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德镇瓷业习俗(第一批省级)景德镇瓷业习俗是景德镇千余年来瓷业生产过程中形成、发展并传承至今的民间行业传统仪式、节庆活动。历史悠久,内涵丰富。主要表现形式有祭窑神、吃“知四肉”和烧太平窑等重要的行业习俗。祭窑神:窑神童宾是瓷器制作行业崇拜神,又称“风火神”。它产生于明万历年间(公元1573—1619年),盛行于清(公元1644——1911年)至民国时期(公元1912年—1949年),清代(公元16……[详细] |
青白瓷制作技艺(第四批省级)宋代,具有创新精神的景德镇瓷工异军突起,创烧了一种影响全国和世界的瓷器新品种——青白瓷。《中国陶瓷史》记:“青白瓷是宋代以景德镇窑为代表烧制成的一种具有独特风格的瓷器。因为它的釉色介于青白二色之间,青中有白和白中显青,因此称青白瓷,一般又习惯称之为‘影青’。”考古发现表明,景德镇烧制青白瓷的宋代瓷窑遗址有湖田、湘湖、胜梅亭、南市街、黄泥头、柳家湾等多处。其中湖田窑遗址的……[详细] |
景德镇瓷用毛笔制作技艺(第三批省级)景德镇瓷用毛笔的制作历史,应当与景德镇的制瓷业同时兴起。并随着瓷器生产品种的不断扩大、瓷器生产工艺的不断创新,瓷用毛笔的品种及生产技艺也不断的增加和完善。在新中国成立之前,景德镇制作瓷用毛笔的店家有十五六家,主要分布在现珠山区辖区内的毕(笔)家弄、汪家街、公馆岭及厂(御窑厂)前一带。毛笔业的业主和工人,以江西临川李家渡人为多,少部分为金溪人。在众多笔店中,以紫星……[详细] |
古戏台营造技艺(第四批国家级)古戏台建筑技艺是乐平民间乡土建筑中一项重要的传统技艺。在古戏台建造传统技艺中,主要由锯工、大木工、小木工、雕工(以木雕为主,也有砖雕、石雕)、泥工、漆工、绘画工等通力合作,各尽其能,共同完成一座戏台的制作。戏台采古典牌楼式样加以雕镂、敷金与彩色,取穿斗、抬梁混合架构辅以抱檩、穿枋等,使得戏台“建筑奇巧复杂,装饰豪华艳丽”。戏台由下部宽大的台基、中部的墙柱结构和上部巍峨……[详细] |
浮梁青狮白象灯(第四批省级)瑶里镇长明村所属谢家园自然村,该村村民古代绝大部分为“施”姓。该村的地形,村前有一大一小两座山丘(像两头昂首蹲坐的狮子),村后有一座大山(像一头大象),后面的大象紧紧护着前面的狮子,构成了“大象护狮”这样一种独特地形,“狮”又与该村“施”姓谐音,即“大象”之神灵护佑着“施”氏村民。该村村民即此命名他们的灯彩为“青狮白象灯”,该灯彩活动始于宋仁宗年间,仅在0期间中断,改革……[详细] |
浮梁珍珠灯(第四批省级)浮梁县兴田乡潭口村的民间舞蹈《珍珠灯》灯彩活动历史悠久,它始于唐玄宗年间(公元712-765年),一千多年来,浮梁县兴田乡潭口村一直坚持每年农历正月十三至十五举办这一灯彩活动,从未间断过。《珍珠灯》始称《五谷丰登灯》,到北宋真宗年间,改用皇帝所赐之名《珍珠灯》,灯队中增加了半副銮驾灯(即:大刀、铜锤、斧钺灯各一对)。这样既含有庆贺色彩,又含有浓厚的祭祖色彩,既含有感谢皇帝赐……[详细] |
浮梁功夫红茶制作技艺(第二批省级)严台村天祥茶号工夫红茶制作技艺,随着红茶生产的发展而传承和改进。严台村是位于浮梁县东北部的一个自然村,它的东、北、西三面都与安徽省祁门县境毗邻,村周高山重叠,森林茂密,其地形、地貌和良好的气候、土壤最宜于茶叶种植。据资料载,清道光年间,这里有优质茶园4000余亩,为这里红茶生产加工提供了充足的原料,使这里的茶叶生产一百余年久盛不衰。它的生产加工技术水平在当时整个祁……[详细] |
龙虎山张天师传说(第四批省级)在传承千年的天师道文化中,不泛历代天师惩罚扬善、济世度人的传说。在历代天师中,第三十代天师张继先是自祖天师张道陵创教1800余年以来63位天师当中成就较高、对后来的正一派道教、乃至民间道教有着重要影响的一位天师。宋元佑七年(公元1092)十月二十日生於龙虎山蒙谷庵,到五岁还不会说话,一日,因听鸡叫而开口赋诗,曰:“灵鸡有五德,冠巨不离身,五更张大口,唤醒梦中人”。张继……[详细] |
