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重庆市 > 梁平区民俗文化

梁平区民俗文化介绍

  草把龙起源于重庆市梁平区礼让镇,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凡遇天干大旱,当地村民便会聚众设坊祈雨,舞起用稻草编扎而成的草龙,并为草龙洒水润身,祈求卧龙飞天降雨,滋润万物,保佑当地粮食丰收。如今,已由一种祈神驱瘟、防火、降雨的仪式,逐渐演变成一种健身娱乐活动。相传一千年多年前,梁平境内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无奈连续几年夏季干旱无雨,河水断流。庄稼颗粒无收,百姓苦不堪言。为了祈求天降大雨,百姓纷纷用稻草扎……[详细]
  梁平竹帘编织技艺流传于重庆市梁平县一带,相传它起源于宋代,迄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梁平竹帘品种繁多,按制作工艺可分为素心、堂心两个主要类别。素心竹帘编成后只上一道清油,不再有其他底色。堂心竹帘则在素心竹帘的绘画部位再加一道白色底子,其色系以桐油和立得粉调制而成。由其用途着眼,梁平竹帘有条屏、通景屏、罗汉屏、中堂、推心、横推、斗方、屏风、对联、奖状、信插、绣帘、门帘、灯罩等多个品种,近年来又有工匠利……[详细]
  梁平抬儿调又称抬工号子,因抬工俗称抬脚儿,故又名抬脚儿调儿是流传于重庆市梁平县域内的一种传统民间音乐形式,由当地的抬工号子发展演变而来,距今至少有数百年的历史。梁平抬儿调,是梁平人民在生产劳动、生活礼俗活动中产生的。在1980年以前十分常见,修水利、桥梁等工程,搬运大型构件都是用抬工,有抬工就有抬儿调。成千上万的抬工组合,号子声此起彼伏,场面极为壮观,声势极为浩大。传说,天上玉帝不知人间的苦乐。一……[详细]
  梁平癞子锣鼓是重庆市梁平县境内流传的一种民间器乐,起源年代已不可考。据清代该县文人蓝逸清的《竹枝词》记载,梁平癞子锣鼓应该在明清之际就已广为流传。梁平癞子锣鼓的乐曲称为“锣鼓引子”,以“十八癞子”锣鼓的引子为代表。主要有“老癞子”、“花癞子”、“鸳鸯癞子”、“刁癞子”、“干癞子”、“重葫芦”、“南山网”等。其中十八癞子的主要曲目有《老癞子》、《佬癞子》、《花癞子》等。头与尾常用的曲目有《金银灯》、……[详细]
  梁山灯戏的唱腔音乐主要有胖筒筒类的灯弦腔、徒歌类的神歌腔和俚曲类的小调,其中“梁山调”灯弦腔比较独特。梁山灯戏的表演特点为“嬉笑闹”与“扭拽跳”。其剧目相当丰富,总数在两百种以上,最具代表性的有《吃糠剪发》、《送京娘》、《湘子度妻》、《请长年》等,这些剧目大都改编自民间戏曲或民间故事。灯戏表演采用方言,唱词通俗自然,生动活泼,极富生活气息。此外,由于灯戏的娱乐性很强,情节夸张,矛盾突出,嬉闹诙谐,……[详细]
  木版年画是中国历史悠久的汉族民间艺术形式,重庆市梁平县的梁平木版年画属于民间美术梁平三绝(竹帘、年画、灯戏)之一,是梁平县境内人民群众为庆贺年节而绘制的一种绘画艺术,至今约有三百年的历史,具有深厚的文化价值、历史价值和学术价值。2006年5月20日,该遗产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重庆市梁平县的梁平木版年画属于民间美术梁平三绝(竹帘、年画、灯戏)之一,是梁平县境内人民群众为庆……[详细]
  梁平年画:传统木版年画,它与川西北的绵竹年画、川南的夹江年画齐名,并称为“西南三大年画”, 至今已有300多年历史。梁平年画的品种有水货、托货、清章、花笺四大类,所用的纸张为产自本地百里竹海生产的白夹竹手工纸。年画用色工艺考究,原料上乘,色彩鲜艳夺目,凝重沉着,保存多年色彩不退。无论是描绘风俗人情,还是民间故事、戏曲神话,都充满了浓厚的生活气息。构图饱满简洁,人物夸张变型,色彩对比强烈,静动处理得……[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