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上海市民俗文化

上海市民俗文化介绍第8页

  舞龙,是我国传统体育项目之一,在浦东地区又俗称“绕龙灯”。舞龙起源于我国稻作文化地区的传统舞蹈,现在舞龙文化已经遍及中国各地,而且随着华人移民传播到世界各地,成为中华文化的一个标志。每逢喜庆节日,尤其是在元宵节期间,很多地方都有舞龙的习俗。舞龙时,龙跟着绣球做各种动作,或腾跃,或滚动,或盘起,或穿插,不断地展示扭、挥、仰、跪、跳、摇等多种姿势。明清时期,上海各地乡镇在进行各种节庆活动时都要举行各种……[详细]
  亭林腰鼓是亭林地区民间文化活动中流传下来的一种传统特色活动项目,在长期的传承和发展中,其表演形式融合了音乐、舞蹈、健身、体操、秧歌和民俗文化。亭林腰鼓源于民间,早期用于震妖驱疫,鼓动和声响驱逐妖魔和瘟疫,祈求安康;春秋战国时期,则用于鸣警、- 、鼓舞士气、传递信息等,以鼓告急,击鼓欢庆;后来逢佛事庙会年会,民众自发以歌舞载之,表达对幸福生活的美好憧憬。独具魅力的亭林腰鼓融合了安塞腰鼓的粗犷、豪迈、……[详细]
  鸭嘴狮舞(调狮子)是崇明独特的民间舞蹈。舞蹈中的狮子造型独特,嘴巴扁长,面颊朝里凹得几乎不见颧骨,两只眼球朝外突出,全身披着长毛。其舞蹈动作独特,始终是慢慢吞吞,摇摇摆摆,没有狮子那种勇猛粗犷的表演,而是着重表演了吃小孩的过程。除了一名引狮人以外,狮子的表演主要由两人合作进行。表演时,前一人手握狮腮柄,控制狮头及前半身,后一人半身前倾90度,两腿半蹲,两手平伸,手心相对,控制狮子后半身。表演程序大……[详细]
  吕巷小白龙舞是金山吕巷地区民间文化活动流传下来的一种集武术、舞蹈、民族鼓乐、民族文化等为一体的传统特色活动项目,是当地传统节庆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由民间自发形成的,是人民群众祈求风调雨顺、为保一方平安而展示的一种民间舞蹈。明清两代宗教盛行,原干巷地区(现吕巷镇)寺庙众多,每逢佛事庙会,民众以歌舞炫示。在频繁的庙会活动中,带动了民间小白龙舞活动的发展。舞龙活动所舞之龙原为草龙,但吕巷小白龙以白绸……[详细]
  传统舞蹈鲤鱼跳龙门,是以清嘉庆年间形成的闵行本地鲤鱼灯习俗以及传统舞龙为基础,融入安徽制灯风格和苏北舞草龙技艺而形成的群体舞蹈。它的表演内容富有情节性,主题鲜明;鱼龙两队对舞富有竞技性,生动有趣;鲤鱼跳龙门场面热烈,观众互动,适合于广场表演;曾盛行于闵行元宵灯会、端午庙会等民族节庆及庆典场合,并流传于周边地区。鲤鱼跳龙门以鲤鱼灯和龙灯为道具,以鲤鱼跳龙门故事情节为内容。场面热烈,舞姿粗犷,主题鲜明……[详细]
  花篮灯舞是流传于浦东地区的一种民间舞蹈,起源自二百多年前的道教祭祀仪式,属道场法事《九幽灯》中《穿灯》一节,后流传到民间的道场法事中,并逐渐演变成一种观赏性较强的舞蹈民俗活动。花篮灯舞的基本步法以戏曲旦步为主,可分碎步、圆场步和花梆步等。基本要求是上身平稳,两膝并拢,步子小而快,两脚开步时都是脚跟先着地,脚掌慢着地,在前脚尖还未着地时,后脚尖就接着向前起步。随着舞曲的速度由慢转快,步伐必须轻快活泼……[详细]
  打莲湘是民间流传已久的一种原生态文艺,亦称“霸王鞭”、“打花棍”、“浑身响”等,常由一人或多人手执“莲湘棒”配乐而舞,其历史可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一种竹筒或鞭状乐器“相”。现今作为一种文艺表现样式主要盛行于遍布于上海城乡。金山廊下打莲湘主要在当地民间的祭祀活动中进行表演。“老爷出会”时跟在后面,边走边打,其目的多为驱邪、撵鬼、祭奠神灵,祈求五谷丰登、岁岁平安等。廊下打莲湘的动作轻快、明朗,节奏感强,……[详细]
