工,不计报酬。主人提前几天做……[详细] |
利川灯歌是利川民间逢年过节、喜庆-,载歌载舞,划地为台,以彩龙船为道具的民间演唱形式。古时,只在春节元宵演唱。由于其演员化妆、舞姿已具戏剧雏型,所以俗称“灯夹戏”。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利川灯歌逐渐与年节习俗分离,成为一种群众喜庆休闲,随时都可进行的群众文化活动。利川灯歌所玩之灯——彩龙船始于明末清初,所唱之歌——又称灯调,由本地传统民歌结合玩灯特点世代演唱而成,别具特色。歌唱内容多为本地风俗人情……[详细] |
地龙灯,俗称“巴地梭”,现流传于恩施州来凤县的大岩板、板沙界两个相邻的土家山寨,是酉水流域来凤土家族的一种独特的民间灯舞。2011年5月,地龙灯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地龙灯在来凤流传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大约150多年。清同治本《来凤县志》卷之二十八《风俗志》载:(正月)上九日至元宵,城乡有地龙灯之戏,杂以凤虎麟鱼诸灯,或扮童子,锣鼓争喧,爆花竞放,观者填衢达旦。每逢春节……[详细] |
南剧是流行于恩施州境内具有深刻影响的地方大剧种之一,常在庙台演出,又长于演唱连台大戏,俗称“施南调”“高台戏”。南剧剧目丰富,号称“八百出”,但实际是不止这个数,现存的手抄本剧本就有1300多个,剧目980出,这些资料现存于湖北省艺术研究院(原省戏工室),是研究南剧历史的重要文化遗存,十分珍贵。南戏剧目主要取材于历史演义和民间故事、神话传说等。南剧表演分四大行当:生、旦、净、丑,各行当都有自己的表……[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