龙虎山正一天师道斋醮科仪(第三批省级)正一天师道的斋醮科仪,是道教特有的宗教仪式,是道教中沟通人与神的联系,祈祷神仙保佑,赐福消灾或为亡者追荐超度的宗教活动。因为斋醮科仪(俗称“做道场”)有一整套仪范程式,如音乐、灯烛、图像、禹步、手诀等,所以它也可以称为“舞蹈”的一种。不过这种“舞蹈”人们赋予它更多的宗教内容和神秘玄机。东汉汉安元年,张道陵在巴蜀创立“正一盟威之道”(“五斗米道”)时就创立了《天……[详细] |
龙虎山正一天师道道教音乐(第四批国家级)正一天师道音乐渊远流长,她既属于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一部分,又有其作为宗教形式而独立存在和发展的特殊内容。天师道音乐作为斋醮科仪不可缺少的部分,晋·葛洪在《抱朴子·道意篇》中说:“撞金伐革,讴歌踊跃,拜伏稽首,守清虚坐,乞求福愿”。表达了一种天人感应,人神相通的宗教思想。千余年来,天师道音乐是在民间音乐和南方戏剧音乐相融合的基础上发展起来,它广泛地吸取了唐、宋……[详细] |
月湖灯彩扎制技艺(第四批省级)月湖灯彩,又名月湖区花灯,是月湖区民间节日文化活动的一大特色文化产品。据地方史料记载,闹花灯习俗,自宋朝开始,每逢春节、元宵佳节,月湖区城乡家家户户张灯结彩,以示祥和喜庆。南宋诗人谢枋得在当地亲戚家作客,观花灯后,留下“码头日受万人拜,信河夜享千盏灯”的诗句。此习俗一直延续上世纪60年初,并扩展到当地庙会活动。月湖花灯用上好的木料制成,框架精细考究,其形状有四面形、六……[详细] |
信江石雕(第四批省级)在江西的东北部自东向西滚滚而流的古老信江,哺育了一代一代的两岸人民,同时带来了各种丰富的矿产,鹰潭信汇黄蜡石即为其中之一。鹰潭信江黄蜡石,当地又称:黄玉,产自信江流域。据贵溪县志记载,宋朝当地就有人从江底捞起这种黄色玉石雕琢成器,献与朝廷。信江黄蜡石从地质上分,有冻蜡、胶腊、晶蜡;从色彩上分有黄、白、红、紫、绿、青之色,以黄、白为主。品质高的黄蜡石(冻蜡)因质色近似田黄,则封……[详细] |
鹰潭水麯果仂(第三批省级)鹰潭果仂,又称水麯果、清明果,是月湖区民间饮食的一大特色产品。每年的清明节前,月湖区农村的家家户户都要包水麯果仂,这种习俗自宋代以来一直延续至今。月湖区土壤呈酸性,气候温和,雨量充沛,适宜水麯生长,有着得天独厚的水麯资源,再配以米粉揉合,中间包以馅子,经高温蒸熟而成,整个工序有10余套。水麯果仂多为农村中老年妇女擅长,而年轻人受现代食品影响,对水麯果仂制作程序也渐渐失去兴……[详细] |
余江木雕(第四批省级)余江县位于江西省东北部,信江中下游,东与月湖、贵溪接壤,南和金溪相通,西界东乡,北邻万年、余干。果喜木雕主要分布在邓埠镇、锦江镇、中童镇、洪湖乡、马荃镇等地。余江的木雕工艺历史悠久,有史料依据为随汉唐北方移民南迁而入,至明清而极盛。明清时期,余江木雕多用于梁柱、斗拱、飞檐、栏杆、门楣、匾额等;表现形式趋于多样,有浮雕、圆雕、透雕等;题材有人物、动物、静物等。晚清至解放前,木雕……[详细] |
贵溪畲族上刀山(第四批省级)贵溪畲族上刀山是畲族雷、兰、磐中姓氏族内世代相传的一种古老跳傩仪式,至今有几百年的历史,被畲族人民作为驱邪纳福、保一方平安的一种祭神仪式传承至今。上刀山表演过程古朴原始、粗犷奔放。赤脚上刀山的动作,以边表演边舞蹈的形式上刀山、下刀山,拔刀表演动作及表演风格,在我国傩舞表演中实属罕见,刀山傩舞以其古朴的表演形式,在畲乡及周边地区影响较广,深受广大百姓喜爱。畲族上刀山的表演……[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