狮子被认为是一种威严吉祥的动物,历代视为祥瑞,一副木架上,7根细绳紧牵一只小狮子,随着表演者的不同抽线手势,狮子在架空的木杠上翻腾着做出各种动作,这就是在泰顺万排延续了200年的民俗表演——万排抽狮。抽狮从福建传入万排上排村,与万排所处的地理位置有关。万排位于泰顺东北角,东南面几乎与福建省的福鼎、柘荣相毗邻。在200年的光阴里,抽狮表演的队伍大多都是沿着这条线路,深入闽东沿海一带,走村串户去表演。……[详细] |
龙湾“汤和信俗”入选国务院公布的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是龙湾区第一个非遗项目入选“国遗”。600多年前,明朝大将汤和(1326年~1395年)率领官兵来到温州等东南沿海修城筑堡,抗击倭寇侵扰。为了纪念汤和的丰功伟绩,缅怀抗倭将士的英勇事迹,龙湾宁村百姓在每年的农历七月十五都要举行汤和信俗活动。如今,龙湾宁村的汤和信俗活动已成为温州地区最具规模、持续时间最长的民俗文化节日之一,也是我国古……[详细] |
温岭排街是一种以两人对唱为主的民间曲艺形式。排街原是民间行乞时所唱,一般以双人对口为主,主要道具是道情筒和莲花板,两人对唱时,一人手拍道情筒,一人打竹板。但在记谱排祭礼和迎人胜排祭礼时,一般不用道情筒,两人都打竹板,可以指着事物一样一样的对应着唱。排完后参与- ,边走边唱。唱排街用的是温岭方言,唱词多为南北货、小故事、顺口溜、讨彩头等,也有涉及戏曲类的。有的有脚本,多数为即兴发挥,唱者必须具有一定……[详细] |
谢祭酒的故事在温岭市范围内几乎家喻户晓。谢祭酒,名铎,号鸣治,1435年出生于太平县(今温岭市)大溪桃夏,明朝天顺八年进士。谢铎,大溪人的骄傲,他官至明代国子监祭酒。因而祖祖辈辈的大溪人都习惯尊称他为谢祭酒。谢铎故事在台州各地众说纷纭,温岭、黄岩的乡村,更是家喻户晓。因为谢铎在朝做官时十分清正,且诗才横溢,好与权贵作斗争,得到百姓的拥护和爱戴。如传说中的藏头诗《真老乌龟》“真正君子,老老贤人,乌纱……[详细] |
六份五兽是流行在城北街道六份村一带的一种民间灯舞,它由“麒麟”、“白象”、“独角兽”、“老虎”、“狮子”五种兽灯和两组牌灯及打击乐队组成。一般在春节元宵及重大节庆活动期间举行。六份五兽的造型特别,个体形状大,每一只兽灯身长180厘米——200厘米,而且每一只兽灯都需要两个人来舞。表演的套路是由固定程式和即兴发挥相结合,以走灯、蹦灯、转灯、窜跳、索油索等套路进行。伴奏打击乐曲牌以二唤、龙狮锣鼓为主。……[详细] |
打镴壶,即指以锡为材料,经熔化、浇板、裁剪、敲打、接缝、抛光等一系列工序,手工制作茶壶、酒壶、尿壶、暖锅、汤婆子及蜡台等镴制器皿的传统手工技艺,主要分布于新河等各大集镇。打镴壶历史悠久,在婚嫁、祭祀等民俗活动中,少不了使用蜡台、酒壶等镴器。上世纪六十年代开始,随着铝制品、塑料制品和不锈钢制品的面市,镴器逐渐淡出,打镴行业及其制作技艺随之萎缩并接近消失。各种镴壶的制作流程大致相同:一是熔解或合金。用……[详细] |
提线木偶戏,即用木偶来表演的戏剧。木偶,古代叫傀儡。表演时,艺人手提木偶,边操作边念唱,通过对每个木偶24条以上线的“挑”、“勾”、“甩”来表现木偶的各种动作和形态。提线木偶戏是一门高度综合的表演艺术,不仅含舞狮、杂耍、武打等技巧,还包含戏剧音乐、曲牌、唱腔、念白等。尤以“双人舞狮”、“耍杂”等的表演难度较高。温岭的提线木偶戏主要以表现传统古装神话剧为主,唱腔以乱弹、婺剧为主,以后逐步改为越剧。解……[详细] |
温岭“洞房经”是存在于温岭各地的传统习俗。唱“洞房经”是我国东南地区具有典型特征的婚俗文化现象,它与古吴越和百越文化有着深刻的渊源关系。“洞房经”包括“念傧相”和唱“洞房经”两个部分。整个婚礼仪式都伴随着唱歌这一特定的形式,“唱”与“对唱”贯穿整个婚礼的始终,往往全由男性来完成。在婚礼的初始阶段,有称为“念傧相”的仪式,这种仪式由司仪边唱着仪式歌边进行;而唱“洞房经”则在之后的吃“洞房菜”和闹洞房……[详细] |
