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江苏省民俗文化

江苏省民俗文化介绍第6页

  《秦南青狮舞》秦南青狮舞,第四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传统舞蹈类项目。青狮舞以其狮毛青色而得名。青狮狮头夸张,狮身长而扁,属岭南派狮舞风格。青狮舞来自民间,舞姿乡土味浓厚,可在地上、桌上、椅子上、凳子上做动作,有跑圆场、板凳倒立、麻雀跳、乌鸦展翅、金鸡啄米、窜桌跳、托举、抱月、打呼、0 毛、蹿步跳等20多个表演套路。舞龙舞狮可以追溯到远古时代,在古老的图腾里,除了日月山川,就是龙凤虎麟和……[详细]
  利民木兰龙舞,盐城市第四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传统舞蹈类项目。利民龙舞由大丰大中镇老一代民间艺人迮锦香传承,并于上个世纪80年代将龙舞技艺传给了周井江,2005年以前,龙舞队采用的都是迮老先生传授的108套中常用套路,2005年8月,周井江接受南师大林教授一个星期的舞龙专业培训,系统学习规范动作23套和自选套路,木兰龙舞有了新发展。2005年4月,大中镇政府为迎接盐城市首届龙舞大赛专门……[详细]
  江淮口哨,第四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传统音乐类项目。口哨就是指用口的作用通过双唇、舌头和气流,就能发出“箫”一样的声音。其方法是:双唇合拢,中间留一空,借助于人的唇、舌的作用使气流通过而发出声音。中国口哨最早发源在汉末,一直到现在,口哨的音乐活动一直没有间断过。2008年,是中国口哨艺术事业发展的重要里程碑。这年4月,中国口哨协会在北京正式成立,由此全面开启口哨艺术事业新的发展历程。目……[详细]
  《施维贤筑圩传说》施维贤筑圩传说,第四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民间文学类项目。相传清代同治五年(公元1866年)夏季,苏北里下河一带发大水,平地水深丈余,漫过屋顶,淹死人畜无数,倒塌房屋若干,到处哀声四起,十室九空。盐城施家坝董事施维贤目睹此状,发奋治水。当地以南有一段殷家圩,圩内居民由于有圩堤保护,损失较小,施维贤决心仿效造圩。同治六年春,他组织二千多人,自筹经费,准备木材、土石料堆圩……[详细]
  斗龙港的传说,盐城市第四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民间文学类项目。项目简介:斗龙港,又名龙开河、牛湾河。原上游在五十里河,向东经新丰、龙王庙、下明闸入海,全长60公里。1965年整治。整治后的斗龙港,西从郊区的孙同庄起,经串场河、方强、三龙、斗龙港闸入海,全长78.2公里,流域面积4428平方公里,是里下河地区排水入海的天然干河。从白驹向东,一条海河逶迤三十里,直至西团,人们习惯上便称此河……[详细]
  射河传说,盐城市第四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民间文学类项目。很久很久以前,我们这个地方经常干旱,河流干涸,百姓苦不堪言。一天,一只神(母)羊带两只子羊用角开挖河流,为民造福。谁知动了东海龙王的龙脉,东海龙王调动虾兵蟹将与羊交战。两只子羊掩护母羊开河,母羊不放心子羊,不时掉头观看,所以每掉头一次,就有一个弯子,故河流就形成九曲十八弯。后来人们为了纪念这三只神羊,就把这条河流称为“神羊河”。……[详细]
  《里下河渔民婚俗礼仪》里下河渔民婚俗礼仪,第三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民俗类项目。里下河渔民婚俗礼仪以其腹地“锅底洼”的北龙港街道和大纵湖镇为代表,两地在远古时代就是水多、河多、芦荡多,广泛的水域和丰富的水产资源给渔民提供了一个生产生活的大环境。独特的渔家婚俗便是他们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渔民们由于长期在水上劳作,所以渔民的婚俗又区别于陆地上的婚俗,陆上嫁娶用轿,渔民婚嫁用船,船是渔民的……[详细]
