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河南省民俗文化

河南省民俗文化介绍第5页

  泥塑是我国民间一种传统的手工艺术,就是以粘土为原材料,塑造各种形象的民间手工艺,发源于陕西凤翔,流行于陕西、天津、江苏、河南等地区。河南省郸城县的郸城泥塑,是当地朴素的劳动人民在世代生活过程中,积累的艺术经验,朴实写实,生动形象,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和乡土气息,现已是河南省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详细]
  太乙拳,古代又称“太医拳”,相传为道教宗师张三丰所创。它把“释”、“道”、“儒”三教中修身养性的理念三合为一,结合民族拳术的精神,集禅宗1、道家养生于一身,将中医和养生气功相结合而创立。太乙拳讲究松静安舒,周身协调,通畅气血,阴阳平衡,以意领行,导引经络,气贯全身,神形合一;它从整体上把握人体状态的锻炼调整,对神经系统和内脏器官状态的调整具有特效。太乙拳讲究柔化,以柔克刚,利于人们的心态、心理的调……[详细]
  据说王氏烧酒始于洪武元年,传承600多年,传统酿造、原浆原味、绵软甘冽。据王氏家谱记载:始祖正,字大公,明朝红旗督总,乃石樑王氏之后裔。洪武元年,因战功显赫,封地白潭。始祖好酒,迁白潭有酒师随行。王府中有古井一口,活水日夜翻涌,传为白潭龙之精华,乃酿造好水。大公煮酒初成,酒清爽甘冽,香飘十里,引之壮人魂魄亦不晕头。一时饮者云集方圆千里,遂知王氏烧酒美名。王氏后人在明清时期曾多次带烧酒进京进贡,在当……[详细]
  捶草印花技艺,是河南三门峡陕县西张村镇人马寨村“三宝”之一,河南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然而这种独特天然的印染技艺曾经少有人知。采来“芊棒棒草”这一豫西地区特有的野生植物,把它们夹在白棉布中间,用棒槌敲打,草儿的汁液慢慢渗进棉布中,一会儿工夫,草叶形状的图案就印染在了布上,充满自然的韵味。两片、四片、八片……草叶依次排列起来,叮叮咚咚一阵子后,一块花布就成了。作家杨莉波曾把“捶草印花”称之为棉布……[详细]
  十盘,又称“十番”、“十番鼓”、“社盘”。是豫西地区农村中较为流行的传统乐种,是打击乐与吹奏乐为一体的交响音乐,原以敲击乐为主,锣鼓和丝竹合奏则较晚。其打击方法别具一格,只敲击每节的第一个音节,其音调古朴、和谐、明快、热烈,“十盘”演奏的基本形式为吹奏乐,演奏是由两幅“云板”击节,碰铃辅助,其主管乐器为“管子”,另有中、低音笙各两盘,竹筒4根,云锣十面构成基本乐队,多演奏一些古典乐牌,演奏基本定调……[详细]
  落腔是一种河南安阳内黄县的汉族戏曲剧种,原名落子腔,也称安阳腔。主要流行于豫北及与之毗邻的晋冀鲁交界的漳河流域。落腔由汉族民间曲艺“莲花落”演变而成,是宋代路歧人和露台弟子借以谋生的一种说唱体歌曲,通常是七言句的顺口溜,有时也作故事的引擎,发展到元代便成为一种长调。到清代则演化成为一旦一丑登台演唱故事的形式。历史也有写作“唠子腔”或“捞子腔”的。1927年中华书局分省地志《河南戏剧》载:“安阳腔一……[详细]
  撂石锁是一种古老的武术功力项目,产生于唐宋时期。长期在开封回族群众中广为流传。清代及民国时期,开封曾涌现出周开元、沈少三等不少撂石锁高手。1953年,开封石锁名家沈少三还被请到中南海怀仁堂做石锁表演,赢得了毛泽东主席和中央1的拍手称赞。多次获得一等奖,从而使开封石锁名扬全国。2011年6月入选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开封的传统民间技艺“撂石锁”榜上有名。至此,开封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详细]
