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上海市民俗文化

上海市民俗文化介绍第4页

  上海老饭店于1875(清光绪元年)开业,原设于旧校场路,1965年迁至福佑路老城隍庙西侧。老饭店由川沙人张焕英创办,原名“荣顺馆”,因字号老牌故市民又称其为“老荣顺”。迁址时,改名为“上海老饭店”,以经营上海本地风味菜为特色。老饭店是上海本帮菜的发祥地,故有“品味源头上海菜,驻足百年老饭店”之美誉,供应的本帮特色菜肴,在新老同业中堪称翘楚。该店十分讲究菜肴特色,进料强调鲜活,取料注重精细。非鲜不取……[详细]
  黄酒是我国最古老的发酵酒,它与葡萄酒、啤酒并称“世界三大古酒”。黄酒一般只含15%的酒精度,相当白酒的四分之一,具有香气浓郁、酒体甘醇、风味独特、营养丰富等特点,是人们所喜爱的一种低度酒,含有7种人体必需而体内不能自行合成的氨基酸,适量常饮,可增进食欲,解除疲劳。黄酒也可以用作烹饪调味,它能解除腥味增加香气,使菜肴更为鲜美。黄酒还可以用作药引,黄酒泡药,能使药性入于酒内而增强疗效,起到舒筋活血、养……[详细]
  清真菜是中国信仰伊斯兰教民族饮食菜肴的统称,穆斯林称伊斯兰教为清真教,称其饮食菜肴为清真菜。清真菜所用肉类原料以牛、羊、鸡、鸭为主,其烹调方法早先以炮、烤、涮为主,后来大量吸收汉族风味菜点的烹调技法,如涮羊肉就采用汉族涮锅子的方法,成为北方清真菜的代表菜。早期传入我国的清真菜,主要是由阿拉伯人和后来逐渐形成的回族人经营。清真菜有三种形式,即:清真寺院菜(教席菜)、小型商业菜和民间家庭菜。一心斋清真……[详细]
  古代家具是中国传统工艺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中国古代家具以木材制作为主,现在传世的多为明清两代所作。上海博物馆古代家具修复的师傅可以追朔到陆产良先生。他经营红木小件,为古玩商和收藏家制作、配制红木底座、匣盒,兼及古旧家具的修配,手艺精湛,在行内享有盛誉。之后有他的儿子陆兴兴,擅长红木小件制作,所配的文物底座结构合理、造型流畅。同时还有林富生,善于大件(红木家具)制作,手艺高超,特别擅长根据工艺需要……[详细]
  古籍修复技艺在中国历史上源远流长。最早在春秋战国时期,绢帛上即有修改挖补的痕迹。这是最早的古籍修复技艺的雏形。北巍《齐民要术》中,已出现对古籍字画修复的文字记载。唐代,随着书画分离,形成了各自的装帧形式,古籍修复随之成为一门独立的技术。宋代印刷术的发展进入高速期,古籍修复技艺也变得更加成熟。晚清至民国,由于中国地域广阔,自然地理条件与人文环境的差异,全国形成沪派、苏派、扬派、京派、蜀派、徽派、岭南……[详细]
  珂罗版是英文名collotype的音译,珂罗版印刷又称玻璃板印刷,它是照相平版印刷工艺的一种,它是一种舶来的印刷技术,距今已有150年的历史。珂罗版印刷是光绪初年通过上海土山湾印书馆传入中国。直到十九世纪末20世纪初,此项技术在上海、北京等地的印刷行业中才陆续引进并应用。清末及民国时期在上海珂罗版印刷方面具有代表性的有正书局、商务印书馆、文明书局碧梧山庄、神州光社等。引进后的珂罗版印刷是以工业化的……[详细]
  蜡笺,亦作“蜡牋”,始创于唐代,鼎盛于清朝,是一种曾被用于书写圣旨的手工纸笺。乾隆时又大量绘制冰梅纹以为装饰,名“梅花玉版牋”,其他有“描金云龙五色蜡笺”、“描金云龙彩蜡笺”,以及绘有花鸟、折枝花卉、吉祥图案等五色蜡笺。此外尚有洒金银五色蜡笺,在彩色蜡纸上现出金鈤箔的光彩,多为宫廷殿堂写宜春帖子诗词、供补壁用。书画古法蜡笺技艺的要点,是采用优质宣纸为胚,经过天然植物、矿物染色,拖粉、加蜡、砑光、再……[详细]