  《盐城新兴场膏药(徐氏膏药)》盐城新兴场膏药(徐氏膏药),第四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传统医药类项目。在2009年获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荣誉后,“徐乙东膏药”的后人并没有躺在功劳簿上,没有停止前进的步伐。在遵循古法的同时不断的创新进步。徐氏后人在现“掌门人”徐柳禾的带领下,将“徐乙东膏药”的功效由以前单纯的治疗跌打损伤骨伤,向着骨伤的全科发展,对腰椎间盘病变,肩周炎,网球肘,类风湿等骨……[详细]
  步凤麦酒制作技艺,盐城市第三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传统技艺类项目。非遗故事|大麦冲子,悠香绵千年盐城市步凤纯粮酿酒厂创办于1992年,地处盐城经济技术开发区步凤镇庆元村境内。企业占地面积1.3余万平方米,建筑面积5000余平方米,总资产600多万元,主导产品为纯粮酿制的步凤大麦酒。步凤纯粮酿酒厂的创办人柏海先生,系盐城柏氏高祖的第18代后裔,其传承延续近千年的步凤麦酒制作技艺,并聘请民……[详细]
  硕集姜氏卜页制作技艺,盐城市第三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传统技艺类项目。硕集姜氏卜页是姜家老祖宗姜茂田创办了“天相馆”豆腐坊,遗传下来的用传统制作工艺做出来的卜页。据祖辈们讲,1300多年前,秦王李世民有一次在战场上负伤后,避之硕集马躲寺疗养,寺中住持以“硕集卜页”相供,李世民吃后赞不绝口,登基后,将硕集卜页钦定为皇室贡品。乾隆皇帝在品尝硕集卜页后,亦大为赞叹,赐名为“千层百玉板”,也将……[详细]
  益林酱油制作技艺,盐城市第三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传统技艺类项目。酱油起源于中国,是一种古老的调味品,迄今已有1800多年的历史了。益林酱油制作技艺,是制作酱油的一种传统的民间制作酱油的技术。1956年,社会主义商业改造,将当时六个酱园店(汇源酱园、复荣昌久霞、汤仁昌、久成、单炳记和李新记)进行公私合营为益林酱醋厂。1966年转为地方国营益林酱醋厂,生产益林牌红、白酱油,产品主要销售于……[详细]
  《大纵湖醉蟹制作技艺》大纵湖醉蟹制作技艺,第三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传统技艺类项目。​​大纵湖醉蟹原产于大纵湖畔北宋庄(现为大纵湖镇政府所在地),醉蟹的产销距今已有300年历史,长期以来,名闻遐迩,誉满东南亚,久享盛誉而不衰。“醉香飘四海,筵宴一佳肴”。大纵湖醉蟹历久弥新,赢得市场赞誉。大纵湖醉蟹,选用大纵湖湖区出产的膘肥体壮的淡水活湖蟹,经过21道工序,选用优……[详细]
  盐城风鹅制作技艺盐城风鹅制作技艺,第三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传统技艺类项目。​​​盐城风鹅(腊香鹅)是盐城地区的地方特产,历史悠久。相传明清年代,盐阜一带的广大农村,在寒冬腊月,农民将自家饲养的鸡鸭鹅宰杀,取出内脏,填入五香、八角、椒盐等香料,用绳捆扎,放在蔽阴通风处,自然风干,每逢过年过节或招待亲朋好友时取出蒸煮食用。其肉香醇鲜美,是人们最喜爱的美……[详细]
  草堰木刻,盐城市第三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传统美术类项目。历史渊源木刻艺术相传已久,表现的形式主要是以人物图像为主,也有表现动物的图案。大丰草堰刘鸿宾木刻主要是以人物肖像为主,经多年精心研习,成功创作木刻水浒108将人物像。刘鸿宾的手工木刻起源,首先是《水浒》108将人物造型,按照书中人物的特色、服装、表情、道具细化到位,画出轮廓、反复论证。开始有些失笔失刀现象,多年的耐心琢磨,寻找合……[详细]
  《淮海戏(南派)》南派淮海戏,第三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传统戏剧类项目。南派淮海戏是响水县淮海剧团在根植于传统淮海戏的基础上,对道白、唱腔、剧目等方面全面创新,形成别具一格的体系,被专家和戏迷公认为不同于传统淮海戏的一大流派。响水县地跨海州圩里圩外,淮海戏清代就在这里流传,建国后1958年以原新滩盐场职工淮海剧团为班底,成立了滨海县淮海剧团,1966年划为响水县淮海剧团,现南派淮海戏除……[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