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山东省民俗文化

山东省民俗文化介绍第15页

  潍城小磨香油最早产于潍城区于河街道崔家村。崔家村也被当地人称作崔家庄。明洪武初年,-县崔氏三兄弟迁居至潍县城西大于河(旧称大圩河)西畔,并以姓氏命名为崔家庄。当时崔氏聪慧手巧,用小石磨将炒好的芝麻磨成糊状,再将芝麻糊放入大陶盆中,倒入适量开水,用木杠在盆中搅拌。待盆里漂出了一层油脂,散发出香味,又把木杠放下,将陶盆放在木杠上来回晃动,油层不断加厚。然后用木勺把油舀出,盛进容器挑到集市上去卖。后不断……[详细]
  潍城布玩具起源于民间。清乾隆年间,潍县城乡青年妇女,常用布料缝制一些生活用品和装饰品,用来美化生活,表达美好意愿。如缝制的虎头帽、猫头鞋等,穿戴在小孩子身上,既把孩子打扮得威武漂亮,又寓意消灾避祸,健康成长。还有香料荷包、虎头串(以虎头、笤帚、簸箕、黄瓜、葫芦等各种小布玩具连成一串)、眼镜盒、烟包、针线盒等多种布玩具。这些布玩具还用于礼仪交往,成为亲朋好友间的赠品。后来,布玩具逐渐发展成为商品,有……[详细]
  香坊村村民多年来因榨出的香油色、香、味俱佳,备受客户青睐。香坊人榨香油的工序特别讲究,芝麻筛选的干净无杂,焙料的火候恰到好处,器皿干干净净,不掺杂使假。解放前,村内榨香油的户不多。他们把榨好的香油盛到干净的坛子里,用扁担挑着走村串乡四处叫卖,有时也用芝麻兑换。近至十里八里,远到百十里外。那时,人们生活水平低,吃香油的少,一般家庭都是菜做好后,用筷子蘸上一两滴,一家人买上二两香油就能吃上一年。这样的……[详细]
  史口水煎包水煎包,历史悠久。它以风味独特、色形俱佳、经济实惠倍受大众欢迎。水煎包的制作十分讲究,喂馅、揉面、看锅子每道工序都要精心料理。所用肉馅均在前一天的下午制做,把肉切好,加入面酱、调料,谓之喂馅,使其充分入味后备用。水煎包所用水面是大发面,在揉面时需加入食用碱进行搓揉,碱的用量多少至关重要,碱少了面不起发,包子瘪且外形丑陋,碱多了面色发黄,二者均让人望而生厌。碱的用量多少只有恰到好处才能烹制……[详细]
  史口羊肉汤羊肉汤,历史久远(始于何年无考)。依其味道鲜美、醇香可口、营养丰富闻名于世,传承数百年畅销不衰。羊肉汤的制做,每道工序都要精心料理。生羊的宰杀方法,要大抹头。宰杀前把盛血的盆洗刷干净,倒入适量清水,加入食盐少许,搅到盐化为止备用。用尖刀割其羊的颈部,把身体各部位的血充分放入备好的盆中,随血的流入不停搅动,血流尽为止。在放血时且忌勿揉羊的肚子,以免羊肚内粪便顺食管流入血中,造成污染。一旦污……[详细]
  提起济宁古槐路,济宁人妇孺皆知,她算不上繁华,称不上壮观,亦谈不上秀美,然而这条路却蕴含了远古的沧桑,晕染了唐朝的辉煌,记录了宋代的兴衰,见证了明清的繁荣,储存了民国的记忆,浓缩了现代的音符,成为济宁的一条融汇不同时代记忆的文化轴线。今天,就谈谈这条路上那千年古槐的传说故事。济宁的古槐树的历史无从可考。据说,在汉唐朝时期就很闻名了,并赋有了神话色彩。古槐的北面,是任城地势的至高点。有“水漫全城、此……[详细]
  很久以前,济宁老运河崖,有一个深不见底的大水坑,它的样子看上去很像卧牛的形状,人们就习惯叫卧牛坑,传说是隋炀帝开挖运河时,自然形成的。关于卧牛坑,还流传着这样一个有趣的故事。当时,南北运河贯通后,济宁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小镇,一下子热闹起来:可以说是运河两岸,物资堆积如山,店铺鳞次栉比,南北客商云集。据说曾有一位江浙一带来的老客商,经常穿梭于此,每每来时,便住在离卧牛坑不远的一家客店里。一天晚上,他无……[详细]
  商羊舞,是发源于鄄城县境内北部地区的一种古老的民间舞蹈,流传于李进士堂镇、旧城镇一带,以李进士堂镇杏花岗村最为著名。据考证此舞源于商周时期,成熟于春秋战国时期,宋明时期是鼎盛期。据杏花岗村一带的商羊舞艺人介绍,商羊鸟是一种吉祥鸟,每逢阴天下雨之前,就有成群的商羊鸟从树林里出来,又蹦又跳,又窜又闹地玩耍。天长日久,人们见商羊鸟出现,就知道雨要降临,家家户户挖沟开渠、疏通水路,为灌溉良田作准备。随着历……[详细]
