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湖南省 > 怀化市 > 新晃县民俗文化

新晃县十大民俗文化

侗族傩戏咚咚推
  “咚咚推”流行于湖南省新晃侗族自治县贡溪乡四路村天井寨,因演出时在“咚咚”(鼓声)、“推”(一种中间有凸出的小锣声)的锣鼓声中跳跃进行,“咚咚推”由此而得名。“咚咚推”起源难以查考,天井寨最早的居民为龙姓侗族人,明永乐十七年(1419)从本省靖州迁来。龙姓人说:“‘咚咚推’头在靖州,尾在天井。”依此推论,这种傩戏,很有可能是明代由靖州传来的。天井寨旧时有盘古庙、飞山庙各一座,春节期间每庙一年,轮流祭祀,祭祀时必演“咚咚推”。每逢天灾或瘟疫时,也要演唱“咚咚推”。“咚咚推”有简单情节的舞蹈,一部分是具有戏剧雏形的傩戏。所有的演唱全部用侗语。它的剧目有反映本民族生活的《跳土地》、《癞子偷牛》、《老汉推车》等;也有《关公捉貂蝉》、《古城会》等以关公为主角的三国戏。“咚咚推”的音乐多由当地山歌、民歌……[详细]
2、赶坳
赶坳
  新晃侗族的传统民俗。每年古历的“三月三”、“四月八”、“六月六”,是传统的盛大的赶坳节日。全县著名的有丫杈坳、磨寨坳、天堂坳、禾梨坳、两岔河坳、天雷坳等。均分布在民族聚居区域。此外,亦有县、乡、村行政出面举办坳会,地点由举办单位确定。每逢坳会期,周围数十里上百里的群众,周边友邻县乡村的人们,身着盛装,相邀而至,几千人上万人不等。坳场上除了赛歌外,有的还加上斗画眉、斗鸡等项目。坳场四周,还设有饮食,小商品等服务。因而坳场热闹非常。坳场赛歌,一般均是擂台赛与自由对唱相结合,内容广泛,只要对方同意,从古到今,无所不唱。也有规定内容,要求一首歌要四句四韵,否则扣分。擂台赛均设一、二、三等奖,有的还加设优秀奖。坳会,除参加擂台赛外,就是自愿组合对唱,有男男对唱,女女对唱,男女对唱,以上均以中年人为主,……[详细]
过尝新节
  为每年农历六月的第一个卯日。这一天,由寨里年岁大的长辈带领男女老少敲锣打鼓都到田地里摘取禾苞、黄瓜、氽豆角、茄子、南瓜等拿回家煮熟,荤菜只配上烧蹄膀和煮鱼,都是白水煮的。然后,家家户户带着最新鲜的食物来到祭坛,由寨上五位长者(意为五谷丰登)点上香、纸,其中最长者口念:“神农在上,‘五谷之尊’,‘凡民之生存地,全赖昔帝之亲尝百草之苦也’,‘保佑吾民五谷丰登’,‘除灾、除虫、年年兴旺’,‘开荒业主,古老前人’,‘诸带神圣,历宗守亲’,‘大成至圣,文武曲星’,‘开天大帝,保民求生’”等等,于是全寨老小祭坛前朝拜,仪式完毕,鸣炮、锣鼓喧天。便将举行坳会对歌、斗画眉、斗牛、斗鸡等活动。古时候,晚上还要举行草龙灯会,将“秧鸡”、“-”等除害虫之鸟织成小灯笼进行演示。……[详细]
滚烂泥田
  侗族小孩过生日要滚烂泥田。这样做,是为了从小培养孩子勇敢和意志。一个人一辈子有3个生日要滚烂泥田:一次是5岁,一次是10岁,最后一次是15岁。这里流传着这样的一句谚语:“从母亲那里学到善良,从父亲那里学到勤劳,从祖父那里学到耐性。”一生滚三次烂泥田,意思是让小孩学到善良、勤劳和耐性的好品德。一个人到了5岁,从此脱离母亲善良、温柔的怀抱,要开始跟父亲学习劳动,接受艰苦的磨练了。所以第一次滚烂泥田是由母亲把孩子领到田边,而父亲在对面接。到了10岁,由父亲把孩子领到田边,祖父在对面接小孩。如果没有祖父,便请村子里德高望重的老人代接。意思是:孩子初步养成了劳动的习惯,下一步要向祖父等老一辈更好地学习和锻炼,磨炼思想,锻炼意志,培养耐性。到了15岁,第三次滚烂泥田时,孩子则由祖父带到田边,对面田坎上没……[详细]
斗画眉