  江南园林营造技艺是建筑工匠在长期实践中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具有严格形制的园林古典建筑施工技艺,包括了古建筑木作、泥瓦作、漆作、假山作等多个工种。江南园林古典建筑有许多典型特点,它是以木构架为主要结构方式,承重结构与围护结构分开,建筑物的重量全由木构架承托,墙壁只起围护和分隔空间的作用,便于适应不同的气候条件,同时有较高的抗震性能;其次有着独特的单体造型,单体建筑的平面形式多为长方形、正方形、六角形、……[详细]
  玫瑰花栽培技艺,是从清晚期至今承继有序,主要在江南一带流传的玫瑰花栽种、培育技艺。其包括选地整地、土壤改良、品种筛选、田间管理、修枝剪叶、花期调控、整治虫害等一整套经验心得之总结。玫瑰花栽培在中国分可分为四大时期:唐宋兴起期、明清全盛期、西风东渐期、本土反拨期。玫瑰在中国的栽培历史悠久。民国时期,上海人对玫瑰的深厚感情却一直没有改变,玫瑰乳腐、玫瑰露酒这些中华传统美食也一直滋养着上海人的脾胃。崇明……[详细]
  中国鸟笼制作技艺有“北圆南方”之说,是指以京津冀地区为代表的北派圆形鸟笼,和以长三角地区为代表南派方型鸟笼的北、南两派技艺传承,上海的绣眼笼制作源远流长、工艺精湛,曾执南笼制作之牛耳。南派鸟笼制作技艺源于苏州、常州为代表的江南地区,但上世纪三十年代上海的钱凤林、张根宝是目前有据可查的,确立南笼下方上收,与传统官印形态相仿构架设计规制的元勋。根据鸟笼制作工艺的不同,可划分为南派鸟笼和北派鸟笼。北笼较……[详细]
  干肉制品加工技艺,起源于上世纪10年代,由粤籍商人陈光发首创,至今已有110年,历经六代传人。干肉制品加工技艺,以粤式食品加工工艺为基础,通过不断深化和改进,充分融入本帮饮食文化特点,逐步形成特色鲜明的本帮肉干品的加工工艺,深受广大消费者的欢迎和喜爱。陈光发制作的肉干选料讲究,工艺严格按照粤式食品的传统方法制作,即使用木炭明火炒制,采用烘箱与自然风干相结合的方法收干水分,用料清淡,力求体现原料本来……[详细]
  生煎馒头简称生煎,又称生煎包子,是流行于上海、浙江,江苏及广州的一种特色传统小吃,广受国人喜爱,材料有面粉、芝麻、葱花、猪肉、肉皮冻等。生煎馒头为上海土生土长的品种,流传将近百年历史,其由来已无从考证,最初原为旧时茶楼,老虎灶兼营点心品种,直至20世纪30年代后,上海饮食业才有了生煎馒头的专业店。半发酵酱汤型生煎馒头制作技艺为上海传统生煎馒头的两大制作技法之一,其核心是面皮为半发酵面粉擀成,即是人……[详细]
  水仙花,历来是深受人们喜爱的花中珍品,在我国以崇明水仙和漳州水仙最为有名,它们同出一源,组成中国水仙两大品系。崇明水仙已有五百多年种植历史,崇明岛地理条件非常适合水仙的生长,早在明朝正德年间(1506-1521),崇明先人就开始在房前屋后种植水仙,当时并没有刻意用来观赏闻香,主要是人们割开水仙球茎,拿纱线蘸取它粘稠的汁液,使晾干后的纱线变得更硬实。上世纪三十年代初,崇明人开始系统地栽培水仙,并把它……[详细]
  酒曲,俗称酒药,被称为“酒之骨”,是酿制崇明老白酒必须使用的酒曲,蒸煮好的大米加入酒曲,从而使其糖化发酵,才能酿制成崇明老白酒。酒曲制作在崇明已有七百多年历史,据口头传承,最早的酒曲是用单一的马鞭草(俗称酒药草)制作而成,并将南瓜花作为酒药糖化发酵的助剂,因为马鞭草和南瓜花中含有较多的淀粉酶,有利于淀粉起到糖化作用。因为崇明岛先人很早就掌握了酒药的制作技艺,所以崇明民间素来有家家自酿米酒的习俗,明……[详细]
  花格榫卯技艺有数千年历史,夏、商、周三代已普遍用于建筑中的门窗、长廊。历代工匠在传承中摸索创新,形成了各种风格,祖籍南通的陈标集前人智慧之大成,将花格榫卯技艺运用于工艺品制作。工艺上选小叶紫檀、黄花梨和老红木为材,以微型的锯、刨、凿、刀为工具,纯手工打造,以充分使用榫卯技法和广采博取多种专业技能为基础,融入绘画、雕刻等艺术手段,作品精细极致,由成千上万厚度仅0.15cm的小木片拼出人字格、万字格、……[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