  梵呗就是和尚念经的声音。中国梵呗是中国佛教音乐的原声,源于属于印度五明之一的声明。中国汉语佛曲的发展,是由三国陈思王曹植的鱼山梵呗开始的(唐密和显教)。上海玉佛禅寺建于1882年寺,一百多年来寺内一直重视推广与传承传统佛教梵呗艺术,使这门独特的佛教仪轨与艺术相结合,并逐渐形成玉佛寺特有的风格,广受教内外的好评,其中1952年上海佛教界在寺内启建“祝愿世界和平法会”影响较大,从而使玉佛寺的梵呗获得来……[详细]
  杨浦工人大锣鼓在苏北锣鼓的基础上,吸纳了东北锣鼓、西北锣鼓、广东锣鼓、潮州锣鼓、部分戏曲锣鼓和安徽凤阳锣鼓等各流派的演奏元素,以“鼓大”(鼓面直径大于1米,最大可达2米多)、“人多”、“流动”(在卡车上边行驶边敲打)为特色,是杨浦作为上海老工业区的时代产物,也是南北传统锣鼓艺术的综合和汇聚。作为中国近代工业的发源地,杨浦区工业发展迅速,吸引各地农民闻风而来,成为产业工人最为集中的地区。这些工人大多……[详细]
  浦东山歌,流行于上海浦东地区,以东乡小山歌为主体,以及各类相关小调所组成。随着唐代的古捍海塘、钦公塘至如今的航头、新场、惠南、老港、芦潮港沿线,成了《筑塘号子》、《盐民山歌》等劳动号子的流传区;原盐衙下沙、新场及老县城南汇、川沙及人口集中的街镇,成为“小调”传播区;老张江等广大农耕区域成为《踏车山歌》、《莳秧山歌》等“小山歌”的传承地;靠近老港、书院沿海一带,因受都市文化的远程辐射而成为哭嫁、哭丧……[详细]
  海派锣鼓,是上海本地传统锣鼓与北方的威风锣鼓、太原锣鼓、绛州锣鼓等锣鼓流派融合的一种锣鼓乐种。锣鼓乐在上海民间曾经用途广泛,无论婚丧喜庆、节日庙会,还是民间舞蹈,游艺杂耍,无不采用打击乐器来烘托气氛,用以表达人们的欢乐心情。上海的锣鼓乐有明清时期流行于江南的十番锣鼓和京昆戏曲锣鼓,它与苏南十番锣鼓应属同宗,但在曲目、乐曲的结构、演奏风格及音乐格调等方面都有其自己的特点。这是十番锣鼓在流传过程中所发……[详细]
  “崇明吹打乐”又称为“敲十番”、“吹鼓手”、“做道场”,是流传在上海市崇明县和江苏省启东市、海门市沙地方言区域的一个古老乐种,有五百多年历史。明初,“十番”、“吹鼓”传入崇明,并代代相传。“崇明吹打乐”有八十多首曲目,又有“单曲”和“套曲”之分,单曲一般由清锣鼓开始接吹奏曲再转锣鼓结束;套曲一般用锣鼓连接三到五首曲子来演奏。一个吹打班的人数一般为六到十六人,演奏姿势分“坐奏”、“立奏”、“行奏”。……[详细]
  浙派古筝艺术广泛流行于我国的江浙地区,即长江以南的江苏南部、上海和浙江地区。唐宋年间,筝已由中原传至浙江杭州地区。明清以后,古筝被保留在“杭州滩簧”的伴奏和“杭邦丝竹”的合奏中。随着浙派古筝传人王巽之先生进入上海后,浙派古筝的发展中心由杭州转移到上海。他在杭帮丝竹乐和杭滩的五首曲谱的基础上,将江浙沪地区的部分丝竹乐,民间乐曲及弦索十三套的曲目逐一整理、打谱为古筝独奏曲,并于1961年9月完成了《浙……[详细]
  萧泾寺为上海宝山地区的著名佛教寺院,据史志记载,建于南宋乾道年间,毁于明永乐二年。相传该寺属长江沿线七十二寺庙之首,庙舍五千零四十八间,现遗存的直径近米的柱石足以证明当时庙宇之宏大。据传,在明初皇位相争中,朱元璋长孙朱允炆(建文帝)败逃后曾入寺避难,其叔朱棣(永乐帝)愤而将寺焚毁。后人重建的寺舍仍达二百余平方米,大殿和偏殿直至1992年才被拆除。当地流传关于萧泾寺的传说达二十余则。关于萧泾寺的传说……[详细]
  绕口令是我国一种传统的语言游戏,又称“急口令”、“吃口令”、“拗口令”。由于它是将若干双声、叠词词汇或发音相同、相近的语、词有意集中在一起,组成简单、有趣的语韵,要求快速念出,所以读起来使人感到节奏感强,妙趣横生。上海方言绕口令融入了丰富的生活场景,注重声韵配合,语言诙谐有趣,带有强烈的地方风格。其传承发展建立在真实丰富的民众生活基础上,包含了民间童谣中的绕口令和经民间艺人改编表演的方言绕口令作品……[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