  赶雀坳、斗画眉,是新晃侗家最喜爱的一种娱乐活动。赶雀坳和赶集差不多,有隔五天一次也有每半月一次。斗雀之前,周围的树枝上都挂满罩着各色花帕的雀笼,远远望去,象一个个小灯笼挂在翠枝绿叶中。清脆的画眉叫声,此唱彼和,悠扬婉转,清脆悦耳。斗画眉时,大家都把画眉一笼笼放在场地上,每个笼相隔一二寸距离,人则围成一个大圆圈,让画眉首先练习“砍铃子”、“砍码子”。这时各个画眉扇动双翅,连砍铃、码边鸣叫,寻找相斗对象。要斗时,将两只鸟笼靠近,笼门相对,将一边笼门启开,于是两只画眉踩上竹梯,互相啄斗起来了。它们相斗的门路、花样很多,有的专打“风头”(啄对方头顶),有的会纳“合嘴”(用嘴夹住对方下巴);有的会“抓”;有的会“扯”;有的会“捆”(用嘴将对方的脚扯过来后,用爪“捆”在竹笼上;有的专于“放拐”(啄对方的……[详细]
新晃斗牛
  新晃的许多村寨,每年择期或在重要节日举行斗牛比赛(当地俗称“牛打架”)。斗牛之牛,多为专门精心饲养,不从事耕地、拉车、推磨等劳作的,斗牛赛制,先为淘汰赛,决斗时改为单循环赛,最后胜出者为年度牛王。斗牛场面十分惨烈,动人心魄,观众少则数百,多则数万。斗牛,在新晃已有上千年历史,斗牛一直就是侗族人民喜爱的传统文化娱乐活动。如今,新晃在县城东面,有了专门的斗牛场,斗牛已经从滩头河边奔入了设施完备的斗牛场,不仅成为湘黔边界斗牛爱好者的活动中心,而且成为新晃县拉动山区经济、发展旅游业的一张特色名片。比赛斗牛时,斗牛场上,成千上万的观众把内场围得严严实实,内场中央,两头牛眼红耳竖,夹尾低头,四角相架,以撞、挂、顶、抽、落头等“招式”奋力争斗,打得难分难解。直到一方战败,落荒逃走,胜利者昂头吼叫,场中立刻……[详细]
贡溪天井寨傩戏
  侗族傩戏“咚咚推”2006年被列为国务院公布的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咚咚推“流行于五溪深处万山丛中一个小小的自然村落——天井寨。天井寨位于湘黔交界的顶天山北侧,隶属于湖南省新晃侗族自治县贡溪乡四路村。这里原本是一片山野之地,明永乐17年(1419),一个名叫龙金海的侗族人由本省靖州来到这里,见有一眼长流的山泉,遂在这里定居,并将山泉开发成水井,天井寨因此而得名。所以这里龙姓村民都说:咚咚推头在靖州,尾在天井。此后,又有姚姓和杨姓侗族人陆续来到这里定居,现已发展成有43户251人的侗族山寨,其中龙姓19户99人,姚姓16户86人,杨姓11户66人。天井寨属于纯侗族地区,居民的房舍都是木结构的吊脚楼,通往寨中的是石板路,道路两旁是高高的石巷,家家户户围有石墙。居民日常用语为侗语,年轻……[详细]
  第一怪:贵客拦在寨门外贵客要进入侗寨,主人会以芦笙队迎接于寨门之外,设下重重路障,摆上拦门酒,客人喝了拦门酒,主人也就撤路障,迎客进寨。第二怪:合唱不用指挥带这是指“侗族大歌”,是侗族的一种无伴奏无指挥的多声部复调式音乐。“大歌”曲调悠扬,旋律优雅,多声部和谐独特,演唱技巧高超,“大歌”在国际上被喻为“天籁之音”。“侗族大歌”2006年被列入全国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第三怪:贵客来了待酸菜俗话说,“侗不离酸”、“无酸不成宴”。新晃侗族地区制酸技术之精、酸品种之多,早已名声在外。酸制品主要有酸鱼、酸猪肉、酸羊角菜、酸刀豆等数十种。第四怪:吃甜酒只用一只筷侗家迎客先上甜酒,只放上一支筷子,意表对人一心一意。第五怪:新娘进门悄悄来侗族允许“姑表亲”,舅家表哥对姑家表妹有迎娶优先权。通过行歌坐夜……[详细]

全部新晃县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