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陕西省 > 西安市 > 鄠邑区民俗文化

鄠邑区十大民俗文化

户县农民画
  户县是闻名中外的农民画之乡。户县农民画取材于人物、动物、花鸟等,采用白描形式,想象大胆丰富,讲究装饰性,注重色彩效果,直观生动,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乡土气息其。风格特点在于“写意”,粗犷中有细腻、浓艳中有淡雅、古朴中有技巧。创作户县农民画的广大农民作者,在丰富多彩的农村生活感召下,以满腔热情、刚健清新的笔法,将自己最为熟悉的劳动生活、风土人情和建设新貌描绘得淋漓尽致、栩栩如生,展现了中国农村生机勃勃、蒸蒸日上的动人图景。户县农民画既继承了民间剪纸、绣花的艺术传统,又吸收了当代绘画艺术的技巧,既可看到农民画场面宏大、人物纯朴憨厚、色彩明快的艺术共性,又可看到幽默、奔放、宁静、热烈等不同的艺术个性,构图朴素严谨、意境开阔深远,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被专家誉为“新时代的民间艺术之花”。户县农民画品种……[详细]
户县北乡锣鼓
  历史悠久的户县北乡锣鼓与古代的祈年、社祭、逐疫、庆丰收以及迎神报赛等古老习俗相伴生,历经数千年,一直沿袭至今,是陕西省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渭河平原是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从渭河流域发掘的陶鼓可以断定,早在四千年前,这里已经出现了鼓这一乐器。古代,鼓乐被视为华夏正音,受到历代朝廷的高度重视。周代已设专门管理鼓乐的官职,名为“鼓人”。随着渭河流域农耕文化不断发展和中国政治、文化、经济中心的形成,鼓文化也在这里得到充分地发育。户县北乡地处渭河流域农耕文明核心区域,自周文王迁都户县建立丰京后,成为秦汉隋唐等十三个王朝京畿之地,这种地缘优势使户县几千年来深受关中鼓文化的熏陶和浸染,具有深厚的鼓文化积淀。户县北乡锣鼓正是在这样的历史人文环境中孕育和传承的。户县北乡锣鼓一般都集中在春节期……[详细]
关中事酒酿造技艺
  “事酒”自古就有,《周礼·天官酒正》中有“辨三酒之物,一曰事酒,二日昔酒,三曰清酒”的说法。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在《宿紫阁山北村》的诗中写到:“晨游紫阁峰,幕宿山下村,村老见余喜,为余开一樽。”所以“事酒”既是方言也是古语,通俗讲就是农村红白事或盖房、过节时所喝的酒。在长安、鄠邑、周至农村,每逢过事,尤其是红白喜事,都有喝“事酒”的习俗。自商周时代,中国独创酒曲复式发酵酿酒法之后,酿酒技术完全成熟,并已形成分类。《诗经·风·七月》记载:“六月食郁及,七月亨葵及菽。八月剥枣,十月获稻。为此春酒,以介眉寿。”《伐木》曰:“伐木于阪、酾酒有衍。”这种酿酒方法就一直流传至今。长安的“事酒”采用的就是这种工艺,虽然没有具体文献记载“事酒”起源于哪一年,但这个民俗流传至少上千年的说法,在学界是没有争议的。……[详细]
龙窝酒手工酿造技艺
  早在一百多年前,在户县涝店镇龙窝村居住着晋、冀、鲁、豫,以及湖北、湖南等地来自 的村民,这些杂居的村民选择三水(涝河、甘河、渭河)环绕,水美田壮的龙窝村为栖息地。村子当时有四十余户人家,其中有一户来自河南卢氏县姓费的一家,有一位壮年男子名叫费永泰,身怀绝技,曾经是河南宝丰酒厂的“大师傅”。当时由费永泰挑头凿井取水,建造烧坊,烧出了清香甘冽的第一碗龙窝酒。后经发扬光大,惠及乡里,一传十,十传百,龙窝酒香飘四方,由一个小作坊发展成关中地区老字号的白酒品牌。古时候,烧酒的技师尊称“大师傅”,关中地区百姓习惯口语叫“把式”。从清朝到民国,费家是龙窝酒的主要传承者。民国时期,龙窝酒享誉关中,有“东龙西凤”之美誉。1936年双十二事变,杨虎城将军派4名官兵到龙窝酒烧坊专程押运两大车龙窝美酒,款待东北军,……[详细]
  户县曲子,也叫“眉户”,俗称“迷胡”、“曲子戏”,文人学士称之为“清曲”。盛行于西安和关中地区,陕南、陕北也广为流行,是西安地区的主要戏曲剧种之一。“曲子戏”源于隋唐时期的清曲和宋代的曲子,已有1400余年历史。形成的确切时间很难考证,大约在明、清时期。清嘉庆、道光年间(1796—1850),已经出现正式演出班社,大多与秦腔同台演出,民间称为“风搅雪”。其形成主要经过家儿戏和舞台戏两个发展阶段。家儿戏为“自乐会”、“念曲子”、“地摊子”和“板凳曲子”的坐班清唱形式。分为二类:一是清客曲子,系文人雅士茶余酒后娱乐消遣所唱,词曲比较典雅;一是江湖曲子,是民间的一种娱乐和艺人们坐摊卖唱的形式,多反映的是通俗的民间生活内容。同时还吸收了秦腔戏的许多艺术表现手法和演出剧目。随着历史的发展,迷胡戏除沿袭……[详细]
