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安徽省 > 池州市 > 贵池民俗文化

贵池十大民俗文化

池州傩戏
  池州傩戏源于图腾崇拜意识,主要流传于中国佛教圣地九华山麓方圆百公里的贵池、石台和青阳等县(区),尤其集中于池州市贵池区的刘街、梅街、茅坦等乡镇几十个大姓家族,史载“无傩不成村”。它无职业班社和专业艺人,至今仍以宗族为演出单位,以祭祖、驱邪纳福和娱神娱祖娱人为目的,以戴面具为表演特征。池州傩戏有“傩仪”、“傩舞”和“傩戏”等表现形式。整台“正戏”,饰演既有戏剧情节、表演程式,又有脚色行当和舞台砌末等戏曲特征的“本戏”。是靠“口传心授”的方式,宗族师承,世代沿袭,每年例行“春祭”和“秋祭”,“春祭”即每年农历正月初七(人日)至十五择日进行,“秋祭”即农历八月十五进行,平时不演出。池州傩戏汇蓄和沉淀了上古到近代各个历史时期诸多文化信息,涉及多种学科、多个领域,内涵十分丰富,隐藏着博大精深的文化蕴涵……[详细]
贵池民歌
  一、项目介绍贵池地区山清水秀,人杰地灵。当地群众自古素歌善舞,人人都有“见景生情,出口成歌”的习性。贵池民歌分为山歌、号子和小调3大类。其中“秧歌”、“慢赶牛”形式独特,她以山、茶、水等为内容,反映民间劳动和生活情景,具有浓郁的江南乡土风情和韵味,且兼有歌舞说唱,形式活泼、生动,节奏自由,曲调悠长。二、发展与传承新中国成立后,贵池民歌的创作、整理、改编和演唱得到蓬勃发展。各地涌现出在全省、全国享有声誉的优秀名歌手,姜秀珍是其中杰出代表,她把贵池罗城民歌唱到了中南海,受到毛主席和周总理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上世纪五十至八十年代,贵池民歌30多次参加各类赛歌、赛诗会,曾多次参加安徽省和全国民间音乐舞蹈汇演,许多歌手在全国和省市会演中获奖,中央和安徽人民广播电台亦录音播放,贵池民歌蜚声海内外……[详细]
梅街目连戏
  梅街目连戏发轫于20世纪20年代初,由目连戏艺人潘双贵老师傅传授而来,主要流布于梅街镇长垅村周边。目连戏以劝世还愿、超度亡魂为目的,因此在贵池也被称为“愿戏”。目连大会分目连清醮和唱目连戏两项。经济富裕的家族打清醮与唱目连同时举行,搭两座台,一台供做法事,一台供唱目连大戏。有的家族为显隆重,甚至搭台三层,分天上、人间、地下三界,称“花台”。目连戏一般需演三天,每天都要从傍晚太阳落山唱到第二天太阳升起,称“三日红”。按当地风俗,目连戏演唱完之后或演出期间的白天,要唱“平台”,即皮黄戏。这种目连大会耗资巨大,如遇天灾-往往不能如期举行。产业微薄的家族无力举办目连大会,但又需要演出目连戏来超度亡魂、消灾辟邪,因此出现“穿会”(亦写作“串会”)的形式。穿会是一种相对简化的演出,只演唱一夜。一般目连戏……[详细]
茅坦杜祭茅镰
  茅坦杜祭茅镰仪式是池州市墩上街道办事处茅坦村杜氏家族所独有的一个古老的民间祭祀活动。明初,茅坦杜氏家族的祖先一家人从太平县来到茅坦,挥镰开荒,栖身茅庐,他们用镰刀割芦苇,以芦苇搭茅庐,在芦苇滩上开荒种地,开始了世世代代的艰苦创业,生息繁衍。后来,杜氏人丁逐兴,家业渐盛,为铭记这段历史,族人就在当年祖先搭建茅庐的旧址上,盖起了神坛,里面供奉着象征一世祖初来茅坦祖孙三代七口人拓荒创业使用的七把茅镰。并在每年腊月二十四小年夜,通过祭祀这七把镰刀来缅怀和祭祀先祖。后逐渐演化成一种期盼驱灾避狱,祈祷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民间习俗,通过祭祀茅镰刀,不仅表达了族人对先祖艰苦创业精神的缅怀,同时也是想表达族人趋利避害的愿望,对农业丰收的期盼,更对加强宗族团结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详细]
红茶制作技艺(池州润思)
  池州祁红茶精制技艺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清末光绪年间,形成于皖南地区的祁红茶创制成功之后,主要外销销往西方国家,为达到整洁美观和外销船运时茶叶体积减小的目的,祁红茶有了精制的需要,在此基础上,池州祁红茶的手工精制技艺日臻成熟并基本固定成型。20世纪60年代始,随着机械制茶的兴起,祁红茶精制开始由单纯的手工向机械化转变,依据手工制作原理,形成了一套祁红茶机械化精制工艺用于规模化生产,但祁红茶的手工精制技艺一直延续至今,并主要分布在池州市的石台、东至、贵池以及黄山市的祁门、黟县等地。制作时一般采用毛茶单级付制多级收回的方式进行,毛茶付制毛火烘干取料后,按照本身路、长身路、圆身路、轻身路四路制作。各路头尾茶单独处理。整个作业流程大致包括投料付制、毛火烘干、取料(破碎、毛筛、抖筛)、筛分(园筛、紧门、撩筛……[详细]

全部贵池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