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草贴画是在中国传统草编的基础上,创造性地融入国画艺术元素,将芦苇、赖草、白草等植物,通过手工剪裁、粘贴而成,具有源于自然、追求自然、返璞归真的特点。该草贴画用料考究,仅处理干草就要经过晒、煮、蒸、压、熨、烙六道工序。草贴画题材广泛,既有反映八达岭长城、古崖居等景区景点的艺术品,也有反映当代人幸福生活的作品。将草贴画挂在室内,既可欣赏艺术作品,还可淡淡飘香,具有陶冶情操、提神醒脑之效,是会议室、……[详细] |
妫川毛猴,又称金蝉猴,是传统工艺品北京毛猴(亦称“昆塑”)的一个门类。妫川毛猴在北京毛猴的基础上,融入写意山水的创作元素,构思巧妙,寓意深远,是对北京毛猴的继承和发展。题材上,重点表现妫川的山水风景和人文景观。材料使用上,突出环保理念,树皮、假山等背景材料全部就地取材。妫川毛猴由四味中药制成,即蝉蜕(知了壳)做头和四肢,辛夷(玉兰花骨朵)做躯干,白芨做粘合剂,木通(一种灌木)或树皮做道具。妫川毛猴……[详细] |
原生态植物画是以延庆的植物为原料,经过整理、加工、干燥等处理形成花材,再经过创作者的精巧构思和艺术设计,制作成富有生活情趣的花型、图案、饰物等赏心悦目的艺术品。原生态植物画的制作者男女老幼都可以,贴近生活,带给人们美的享受。植物画让我们走进自然、接触自然、回归自然、感受自然,在制作的过程中放松心情,缓解压力,陶冶情操、丰富生活。一叶一世界,世界上没有完全一样的叶片,每一幅原生态植物画作品都是独一无……[详细] |
唐氏羽毛画是以延庆特有的禽类羽毛为原料,在国内率先将国画、油画等艺术表现形式和雕塑、装饰等工艺融入其中,通过拼贴而成的一种档次较高的手工制作艺术品。羽毛画主要以八达岭长城、龙庆峡山水风光等为元素创作,辅之以人物、花卉、禽鸟、走兽、虫鱼等元素,其图案细腻生动,具有浮雕效果。作品除平贴卷轴,还有浮雕挂屏、立体风光人物等形式,便于在不同场所进行悬挂、摆设,是集延庆元素、艺术特色、技术创新于一体,居家陈设……[详细] |
葳(音:wēi)革立体皮雕艺术品是在中国传统技艺皮雕基础之上,融进烫烙技法、浮雕技法,用国内独创的立体皮雕雕刻与制作新工艺制作而成,既有艺术价值又具实用性。该艺术品还将原来单调的素色雕刻变成彩色雕刻,且门类齐全,包括皮雕画、箱包、文化用品、生活用品、家居饰品等七大系列、上百个产品。自古以来,拥有皮雕是尊贵身份的象征。该艺术品的设计和制作者,在独创立体皮雕技术的同时,还大幅降低了生产成本,使皮雕能够……[详细] |
数来宝,一种中国传统曲艺。流行于中国北方地区,来源是流落于民间的乞丐要钱的一种手段。一人或两人说唱。用竹板或系以铜铃的牛髀骨打拍。常用句式为可以断开的三﹑三六字句和四﹑三七字句,两句﹑四句或六句即可换韵。最初艺人沿街说唱,都是见景生情,即兴编词。后进入小型游乐场所演出,说唱内容有所变化。部分艺人演唱中国民间传说和历史故事,逐渐演变为快板书,与数来宝同时流行。数来宝的表演为韵诵式的数唱。传统唱词大都……[详细] |
围棋起源于中国,“琴棋书画”之“棋”,指的就是围棋。晋朝人张华在《博物志》中说:“尧造围棋以教子丹朱,以闲其情。”就是说围棋是尧发明的,用来教育儿子。《论语》中也提到了围棋游戏,称之为“博弈”,《孟子》中有对于围棋高手奕秋的记载。作为一种传统智力竞技游戏,围棋至今已有四千多年的历史。围棋棋盘由纵横各19条等距离、垂直交叉的平行线构成,形成361个交叉点,简称为“点”。棋盘上还标有9个小圆点,称作“……[详细] |
象棋历史悠久,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和亚洲乃至世界很多地区都有象棋爱好者,是一项普及性比较高的传统智力竞技游戏。棋盘中的九宫象征皇宫,代表皇帝的帅(将)及代表皇帝身边近卫的士只能在九宫中活动,代表大臣的象(相)则只能围绕九宫行走,代表战士的兵(卒)只能前进不能后退。这种布局是中国封建社会生活的真实写照,其对弈过程有教导、学习古代战争的意义。随着时代的前进,承载中国传统文化的象棋以其独……[详细] |
