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数来宝是一种使用大同方言以对口为主的说唱曲艺形式。大同地区历来就有说“串话儿”(顺口溜)和方言快板儿的传统,清朝末年盛行一时。最有名的说唱艺人有“侯买客”和“夏哈巴人”(夏俊)等。大同数来宝表现内容广泛,既展现当地风土民情,又反映时代热门话题,歌颂真善美,鞭挞假恶丑;既有快板的辙韵吟诵之美,又有相声的幽默风趣之风。说唱者以己自喻,嬉笑怒骂,妙趣横生。其题材涉及广泛,从70年代的《怨谁》开始,有……[详细] |
武乡鼓书也称鼓儿词、武乡调,起源于武乡,流行于上党地区,由宋金鼓词演变而来。清代乾隆初年,武乡盲艺人成立了“三皇会”,借以传授鼓书技艺。后来代代相传,并在曲调上不断丰富和改革。武乡鼓书的早期演唱形式是桌上放一只矮木架支书鼓,演唱者操挎板、鼓键击节,另一人操老胡或二胡伴奏。清道光年间,盲艺人们吸收当地民歌小调和道士的化缘调,充实了原有曲牌,丰富了歌唱的表现力。咸丰年间,盲艺人们又吸收了上党梆子、上党……[详细] |
影戏,即皮影戏,又叫“灯影子”,是用牛皮雕刻人形物状,借灯光在幕布上显影的一种民间戏剧,相传源于汉代。诗载:“汉妃抱子窗前耍,巧剪桐叶照窗纱,文帝治国安天下,制乐传于百姓家。”唐、五代时,佛僧以素纸剪刻影人,诵法念经,超度亡灵。宋代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中载:“每一方巷口,无乐棚去处,多设小影戏棚子,以防本坊游人小儿相失,以影聚人。”反映了皮影在北宋时的演出盛况。元、明时期,皮影不仅在我国广泛流行……[详细] |
木偶戏,在山西的传播历史悠久,这种又称之为“傀儡戏”、“傀儡子”的民间戏曲,源于汉代,是由殉葬木俑演变发展而来的。清末民初,浮山地区木偶兴盛,当地有许多人以制作偶制箱而闻名,涌现了许多木偶戏艺人。1949年,浮山县成立了木偶剧团,剧团吸收蒲州梆子和眉户戏的音乐唱腔,排演了《金刚庙》、《闹堂》、《斩子》等剧目。之后,浮山木偶剧团参加了山西省第一届民间艺术观摩演出并随国家文艺代表团赴朝鲜慰问演出,博得……[详细] |
西火秧歌也称西火干板秧歌,由“地圪圈”秧歌发展形成,起源于长治西火、荫城一带,又称“荫城秧歌”、“红板秧歌”,约兴起于清咸丰、同治年间,原为逢年过节打铁挖煤时唱的调子,打地摊演唱,道光年间勃兴,遍及长治大小村镇。西火秧歌唱腔一般分为短板和长板(慢板),短板为七字句,长板为十字句,尾字要求押韵;早期行当只有“小生”、“小旦”两个角色,清咸丰年间逐步发展齐全;剧目短小精悍,表演粗犷泼辣,道具简便宜置;……[详细] |
北路梆子是流布于晋北、内蒙古、冀西北及陕西省部分地区的一个梆子戏剧种,该剧种行当齐全、剧目丰富,唱腔主要以板式变化为主,兼有地方民歌、小曲等。它作为山西省四大梆子之一,在梆子戏声腔剧种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北路梆子是由“山陕梆子”演变而成的。“山陕梆子”在长期的外地演出中,受当地的语音、民俗、民间艺术、欣赏习惯等因素的影响,逐步分化成不同风格的梆子戏剧种。北路梆子就是“山陕梆子”分化出来的“上路调”,……[详细] |
裤马,顾名思义为裤子做的马。它是用中式大档裤内装麦秸,一头作马首,一头为马尾,白裤腰是表演者坐骑的部位,所以老百姓称其为“裤马”。裤马的形成源于民间活动,后来逐步成为“祈求”、“庙会”等民俗活动的主要形式。在长期的民俗活动中,裤马的制作逐步衍变,逐步艺术化,而活动的平台也越来越广,由单纯的庙会、祈求等民俗活动扩展到春节、元宵及各种庆典活动。阳城裤马清代初年形成于阳城县町店镇凌沟村,其表演形式千变万……[详细] |