活字印刷是指流传于温峤镇上保村陈佩德家的手工印刷工艺。十一世纪中叶,北宋的毕昇以泥为材料制成字模,发明了活字印刷。从此,活字印刷术一直传承了上千年,所用的字模由泥模改为木模,再由木模改成后来的铅字,印刷操作也由手工操作改为机械印刷。温峤镇上保村陈佩德、陈飞父子的活字印刷,从排版到印刷直至装订等工序,基本保留最原始的手工操作法,只不过大量的字模采用了铅字,少数冷僻字仍用木字模或橡胶字模。陈氏一家的活……[详细] |
舞九狮是松门镇远景村传统的灯舞项目,由近三十人组合,类似舞龙。所谓九狮,即一头母狮和八只小狮子,外加一头麒麟、一个棒球、两个排灯、两盏大红灯和一支锣鼓队。舞九狮的伴奏系民间打击乐,以狮子锣鼓为主。据老辈人说,远景舞九狮是上世纪初传入的,主要是在庙会中舞,解放初土改时尤盛,《温岭县志》亦有记载。舞九狮表演前,先是麒麟嘴喷火焰绕场,以开路、驱散人群和扩大场地。麒麟所喷火焰是用 和木炭粉以一定比例加细铜……[详细] |
戥(deng)秤,一种小型杆秤,是古时专门用来称量金、银、贵重药材和香料的精密衡器,堪称我国古代度量衡器中的奇葩。最早的戥秤产生于宋代,至明、清两代,戥秤制作技艺达到高峰。清末民国初期,由于政局动荡,戥秤制作由盛而衰。后因废除16两制以及现代计量工具的面世,戥秤从此退出历史舞台。泽国戥秤制作行业因商贸发展而产生,至今已有300多年历史,主要分布在泽国老街区。上世纪四五十年代初,在全国各地戥秤行业都……[详细] |
章氏骨伤科始创于清道光三年(1823),至今已180余年。传承七代,在正骨手法、中药内服外敷、杉树皮固定治疗风湿痹痛、骨折筋伤等骨伤疾病独树一帜,形成理论体系,成为骨伤科的一大流派之一。清道光初年,章正传得云游武僧传授伤科,以外疗为主。清道光末年,其子章如奎,在黄岩开设保春堂伤科。至第三代传人章玉堂,总结出一套内外兼治的理、法、方、药,以中草药和祖传的指法点穴相结合治疗软组织损伤,对创伤病人,用儿……[详细] |
石桥头米塑是指分布在石桥头镇,用米糕捏制各种动物(俗称糕人糕马)的手工技艺。石桥头米塑的具体作品有:麒麟、狮子、独角兽、白象、老虎、狮子吼、犀牛、獭豺和十二生肖中全部动物造型。石桥头米塑历史悠久,在当地民俗活动中,米塑糕人糕马有祈求吉祥之寓意。同时又是供人观赏的手工艺品。按传统习俗,石桥头镇每年元宵都要举行三夜的迎灯活动,迎灯期间,每个自然村都要有祭品摆设,其中米塑糕人糕马是必不可少的祭品。另外,……[详细] |
八蛮舞是流传在石桥头镇的一种民间灯舞,俗称“滚八蛮”。八蛮即八兽:麒麟、狮子、老虎、独角兽、赖豺、白象、犀牛和狮子吼。石桥头街元宵迎灯历史久远,民间灯舞“滚八蛮”是当地元宵灯会的重要内容之一,一直流传至公社化时期。文革期间“滚八蛮”被禁止,直至20世纪80年代,才得以恢复。2005年开始,石桥八蛮舞经常被邀请参与周边乡村的庙会游乡踩街等民俗活动。八蛮舞的表演形式是以八兽灯为主,外加猴子、白鹤、八角……[详细] |
温岭石雕是指分布于温岭,以花岗岩、青石为主要材料,以仿古建筑和大型建筑为主要内容的一种传统民间手工技艺。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温岭石雕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具有浓郁的温岭人文特征和时代精神。据《温岭县志》载温岭石矿开采约有1500多年的历史,石雕艺术早在宋代就已兴起,明嘉靖年间为鼎盛时期。民谣传颂:“黄岩蜜橘天台钟,太平石工雁荡松”,说的就是当时温岭石雕的盛况。今存还有南宋名臣王居安墓前的石虎、……[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