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江西省民俗文化

江西省民俗文化介绍第3页

  青阳腔文化青阳腔,是在明代嘉靖(1522年~1566)年间,因弋阳腔流入安徽省青阳县地区后,与当地流传的戏曲声腔、地方语音、民间音乐、宗教音乐等结合而成。于嘉靖、隆庆、万历(1522—1610)年间进入江西省湖口县地区,传入流泗镇庄前潘村,流传至今。村庄青阳戏班除了历史上战乱、- ,鲜有中断。上世纪50年代,村中青阳腔代表性传人潘康全(1925年—1970年),被选调至省赣剧团,成为著名演员,在国……[详细]
  万安采茶戏的主要渊源是19世纪来自赣南“灯戏”,是由万安的民间艺人跟“灯戏班”师傅学唱或外出拜师学艺后收徒授艺、组班演出而形成的一种地方剧种。由于万安客家文化与赣南同源流,所以万安采茶戏也沿袭一些以客家风味为主体的赣南采茶风格,但其在过门、表演、唱调、台风等方面又不同于赣南采茶,从而形成了一种独具特色的采茶戏。至今已走过了两百多年的光辉历程。万安采茶戏主要由采茶戏剧目、采茶戏表演、采茶戏音乐三块组……[详细]
  万安县地处江西省吉安市南部,属非纯客家县。该县南与赣县连界,赣江由南到北纵贯全境,是中原通往闽粤的驿道要津。赣江始于赣州城,至万安县域有十八险滩著名于世。据清朝同治年间修订的万安县志《方舆志·川》篇中记载:“章贡二水北流赣县东北始合,故谓之赣江,二百四十里至万安县治,其间有滩十八,…水性湍险惟黄公滩为甚,故东坡诗讹为惶恐,今因之。”赣江十八滩最险峻、最著名的当属惶恐滩。南来北往的舟船到了万安县城都……[详细]
  端午龙舟竞渡是万安县韶口、百嘉两地一项源远流长的传统体育竞技活动。万安县沿江各地都有龙舟竞渡的习俗。据万安县现存最早的县志——清朝同治十二年修订的万安县志《方舆志》篇中记载:“相传虞舜南巡奏韶乐于此,有鸟千群环集,乐言与鸟鸣谐畅,众山俱响,遂名韶水曰韶江,旧有舜祠载古迹。”“端午……龙舟竞渡惟百嘉韶口为然”。相传,万安龙舟竞渡是公元前当地百姓为纪念舜帝南巡韶口奏韶乐灭孽龙、祈求国泰民安而发起的,并……[详细]
  “万安儿郎灯会”俗称“装儿郎”,是江西省万安县一项古老的民俗文化活动。该活动相传起源于唐宋时期,至今有一千余年的历史。清同治《万安县志·风俗》曾记载,“元宵……百嘉、窑头两市,自十三日起,有所谓‘装船’,穿袍靴、戴神头面- ,各庙划船三次,极热闹。而尤莫盛于城内之儿郎灯,每一神护灯鼓吹者辄数十人,食用素,必斋戒,以祈神佑……“2014年,经万安县人民政府批准,“万安儿郎灯会”民俗活动列入县级非物质……[详细]
  上模乡的《西平盘鼓》,是为纪念上模古人南宋吴公万率兵勤王有功被宋高宗封为招讨使后在上模乡境内统兵镇守,并赐封此兵寨为“西平寨”。西平盘鼓是当时战斗时鼓舞士气,激扬斗志所用的战鼓。由于其节奏明快,抒发感情,被百姓普遍接受,溯成民风。传承延续了900余年,期间因为战乱等原因有过间断,部分内容已经失传,我们现在所表演的西平盘鼓通过多方专家对残存鼓谱的研究,结合年长老者的回忆,编排而出。“西平古寨”民间流……[详细]
  沛隆堂程氏,世居古徽州婺源下溪源,明嘉靖年间,医僧徐广济云游至下溪源修行从医,因医术高明而声名鹊起。徐禅师与村中“从一居士”相交甚好,遂将医术传于其子程濂。传医僧徐广济原为明开国大将徐达后裔,有龙佩随身,程濂成名后创“佩龙堂”济世行医。乾隆年间,程氏后人程北聪行医于汉口,因避讳前朝,改“佩龙堂”为“沛隆堂”,此后传承九代,是我国目前中医学中延续历史时间较长、学科较齐全的传统中医流派文化之一。沛隆堂……[详细]
  “南丰香钹”是《中国戏剧曲艺词典》中编选的江西曲种条目之一。原释义由刘之凡执笔撰写。赣东南丰民间流传的香钹,是解放后挖掘整理,重新编演的曲种。这一说唱艺术,来源于“军山进香”祭汜活动中的“谒仙”(又称唱仙)。军山,位于南丰西陲,与宜黄交界,由军山大帝“汉长沙王吴芮伐南越驻军于山”(见清同治《南丰县志》)而得名。上建“三仙祖师”庙宅,“每秋至则拜谒者,竖旌幢,鸣金鼓,长歌互答,晓夜不绝,多至自千里外……[详细]