阳城旱船是阳城县社火表演中的一种传统舞蹈形式,流布于全县各个乡镇。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则数凤城镇东关村和西河乡陕庄村的旱船表演。旱船起源于民间祭祀活动,随着历史的发展,其活动方式也由单纯的祭祀(祈雨)活动扩展为庙会等社火活动和正月十五闹元宵等节日庆典活动。阳城旱船是木制的船形结构,加以装饰,由艺人背缚表演。表演内容多为戏剧人物造型,有表现《杨家将》、《岳飞传》的内容,也有表现其他传说故事,创造了许多……[详细] |
扛桩闹故事,亦称上桩故事,俗称顶桩或扮故事,是阳城县独有的一种民间舞蹈,主要流布于城南关村和寺头乡的张庄村。扛桩闹故事,明末出现雏形,清初成熟,到现在已有近四百年的历史。扛桩闹故事最早起源于民间的祭祀活动,那时每逢大旱,人们求雨过后把神像请上供桌,并把两个儿童扮作童男童女抬出- ,即称“抬棍”。久而久之,随着人们的日常生活和祭祀活动的衍变,由“抬棍”变为扛在肩上赤脚行走,到现在的扛桩形式,并加上了……[详细] |
二鬼摔跤又称二娃摔跤、二喜摔跤,是一人背驮二鬼(傀儡道具)进行表演的汉族民间舞蹈形式。表演时,演员背驮二鬼摔跤道具,通过艺人腿、背、臂等综合协调动作,给观众以“二鬼”摔跤的外在表现形式。二鬼摔跤这一民间舞蹈形式自诞生以来,就活跃于节日、庆典、祈雨等民间习俗活动中。到清末民初时,该表演达到了最兴盛的时期。由于该表演对艺人的体力要求高,大部分表演者为男性,女性很少参与。表演时,有打击乐作伴奏;表演场地……[详细] |
白店秧歌是流传在侯马市白店村及其周边地区的舞蹈。它历史悠久、舞姿独特、曲调优美动听,在山西省南部一带颇有影响,主要用于婚丧嫁娶,节庆礼仪活动。白店秧歌队由舞伞者1人,鼓手1人,击锣者2人,击镲者2人,共6人组成,既可以广场表演,也可以舞台表演。表演形式主要是跑队形和与演唱民歌小调交替进行。常用队形主要有“之字路”、“蒜辫子”、“剪子关”、“单蛇蜕皮”、“双蛇蜕皮”、“二龙出水”等。锣鼓点较为简单,……[详细] |
云冈大锣鼓(也称云胜锣鼓)是流传于晋北地区的一种锣鼓艺术,其中以原平市永兴村的锣鼓队最为著名。早在北魏开凿的云冈石窟的第16窟中,就刻有手持小镲的锣鼓乐队的演奏形象,这说明小镲当时在民间就已普遍流行。历史上,晋北高原战事频繁,该乐种常用于欢迎将士凯旋,战争结束后,转而主要用于民俗节日演奏。到民国年间,它已有所式微。改革开放后,其传承人邢明轩、张林雨大力传承,率队在国内外频繁演出,颇获盛誉。1997……[详细] |
台骀锣鼓流传于侯马西部的高村乡西台神村,它由晋王祭祀用的宫廷音乐发展而来,因祭祀汾河河神——台骀而得名,距今已有2500余年的历史。台骀锣鼓分高、中、低三声部,大鼓、大钹为低声部;小鼓、小锣为高声部;大锣为中声部。演奏时高低声部交替,有板有眼,抑扬顿挫。演奏乐器有大鼓、小鼓、大锣、小锣、大钹5种。18人演奏,其中2人兼敲大小鼓,4对大钹、8个大锣、4个小锣。乐队指挥由鼓手兼任,演奏起来互相兼顾。演……[详细] |
桥头大鼓是流传于文水民间的一种打击乐,主奏乐器是一面十分罕见的巨鼓,因源于桥头村,当地人称“桥头大鼓”。桥头大鼓主奏乐器是一面直径12尺、高约4尺,由4名鼓手分站东、南、西、北敲击的巨鼓,当地人称“九龙浑天雷公鼓”,协奏乐器为铙、钹。演奏时,由64名铙钹手按伏羲六十四卦的布局簇拥在大鼓周围,形成多队形变化的演奏阵式。桥头大鼓源于古代的祭祀祈雨活动,距今至少有600余年的历史,它与当地民间迎祀麻衣仙……[详细] |
侯马台神村一带有新媳妇到菩萨庙求子的习俗,台神花鼓便是为送子娘娘献上的歌舞,又因鼓谱在台神村发现而命名。台神花鼓由6人表演,分滚鼓、包头、顽童,后随伴奏、伴唱数人,表演者扮相花俏,头饰钗环,红绿衣着,步法轻盈,姿态优美;鼓点不停反复,尤如“银瓶乍破水浆迸”之势,鼓点欢快活泼,前后共七套,俗称一锤至七锤,有踏场、踩院子等。花鼓唱曲有《娘娘庙降香》(曲一、曲二)、《观灯》、《捎书》、《接书》、《闹元宵……[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