  “见树不见村,进村不见房,闻声不见人。”在河南陕县东凡塬、西张村塬和张汴塬三大塬区上,有着100多个这样的地下村落,村民们在平地上挖出一个深坑,然后再在坑的四壁凿挖窑洞居住,这在当地被称为地坑院。地坑院又称天井窑院,由原始人类的穴居发展而来。它在全国是独有的建筑方式,是民居史上的一大奇观,被称为中国北方的“地下四合院”。地坑院营造技艺极少见诸于历史记载,基本靠工匠口口相传,其建造过程涉及风水先生以……[详细]
  宋氏通背拳,被《中国体育报》、《少林太极》杂志誉加为“中国最具实战威力的传统名拳”、“超实战拳法”。其第三代传人宋铁龙,自2004年以来参加全国多项拳击比赛所取得的骄人成绩,完全证实了以上的论断。他获得金牌10多枚,荣膺全国“华夏武状元”、“散打王”的称号,体育总局奖其象征最高荣誉的“金腰带”一条……正是由于他的出色表现,使“宋氏通背拳”名扬国内外。宋氏通背拳有36路、72单操、108手。2004……[详细]
  南庄村木偶剧社处于汝阳县陶营乡,这里东接平顶山汝州市,西连伊川、嵩县,南靠汝阳县城,北于龙门石窟相望,又座落在东西、南北走向的两条公路的交叉点上,可谓地势平缓,交通便利,人口稠密,物流繁荣,群众文化生活相对丰富。在这里木偶戏虽是演员八、九个、扦子不足三十挂、全剧社固定资产也不过万余元的“小玩艺”,但在这方圆数百里却独一无二。她表演形式新颖别致、技术性强,因而颇受群众、特别受到广大少年儿童和老年人的……[详细]
  古代劳动人民在重大节日、喜庆或丧事中,为避灾祸、求平安,以相形面物代替活物,敬天地、求神灵、祭列祖,过后可食之。唐代就有生面塑、熟面刷色和熟面染色塑。到明代已经发展到独立的艺术欣赏品,清代由简单的动物、瓜果面塑向人物面塑发展,山东曹州面塑以仕女、文官、武将以及名著人物最为闻名。从上个世纪初的王、郭、贺、杨姓面塑艺人开始,对面塑原料的制作进行了改进,后传至李姓高足,所制面塑原料采用小麦精面和江米精粉……[详细]
  “刘井薛氏石刻”堪称我国民间手工技艺园地中的一朵奇葩。刘井村位于偃师市诸葛镇,村西4公里便是世界文化遗产龙门石窟,村南1公里的万安山。其天独厚的自然资源,村民自古多有从事石雕的技能。在众多的石刻之家中,唯独薛氏一族一枝独秀。据史料记载,薛氏先祖有8代从事石雕,至薛肯堂(1894—1942)、薛永山父子,薛氏石雕艺术达到高峰。薛肯堂所刻张钫将军张子温的墓志(章太炎撰文、于右仁书丹、吴昌硕撰盖)人称“……[详细]
  九连灯是一种传统的民间舞蹈(又称九莲灯)。之所以叫九连灯,一是体现中国古老的文化传统(中国的数字有其特定的含义,“九”是最大的阳数,“九五”之尊代表皇帝,代表至高无上),二是九人执灯表演,九灯翻动相连。九连灯传入新安县刘岭村始于清代嘉庆年间,刘岭村王姓人家有人在朝任职,主管宫廷礼乐,告老还乡后,将九连灯这门艺术传于后人,并规定只在本村本族延传,外姓人不传,外村人不传。至今相传十几代(据记载有300……[详细]
  杜康是中国酿酒的鼻祖,被历代酿酒者奉为酒神、酒祖。杜康酒的发源地位于河南省洛阳南部汝阳、伊川两县的交界处,它北临伊阙龙门,南临伏牛山,距洛阳50公里,地处中原腹地,属山地丘陵盆地地貌。三千多年前,杜康在这里偶然受到“空桑秽饭,酝以稷麦,以成醇醪”的启发,反复研试,总结出酿酒之秘,创造了以粮食(秫)为原料的酿酒技术,开创了我国白酒酿造的先河,奠定了中国白酒酿造的基础。自杜康开始造酒以来,民间酿坊林立……[详细]
  曹屯排鼓自明代形成至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排鼓伴随社会民俗活动的产生和发展,形成对社会形式与民间习俗的依存性特征。最初,曹屯排鼓主要用于祭典、朝拜神灵,除参与祭典隆重的庆典活动外,概不参与其它活动,以示神社的神圣。伴随社会的发展与进步,曹屯排鼓已走入民众的生活当中。目前曹屯排鼓所演习的鼓舞套路、曲牌多为300多年前形成,并经历代艺人传承下来。表演中所用道具如:排鼓、铜器、火铳……[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