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山太极拳是我国古老的养生拳术之一,以孟子的“养浩然正气”为养气理念,以大极图的动化为道,阳主气,阴生形,用心意表现出的一种自然运动姿势,阴阳不见面,达到阴阳平衡。由孟氏后裔与华山真人口授心传,在华山脚下,几经衍变,薪火相承,成为华山地区独有的拳种,迄今已有二千多年的历史。《华阴县志》、《洞天记》记载“华山太极总仙之天,即少嗥为帝,治西岳”证明华阴就是华山太极拳(剑)的创始扎根发祥之地。战国后期,……[详细] |
陕西省华阴市有西岳庙,是祭祀西岳华山之庙,每年农历三月有庙会。据有关文献记载,西岳庙始建于汉武帝时期,原建于华岳镇东黄神谷,那时称“集灵宫”。魏文帝统治时期,迁于华岳镇官道北,即现在的地方。北周、唐、宋、明、清都有过大规模的修葺。其中规模最大的一次是清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这次修葺历经三年,始告结束。西岳庙的建筑极为宏伟。山门曰灏灵门,为高大的砖石城垣建筑,形制与北京天安门及端门颇为相像。其后为……[详细] |
庙会在我国广泛存在,历史悠久,是神仙信仰世俗化的产物,是展示地方民俗文化与宗教文化的有机载体。华山作为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五岳之一,地近长安,被视为西京王气所在。这里诞生了中国许多有影响的历史、神话传说,走出了一批名垂道史的仙客羽士。高道大德,是中国道教重要发源地之一。作为一个纯道教色彩的名岳,华山古庙会以玉泉院为核心,辐射全山,具有与众不同的浓郁地方特色。古代受交通等客观因素制约,人的社会活动半径相……[详细] |
华阴迷胡是陕西华阴当地的一种汉族戏剧艺术,是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华阴人过去一直把当地的“迷胡”叫曲子或小曲,可见它还不属于完整意义上的戏剧。“地摊子”是华阴迷胡最具有典型性的演出空间,俗名也叫“板凳曲子”,其特点为叙事性的套曲演唱,因此也叫清唱曲子。华阴迷胡具有悠久的历史渊源,以其音乐旋律来看,它与先秦时期的郑声应该有不解的传承血缘。华阴古属郑国,《诗经》上说的郑声是当时流传于民间的民歌……[详细] |
华山的西峰顶上,有一块十余丈长的巨石齐茬茬被截成三节。巨石旁边插着一把七尺高三百多斤重的月牙铁斧。此传说多说的是刘沉香劈开华山救出其母三圣母的故事,另外也有二郎神杨戬劈开桃山救母的传说。据考证,应该是先有杨戬劈桃山救母的故事的。后来,随着时间的流逝,才演变出沉香斧劈华山的故事。沉香劈山救母的传说汉士子刘向(一说刘玺)进京赶考,路过华山神庙,题诗庙中,戏弄庙神华岳三圣母,三圣母怒欲杀之,得太白金星之……[详细] |
华阴素鼓是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华阴素鼓是陕西省华阴市独有的民间舞蹈形式,主要活跃在华阴卫峪乡双泉村一带。华阴素鼓素来源于先民们的狩猎活动和部旅格斗情状的意写,因而其表演程式的形象性、情节性和摹拟性都比较明显。华阴三河口附近的泉店,是一块神奇的土地,在这里不但唱出了令人回肠荡气的老腔,还打出了撼天动地的“素鼓”。素鼓是中国古文化的一个活化石。它的发端可以追溯至人类文明初启的四五千年以前,属……[详细] |
华阴老腔系明末清初,以当地民间说书艺术为基础发展形成的一种皮影戏曲剧种。长期以来,久为华阴县泉店村张家户族的家族戏(只传本姓本族,不传外人)。其声腔具有刚直高亢、磅礴豪迈的气魄,听起来颇有关西大汉咏唱大江东去之慨;落音又引进渭水船工号子曲调,采用一人唱众人帮合的拖腔(民间俗称为拉波);伴奏音乐不用唢呐,独设檀板的拍板节奏,均构成了该剧种的独有之长,使其富有突出的历史和文化价值,世代流传,久演不衰。……[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