根据有关文物和史料记载,早在两千多年前中国已有摔跤运动,至清代这一运动得到极大发展,清廷设立善扑营,摔跤称为“官跤”,达到较高水平。清朝被推翻后,威震善扑营的“官腿”头扑户瑞五爷和宛八爷(宛永顺)在天桥红庙(金钟庙的下院)开设跤馆,收弟子朱六、魏德海、李连峰、沈友三、满广田、宝善林、孙宝才、何生等人。从此,“官跤”融入民间,统称为“掼跤”。20世纪20年代,宛八爷的徒弟宝善林(1900—1965)……[详细] |
八极拳,中国拳术名称。“八极”意为发劲可达四面八方极远之处。其动作朴实简洁,刚猛脆烈,多震脚发劲动作。八极拳为中华武术拳种之一,取其以六种开法(六大开)作为技法核心、破开对方门户(防守架子)之意。称“八极”者,系沿用古代有“九州之外有八寅,八寅之外有八纮,八纮之外有八极”的说法,寓“八方极远”之意。八极拳以其刚劲、朴实、动作迅猛的独特风格流传至今,早年因地域不同而被称作“巴子拳”、“八忌拳”、“八……[详细] |
八卦掌,初称“转掌”,是传统武术中的一个拳种,创自河北省文安县朱家务村人董海川。董自幼好武,云游四方,遍访名师高友,晚年定居于北京,以幼习拳技为基础,取多家武术精华和步式导引锻炼方法,结合易理,创编出了将掌法变换融入绕圆走转之中的八卦掌法。并于清朝咸丰、同治年间,在北京收徒传技。八卦掌的运动特征是以掌代拳,步走圆形。主要内容包括有老八掌、六十四掌,以及趟泥步、定势转掌等练功方法。还有子午鸳鸯钺、鸡……[详细] |
中国传统武术拳种,流派繁多,起源不一,流传于北京、天津一带的通背拳,相传为清末时河北省廊坊市霸州人祁信所创。祁家本以杆法见长,遇河南人马先生精于拳技,便以杆法换学拳技,后又遇赵先生擅刀法,遂刀杆互换,形成了祁门特有的“十二连杆”法、“八步十三刀”法、“一百零八单操手”法,祁家通背拳始成名于江湖。祁家通背拳第六代传人季玉林先生认为:兵器是手的延长,一丈多长的大杆不同于枪法,属马上武艺,始于冷兵器时代……[详细] |
说起“泥人张”,首先想到的是天津“泥人张”,其实在北京也有一支“泥人张”,他们与天津“泥人张”同宗同源。“泥人张”彩塑艺术自清道光年间形成以来,经过新老几代人的共同努力探索、实践下,使“泥人张”彩塑艺术成为雅俗合一的中国民间艺术的代表。20世纪50年代,天津“泥人张”第三代传人张景祜将“泥人张”泥彩塑艺术带进京城,培养了一大批彩塑人才,让“泥人张”从家庭传承走向了社会传承。“泥人张”彩塑取材自然,……[详细] |
泥塑(北京兔儿爷)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老北京的传统中秋节,可不止只品月饼、赏月亮,还要祭拜兔儿爷。祭拜兔儿爷是老北京人对美好生活的写照,他们在兔儿爷身上寄托着殷切希望。坐象兔儿爷,“象”与“祥”同音,寓意吉祥如意;坐虎兔儿爷,虎为百兽之王,寓意事业兴盛;坐葫芦兔儿爷,“葫芦”与“福禄”同音,寓意福禄双全。每逢中秋佳节,人们将兔儿爷请出来,奉上瓜果月饼祭拜,祭拜完后的兔儿爷摇身一变成了……[详细] |
面人也称“面塑”、“江米人”,是以食用面粉、糯米粉为主要原料的一种传统塑作艺术,它流行于全国各地,深受百姓喜爱。面人多以动物和神话传说、历史故事及地方戏曲中的人物为题材,基本形制分“签举式”和“案置式”两种。前者多为娱乐儿童的食玩品,造型简略,形态生动;后者则是雅化的陈设艺术品,做工考究,造型精致,还需在原料中混入添加剂作防裂、防虫、防霉处理。面人制作一般先采用捏、搓、揉、掀等手法塑造大体形制,再……[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