  人这一辈子,有好多的变数,最大的一点是思想。童年时期总是在模仿中消磨时光;少年时期呢?则是充满了幻想;及至进入青年时期,脑子里便是踌躇满志,一心要实现理想抱负;中年时期是最实际的时期,思想从空中落到了地上,想的是脚踏实地,干好自己的每件事;到了老年时期,却又恍惚人生转了个圈,明知快要封口了,于是万念俱灰,满脑子里装满了回忆。你看这变化有多大?  但人生也有不变的,比如一些兴趣爱好,一些脑子中的情结……[详细]
  1、诞生婴儿出生,合家欢乐。新生儿的父亲备鸡、酒、蛋、鞭炮到岳父家报喜,称“报茶”。生男孩送公鸡,生女孩送母鸡。并向邻居、亲友散红蛋,亲朋多来贺喜。主家多选婴儿三朝、满月、周岁之日宴请宾客。由外公坐首席。散席时,忌说“烦难”、“多谢”,宜说“再来敬贺”。礼品以外公家最丰盛,有衣、帽、鞋、袜、抱裙、披风、童被、童床及鸡、蛋、米面等,旁亲则以米、面、蛋为礼品,或用红纸包钱,分别写上汤饼、弥月、睟盘之敬……[详细]
  1、传统节日春节初一早晨,户户鸣炮开财门(大门),按年利方向出行,邻里互拜新年,先长辈,后平辈。早餐大多吃素,以青菜、豆腐为主,俗云:“吃了青菜,清清泰泰。”是日忌向外泼水,不扫地,不动扁担、锄头,不晒衣,不说不吉利话。之后几天都拜年,俗云:“初一爷,初二婆(外婆),初三、初四拜姑娘(傍亲)。”一般互相祝福。老者祝其“寿比南山”,经商者祝其“八方财进”,年轻人祝其“功名显达”。行政及企事业单位、群……[详细]
  每年五月初五是端午节,又称端阳节,端午节是我国四大传统之一。端午节有很多习俗,各地方习俗随着文化而又不同。端午节来临之际,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修水的端午习俗。  据清版《义宁州志》记载:“端午婿以角黍、腌蛋馈遗。”端午节女婿要到丈人家里“送端阳(送菖节)”,女婿提上粽子、艾米果、包子、咸鸭蛋、猪肉等上岳父母家及其至亲送端午节礼,孝敬岳父母等长辈,表达尊敬感激之意。    端午节,修水又称“菖节”,菖……[详细]
  剪纸艺术,把人们平凡的生活点缀得如此瑰丽多姿,以千差万别的图案,寄托人们对真善美的追求和向往,以艺术手段表达人们极其丰富的感情世界和精神生活。  修水民间剪纸艺术属于传递艺术,而且剪纸与绣花紧密结合。上辈人通过言传身教,把民俗文化概念、剪纸艺术的传统纹样和本身的创新理念,毫无保留地传给下一代,其传人主要是妇女,修水妇女心灵手巧,勤劳聪慧,剪纸艺术在她们手里精彩纷呈,妙趣横生。这种艺术,材料易得、成……[详细]
  修水民歌风格清新纯朴,歌种齐全,长期流传民间。由于方言差异,同样一首山歌或小调,各地均有不同的变体,形成民歌丰富多彩的地方特色。  “五里不同音,十里不同调”,概括了修水各地方言的差异。修水方言大致分为两大类:一为土著语;二为客家语。其中土著语,又以宁州八乡为界,各具特点,同中有异。东北区域的泰乡,包括今三都、四都、庙岭等地,语音以上声较多;西边区的仁乡和西乡,包括今白岭、大桥等地,语音以去声较多……[详细]
  京台戏台位于安义东南约10公里的西山梅岭之麓、石鼻镇京台村中央。清乾隆十年(1745)秋建,1917年重修。原属刘氏宗庙附属建筑。1987年11月被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京台古戏台座南朝北,占地面积为86平方米,属砖木结构。墙面采用空斗式。戏台通高7.5米,宽10米,深8.5米,柱22根,檐柱口径30厘米。戏台分前台、附台、走廊、后台。戏台由台基、台身及屋顶组成。台基高1.7米,高高的台基在台……[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