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江苏省民俗文化

江苏省民俗文化介绍第4页

  扬州工艺花制作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在民间植根尤深。发展至清代,扬州工艺花艺人在传统技艺基础上,对材料和工艺的运用大胆创新,形成了独树一帜的扬州通草花制作技艺。这无疑是扬州乃至中国工艺花制作史上的一次重要突破。扬州通草花是以通草为原料,经漂白、裱草片、染色、捏瓣、做叶子、传干子、栽盆、装镜框(挂屏产品)、整理等多道工艺流程制作而成的一种特色工艺品。通草花的制作工艺十分繁难,从花瓣、花叶到花茎、花盆无……[详细]
  扬州绒花,亦称宫花、喜花,是一种雅俗共赏的民间艺术品。它历史悠久,早在唐代就已进入宫廷,千百年来作为南方绒花的杰出代表,占据着中国制花业的半壁江山;它在民间根植尤深,自古“扬人无贵贱,皆戴花”,其制品数量之大,从业艺人之多,是其他工艺品种所无法比拟的;它艳丽多姿,却艳而不俗,优美动人,却美而不娇,被世人被之为工艺品中的“小家碧玉”。扬州绒花工艺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重要的阶段。早先的绒花是在做成花型的……[详细]
  传统金银饰品工艺是中华文明史上古老而精美的手工技艺。江都传统金银饰品工艺起源于两汉,兴盛于隋唐,辉煌于明清,发展于上世纪七十年代。纵观历史,江都和扬州一脉相承、同一渊源,因此江都传统金银饰品工艺源远流长。《国宝大观》记载:“江苏邗江(时为江都)东汉广陵王刘荆墓出土有‘广陵王玺’金印和十余件制作非常精细的小金饰件。从这些出土品中可以看出当时诸如锤揲、掐丝、累丝、炸珠、焊接、镶嵌等金细工工艺已经十分成……[详细]
  平绣(扬州刺绣)扬州刺绣源于汉,兴于唐,精于宋,盛于明清。扬州刺绣是苏绣的一个重要流派,并以擅长水墨写意绣而自成一格,绣师们多采用名家字画为底本,将画理与绣理融于一体,灵活运用各种针法技巧,所绣作品无不表现出俊逸的笔墨神韵,达到“绣画难分”的境界。不仅如此,扬州刺绣在理解画意的基础上,充分体现刺绣针法美与丝线美的质感与特性,彰显刺绣艺术的独特性,使作品具有不同于绘画艺术的独特魅力,“不似绘画,胜似……[详细]
  江都漆画是传统绘画艺术和古老髹漆技艺完美结合而生成的一种民间美术。自古以来,漆画就流行于江都地区,自成体系,别具风格,是江都民间艺人用漆作画的一种独特的传统美术。江都漆画起源于两汉,中兴于唐宋,鼎盛于明清,发展于上世纪七十年代。江都漆画艺人自古就擅长用漆在盆桶、家俱、楹柱、墙壁上进行装饰彩绘,发展到明清时代,已形成了纯粹观赏用的屏风漆画、挂屏漆画、座屏漆画和大型漆壁画等。《江都县续志·物产考》中记……[详细]
  傩舞(跳娘娘)是一种宗教祭祀性舞蹈,出自古巫、古傩这个渊源,明末清初,它出现在“香火会”中,成为人们设坛请神、祈福消灾时的必跳之舞。“跳娘娘”者手持花香鼓,“舞不离鼓,鼓不离手”,所以亦称“花香鼓舞”。它虽具有傩舞性质,但不带面具,不扮鬼脸,不演鬼戏,不呈凶恶状,而是衣着艳丽、舞姿妩媚、韵律优雅,自始至终给人以美感。“跳娘娘”为男扮女装独舞,身着凤冠、霞帔、百褶裙,裙边挂满了小铃铛,在简单的打击乐……[详细]
  中医诊疗法扩展(扬州传统修脚术),亦称足医,俗称扦脚,广义还包括刮脚、捏脚,是指修脚师通过望、问、触、摸,使用专用刀具,运用修脚技术,辅以适当中药材,对脚部进行修治的一种医疗技术。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技艺类项目。“足为人之根”,人走路长久,极易生足病,如不及时修治,则有损健康。早在殷商时代,甲骨文里已有“病足”的记载,商末周文王患趾甲病,被“冶公”用方扁铲治好。明清时期,出现专职“修脚人……[详细]