  席的出现可追溯到石器时代,看看古来已久的“席地而坐”、“吃席”,到后来的“席卷全球”,都有席子的影子。芦席,用芦苇编的席子,伴随人们的生活有数千年。芦席编织技艺堪称新石器时代的遗产,是历史跨度长并和人们生活关系最为密切的手工技艺。西安市沣河西岸的秦镇谷子磑(wei)村,是传统的芦席编织村,其编席有千年的历史,是一种非物质文化,并且是一种活态存在的文化。前些年,赠送前国民党主席- 的化石上,便有席子的印记。芦席编织从选材、破蘼、捋叶、碾蘼、编席、打磨到成品,需要7-8道大的工序,使用羽刮、垫拨、碗等工具,编一张席需要100根芦苇,工艺和程序非常讲究。每一道工序都比较严谨,一张好席子,需要上好的芦苇,娴熟的技艺、手艺人的悉心编制,才能编出一张密实、纹路漂亮、耐用的席子。席文化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详细]
  户县的社火种类繁多,形式多样。有芯子社火、平台社火、牛拉社火、马社火、背社火、掮火、高跷、竹马、旱船、大头和尚、打钱杆、热蹩、火龙、地龙、舞狮子等近20种形式。芯子社火,是户县社火中最主要的形式。它以高、险、妙、悬的形式表现民间传说、神话故事和戏剧情节。一般芯子高达7.5-8.5米,分四五层,芯子上系扎小孩最多达24人。“背社火”又称“背芯子”、“背杆”,是用特制的架子绑在背者身上,架子上装饰有12属相等各种动物以及莲花、彩云等模型,上面站立一个或者几个三五岁的小孩,装扮成戏剧中的各种人物,如同骑乘一般,跟随着大人的跑动一起起舞。背社火在表演时要踩着鼓点,边跑边舞,并且跑法讲究,有踩四角跑花尖、跑八字、经纬对流、卷白菜心等。平台社火,是在大方桌上扮演神话、戏剧人物或生活故事的社火形式,它是清……[详细]
  秦渡镇(简称秦镇)是陕西户县最东边的一个古镇,位于沣河西岸。早在公元前2000年,周文王就曾建“周丰宫”于此。公元401年,后秦皇帝姚兴率文武百官从京城长安赴草堂寺听鸠摩罗什说法,为方便往来,专门在沣河西岸设置了一个渡口,从此这里便成为水陆交通要道,“秦渡”地名即由此而来。由于地处关中入秦岭进巴蜀的水陆交通要道,宋元时代已略具城镇雏型。秦渡镇的商贸得以迅速发展。据明代《户县志》记载秦渡镇的商贸状况是:“辐辏繁盛,晋豫客商较多。”自明历清一直到民国时期,秦渡镇一直维持有较为繁荣的商贸活动,成为京广杂货、土产山货、粮食、棉油的集散地。旧时街道上铁匠铺、杂货铺、肉铺、药铺、秤铺、酒肆饭馆等各种大小商铺栉次鳞比。直到今天,秦镇依然是户县东部辐射两县(户县和长安)的农村区域性商业中心。悠久的商业历史使……[详细]
  户县蒋村正月民俗活动,自清代康熙初年形成基本程序和形式以来,至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蒋村正月民俗活动,自正月初一始,至二月初二结束,历时一月。整个活动以双方对垒的方式进行。对垒方式。蒋村按历史习惯分为东门、西门、南门、北门四个居住群落,村民也按居住方位分为相应的四个群体。正月民俗活动是在四门之间以对垒的方式展开的。按照世代沿袭的规矩,东门和西门对垒,南门和北门对垒。但四门不能同时对垒。两方对垒时另外两方作为对垒双方的盟友各助一方。历史约定东门和北门是盟友,西门和南门是盟友。在活动中,对垒双方有自己的图腾标志,西门、南门为龙,东门、北门为虎。四门也称东府、西府、南府、北府。活动内容及程序。正月初一至初七、八,对垒双方蛮鼓挑战。正月初八至十三,蛮鼓板对征逐表演。正月十四,对垒双方报歪官。正月十……[详细]
  西安市鄠邑区的民间缯鼓历史悠久,在清代光绪年间,户县(今鄠邑区)县城、秦渡镇、大王镇、祖庵镇的皮匠铺子都在冬季里缯鼓。其中大王镇盛氏皮匠铺的缯鼓技艺历经三代传人,一直传承至今。鄠邑区民间缯鼓在形制上,多为锣鼓和堂鼓,主要用于民间村社祈年、庆丰收和迎神报赛等民俗活动。民间制鼓技艺由制作鼓腔、加工牛皮、缯皮和钉皮等四部分工序组成。1.做鼓腔。做鼓腔一般选用硬木,桑木最好,先用手锯解下弧形板,在鼓腔模型中进行合缝,胶合鼓腔,不能让鼓腔漏气,漏气后鼓声就不响亮了。2.加工牛皮。鼓腔做好后,需要去屠宰场购买新鲜的牛皮,俗称血皮,按照鼓面大小裁好后加工。刮皮需要经验和手上的功夫,要刮得薄厚均匀、恰到好处。夏天加工牛皮是一件苦差事,传统缯鼓加工过程中牛皮除了石灰不加任何添加剂,天热容易招惹苍蝇蚊虫,有时候……[详细]

全部鄠邑区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