  山东的民间草编,据1959年发现的泰安市大汶口文化遗址0土的陶器看,早在6000年之前就已存在了。民间草编织工艺按料的不同可分为麦秸草编、玉米皮编、蒲草编、琅琊草编、马拌草编、三棱草编、稻草编、麻编、山箭草(民间又称“油草”)编等等。其中以麦秸草编、玉米皮、蒲草编最为普遍。按编织物的用途分类,属于用器类的有篓、筐、盒、盘、箱、茶垫、坐垫、箸笼、饭包、笊篱、菜筛、锅盖、扇子、花盆套、纸篓、信插、茶杯……[详细]
  菏泽索弦乐历史悠久,风格典雅,雅乐冶遥。它主要分布在菏泽市的郓城、鄄城等县的乡村,通常由筝、琵琶、扬琴、如意勾四种丝弦乐器演奏,也可以只用筝、扬琴二者合奏,或是筝与扬琴、琵琶合奏,亦可加入软弓胡、坠胡、二胡等合奏。乐器组合灵活、搭配自由,可以说是东方的民间交响乐。在菏泽弦索乐是民间艺人们自娱自乐的一种活动方式,庙会、逢年过节或是冬闲时期,在寺庙、家庭院落等地都可以演奏。大都会演奏二三种乐器,在缺少……[详细]
  曹州牡丹记不清是哪朝哪代了,洛阳有个名叫常大用的小青年。此人貌似书生,实乃“花痴”——他自幼喜好牡丹,平生最大梦想,乃是赏遍天下牡丹。一次,常大用无意中听人提及曹州牡丹甲齐鲁,于是他跋山涉水来到曹州(今山东荷泽),想看看这里的牡丹是怎么个“甲”法。有感于他的热诚,好心人给了他一个情报:曹州城有个姓徐的达官贵人,家中后花园里种着许多稀罕牡丹。常大用很高兴,马上找到这位达官贵人,要求借住在他家的后花园……[详细]
  “柳毅传书”的传说是我国历史上流传最久的民间传说之一。与梁祝、天仙配、白蛇传并称为中国民间四大神话传奇故事。最早反映“柳毅传书”的文学作品唐传奇《柳毅传》见于《太平广记》,出自-陈翰所编《异闻集》中,由李朝威撰写。《柳毅传》写落第书生柳毅路过陕西泾河,遇见洞庭龙女牧羊荒郊。龙女自述在泾河夫家备受-,要求柳毅传书解救,柳毅慨然允诺。龙女得救后思慕柳毅,后经许多曲折,二人终于结为美满夫妇。柳毅传书故事……[详细]
  2010年5月,文化部面向社会公示了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推荐项目名单,其中山东省东明县庄子传说等项目名列其中。近日,记者采访、查找到一些有关东明庄子传说的资料,关于这些资料,我们将陆续登出,以飨大家对东明庄子传说的进一步了解。东明庄子传说之十二——关于庄子与当地的相关的传说。庄仙撒米传说,庄子在登云桥升仙后,经常在玉皇大帝左右,很受重用。有一年冬天,庄仙到人间巡查以后向玉皇大帝报告说:“……[详细]
  孟姜女的故事,作为中国汉族古代四大爱情传奇之一(其他三个是《牛郎织女》、《梁山伯与祝英台》和《白蛇传》),千百年来一直广为流传。其故事的毛坯源自于杞梁妻哭夫的史实,故事中的两个主人公,一个是孟姜,一个是杞梁,历史上确有此人,并非虚造。孟姜女传说渊源很早,从战国时期开始就见端倪。《春秋左氏传》、《礼记·檀弓》、《孟子》以及汉代《说苑》《列女传》等都有一些片断记载。申报地区或单位:山东省淄博市据《左传……[详细]
  渔灯节是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及蓬莱沿海渔家文化的典型代表,流传于辖区内十几个渔村。除了传统的祭祀活动,在庙前搭台唱戏及锣鼓、秧歌、舞龙等亦是渔民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鲜明的渔家特色,丰富的文化内涵,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驻足。渔灯节从传统的元宵节中分化而来,距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现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渔灯节是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沿海渔民特有的传统民俗节目,距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流传于辖……[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