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尉氏曲艺已经走出家门。在2001年“河南省首届民间艺术节艺术大赛”中尉氏曲艺就曾荣获金奖;2005年“河南省第二届民间艺术节艺术大赛”中,尉氏曲艺表演家张天祥、郭玉荣演唱的河南坠子、张天祥的河洛大鼓、王应粉的开封二夹弦分别荣获三项金奖;吴喜恩的豫东大鼓、苏红昌的快板书、郑耀伟的河南省坠子伴奏分别荣获三项银奖。……[详细] |
荷花舞,又名盒灯,鲤鱼闹莲,灯的形状似一朵荷花而得名为荷花舞。起源于尉氏县城关镇南街村,距今有100多年历史,是一种很稀有的舞蹈形式。表演一般在夜间进行,表演者一般是10—12岁的男女儿童,身高一米左右,动作整齐划一,舞姿十分优美,尤其是晚上,在四钹一盘大鼓,一面开道大锣和两面二锣等铜器声中,一队化妆新颖的少年儿童天真活泼地双手端两盏荷花灯上场,其中每四个端荷花灯者配有一鱼灯,表演时,荷花灯、鱼灯……[详细] |
渔鼓道情是一种板腔体唱腔音乐和其他说唱音乐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音乐和语言结合的很紧凑,道情这个曲种是很古老、很稀少的一种曲艺演唱形式,道情由一人演唱,演唱者以左臂夹道情简,手打云板,右手拍击渔鼓,简或以坠胡、二胡或三弦伴奏,唱腔音乐的高低不固定,定什么曲调则视艺人嗓音高低来定,通常多以能唱出最低音为标准,道情的唱腔共分“平板式”,“阴阳板式”“散板式”和“叹韵板式”四大板路。渔鼓道情多流传在尉氏……[详细] |
泗洲火腿制法来自于明宫廷御膳秘方,因明亡,由一唐河籍御厨带入民间,清末民国时期享有盛誉,现以唐河县宝塔宾馆所产最为有名。泗洲火腿选料严格,工艺精细。其制法是:取皮薄肉多、重2公斤左右的猪前蹄,入清水浸泡,除去残毛,放清水锅内煮五成熟,捞出晾凉。然后在肉墩上将腿皮用刀划成斜方块,再入油锅炸至皮黄,起泡,有皱纹时捞出,沥油后,下入以花椒、大茴、小茴、砂仁、豆蔻及适量食盐、黄豆酱油、黄酒为原料配制而成的……[详细] |
十六挂转秋是洛阳市孙村的汉族民间娱乐。创制于明朝,距今已有400多年历史。明朝福王就藩洛阳时,“十六挂转秋”主要供王府娱乐,如今属濒临失传的民间绝艺。 白马寺孙村孙氏祖籍山西省榆次人,明初洪武初年始迁居洛东郊孙家村,此村原名积闫镇。孙氏十六挂转秋是在原来的“车轮秋”、“四挂秋”、“八卦秋”的基础上演变、创造、发明二来。明朝中期嘉靖年间,孙氏祖人孙希贤(六世,学历“贡生”)……[详细] |
中国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酷爱诗歌舞乐,一生长居洛阳,称帝后又定都于洛阳。她曾出资二十万两脂粉钱,其中十万两雕刻了至今闻名世界的龙门石窟卢舍那大佛,十万两精心培育了因此而得名的专供皇族贵胄们欣赏的“武皇十万宫廷乐舞”。武皇十万宫廷乐舞每天都要在万象神宫进行演练,寓意武皇的十万江山稳如磐石。武皇十万宫廷乐舞以气势磅礴、雍容华贵构成了中国中典音乐舞蹈的灿烂和辉煌。……[详细] |
关公信俗属于传统民间信俗,是民间信仰关公的各种习俗的统称,它是一种传统信仰文化。 2008年由洛阳市申报并已被国务院确定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务院关于公布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和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的通知》992X-85),成为全人类共享的文化瑰宝。 人们敬关公,拜关公,实质上推崇和信仰的是一种精神寄托,一种所有华……[详细] |