  苏绣(扬州刺绣),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传统美术类项目。源于汉,兴于唐,精于宋,盛于明清,位于江苏省中部,故有“广陵女子善绣”之说。扬州刺绣包括设计绣稿、上绷配线、刺绣、装裱等诸多工序。刺绣底本的形成,是对原画作必要的修改,重新绘出适应刺绣特点的画稿,指导绣师读懂画作。绣制针法多种多样,有齐针、散套针、旋针、接针、滚针、游针等数十种。选择针法时多有讲究,起针落针,“平、匀、齐、密……[详细]
  金银细工制作技艺(江都金银细工制作技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技艺类项目。江都金银细工制作技艺起源于两汉,兴盛于隋唐,辉煌于明清,发展于20世纪70年代。纵观历史,江都和扬州一脉相承、同一渊源,因此江都金银细工制作技艺源远流长。《国宝大观》记载:“江苏邗江(时为江都)东汉广陵王刘荆墓出土有‘广陵王玺’金印和十余件制作非常精细的小金饰件。从这些出土品中可以看出当时诸如锤揲、掐丝、累丝、炸珠……[详细]
  木偶戏(杖头木偶戏),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传统戏剧类项目。木偶戏,古称“傀儡戏”或“窟垒子”“魁木畾子”等,是由人操弄傀儡(偶形)搬演故事的特殊戏曲形式。扬州杖头木偶戏“兴于唐、行于宋、盛于明清”;清代中叶曾一度迁徙到三泰地区,在那里留下深深的脚印,写下了浓笔重彩、光辉灿烂的一页;上世纪70年代回归故里,肩负传承保护的重任,树立起座座丰碑,谱写出更加辉煌的篇章。杖头木偶既是雕刻……[详细]
  扬州玉雕,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名录传统美术类项目。​​​​​​​扬州是我国古代和现代玉器的主要产区,琢玉工艺源远流长。据考古佐证,在江淮东部龙虬新石器时代遗址发掘的玉璜、玉玦、玉管等把扬州琢玉工艺追溯到了五千三百年以前。随着扬州历史上三度繁荣,百业兴盛,扬州琢玉工艺出现了汉、唐、清三次高峰。特别是清代中……[详细]
  打春牛,第五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民俗类项目。鞭春牛,起源较早,后来一直保存下来,但改在春天,盛行于唐、宋两代,为民俗文化的重要内容。随着执礼官的声音,古代县官带着乡民围绕春牛,执鞭打牛,提醒人们春耕即将开始,莫误农时。台下观众纷纷较好,礼毕之后,台上演员们把春牛肚子里的阜宁大糕等谷物、糖果、糕点分散给台下观众,祈福大家来年步步登高,都有一个好生活。……[详细]
  豆轶坊蒲包茶干制作技艺,第五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传统技艺类项目。始于清穆宗同治八年(1869年)始祖赵太源,距今已有150多年历史。产品经过浸、磨、煮、滤、浇、榨等二十二道严格的传统工序精制而成,不添加任何防腐剂、食素,以其色泽鲜美、柔嫩细腻、回味悠长、配方独特、堪称豆品一绝。……[详细]
  里下河糖塑(阜宁糖画),第五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传统技艺类项目。糖画最早起源于400多年前。以糖为材料来进行造型。所用工具一勺一铲,糖料一般是红白糖加上少许饴糖放在炉子上用文火熬制,熬到可以牵丝时即可用来浇铸造型了。由艺人用小汤勺舀起糖汁,在石板上飞快地回浇铸画出造型,随即用小铲刀将糖画铲起粘上竹签,稍后凝结即成。受南北文化冲击影响,在这里形成了地区性风格作品,清澈透明、形象逼真、色……[详细]
  马群棕编,第五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传统美术类项目。马群棕编起源于清末,发展于当代,是一项流行于民间,综合了草编、竹编等编织技巧,经撕、缠、拉、绕、编扣、打结、收边等手法进行操作,颇具地域特色的传统手工艺。主要通过截取初长成而尚未展开的棕榈嫩叶经蒸煮、脱水处理得到原材料,编织成青蛙、蜻蜓等动物。……[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