白马寺一带金银器制作的历史可追溯到明代,在清代达到鼎盛。世居此地的王氏一族,靠祖传的金银器制作技艺为生,在当地颇有名气。据记载,清道光年间,王氏族人王继曾建起金银器加工作坊,开始规模化加工生产金银器,白马寺金银器制作进入了鼎盛时期。 伴随着历史的发展,王家的金银器制作技艺代代相传。该技艺继承了从先秦到民国时期的历代金银器制作技法,吸收借鉴外国的先进经验,以纯手工的方式呈现……[详细] |
“二鬼摔跤”虽称为“二鬼”,实际上由一个人表演。表演时,演员穿上特制的服装,道具为木头刻绘成的两个造型夸张的鬼头,面对面,衣服有两件棉袄外套、两件大褂,衣服内钉上用木板做的肩和腿。木偶手臂做互抱状,所着袍垂下可覆盖表演者头、肢等部。木偶内部有4根绳子,有两根系于演员腰部。演员两只手拿板,匍匐于地,手臂亦着长靴,然后“二鬼”以抡、转、滚、翻、摔、扫、踢、挡、托举等动作,互踢互绊,做厮打……[详细] |
时间:每年正月地点:翰园简介:开封翰园春节祭祖大庙会以轩辕黄帝祭祖庙会、大宋年文化庙会、文化艺术庙会、特色商品博览会等为突出的亮点和特色,每天举行的祭祖大典、庄严肃穆,彰显炎黄子孙对祖先的无尚崇敬,拜轩辕黄帝,请新春大福,是庙会的一大看点。……[详细] |
河南省新郑市是中华人文始祖轩辕黄帝诞生、建都之地。五千年前,新郑为有熊国。据文献记载,农历二月初九,黄帝生于轩辕丘(今新郑市区北关)。后来,他于三月初三在有熊国开国立都,肇造中华文明。古代官民为纪念黄帝功业,在轩辕丘旁建轩辕故里祠,又在黄帝建功立业的具茨山(今始祖山)风后顶之巅筑轩辕庙,自春秋时起,每年三月初三,当地仕民都要在轩辕庙、轩辕故里祠隆重举行黄帝开国建都周年拜祖庆典以示纪念,这种拜祖习俗……[详细] |
徐庄位于禹州市西部花石乡,是一个平原村庄。徐庄同乐社起源于1862年同治元年,其前身“火神社”,是由老一辈的民间艺人自发组织的民间文艺团体。据本村老人讲,在民国22年,“火神社”在民间搞得很红火。以旱船、高跷、竹马为基础,发展到如今兼有小车、秧歌、狮子、小品演出、快板书等节目为补充的丰富内容。主要形式:1.旱船:5-7人表演,以赶庙会和探亲为素材,以演唱为主要形式,人物表演有公子、小姐和划船老汉。……[详细] |
偃师社火一、狮子舞偃师县狮子舞从形式上可分三种。一种称文狮子,又叫“硬圈狮子”。就是在狮子皮内撑一竹圈,外形与真狮子大体相同,唯脚上制一钢爪。另有一人扮作文人,头戴软巾,颏下三绺长须,褶子穿着,手持拂尘,用一铁索牵引狮子。此种狮子,常要地摊。斗狮子者称“回回”,持长矛、大刀、九节鞭等类武器,单人与狮相斗。在搏斗中,翻滚跳跃,动人心魄。因比较费力,故几分钟就得结束一个套路。另一种是“软皮狮子”。作一……[详细] |
苏奇灯笼画是安阳市苏奇村的汉族传统民俗工艺品,属于彩画灯笼。当地汉族民间艺人就地取材,用高粱秆儿扎制成约六七寸高,四寸宽,四面或六面形体的骨架,然后再裱糊上事先印好的彩画,灯的四周以彩线装饰,中间插上蜡烛,燃着之后,小巧玲珑。烛光映出了花、乌、虫、鱼或各种戏曲故事,当地群众说:“这种灯笼有说头,有看头。”灯笼上的彩画和戏曲故事,成了大人对儿童进行启蒙教育的教材。老年人兴致勃勃地讲解戏曲故事的内容,……[详细] |
传拓技艺是我国重要的发明之一。即将纸覆在碑刻、甲骨、青铜器、画像石、造像等金石器物的文字、图案、纹饰之上,采用墨拓手段原大拓印的文献复制技术。据考证传拓技艺至少在唐代已广泛使用,并以其独特性、珍惜性、不可替代性流传至今。传拓不仅是中国古代文化传播的一种重要载体,也是中国历史学、考古学、文献学、金石学和书法、绘画、雕塑艺术等学科研究的重要内容。在传拓技法方面,难度最大的是高浮雕正投影的传拓技术。因为……[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