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工制面听来寻常,但把它做成细似松针,长与人齐就不寻常了。宁海西乡的箸面就是不寻常的面食。据当地人介绍,一个女人要学会做箸面,得用两、三年时间。做箸面的原料是漫小麦粉和食盐。技术含量非常复杂,从开始到结束有八个过程:一、备料。早起看风向、气温、阴晴,以便把握好麦粉与食盐的比例,如果是微风晴朗天,一斤粉配八钱食盐,如果空气湿度高,盐要少放一些,反之则要多放一些,食盐的合理配置是做好箸面的关键;二、和……[详细] |
宁海清刀木雕佛像是佛像艺术雕的一种,是我国历史上与福建派佛像艺术雕并立的二大佛雕艺术流派之一,其起始至少可追溯佛教的普及时代,宁海木雕佛亦由此而生。有宁波佛教志和日本佛像史记载,公元983年,日本一僧人来华,回国时曾带去台州(时宁海辖归台州)张氏兄弟清刀木雕旃檀一尊和十六尊者(现藏于清凉博物馆),成为当时日本造像之模本。南宋时,宁海陈和卿等一批著名的佛雕艺人被邀请去日本重修东大寺等等,后又有许多宁……[详细] |
宁海根雕亦称树根雕、柴株雕等,素有“根雕之乡”的美誉。光绪《宁海县志》载当地“古来有人以树艺为生-------”,现存最早根雕作品为明代所制,而其最初创始期可能在南宋之前,可见宁海根雕技艺发韧之早。至清末民初,宁海根雕步入鼎盛期,光其县城内经营根雕的店铺就达18家,1946年时官方曾办过“浙江艺术展”,时宁海人李云波的根雕作品就获得了民国一等奖。但此后却一度衰微,仅少数艺人尚在坚持,进入新世纪后,……[详细] |
“宁海粗十番”是一种流传于宁海一带的民间吹打乐曲,究其起源,一说是从戏剧的开场锣鼓“闹头场”中脱胎而来,二说是从民间吹唱乐中变化所产生,然后再传入戏剧演变成“锣鼓经”,才有了所称的“粗十番”。现在说不清哪个才是它的真正起源,但传统民间艺术的相通相融相承却是被文艺史所一再证实了的。“宁海粗十番”的表演者一般为12人,配有大锣、大鼓、大钹、小锣(俗称三大一小)和中音唢呐,其中大筛锣鼓手兼奏大堂鼓、中堂……[详细] |
宁海小白件,系指宁海民间白木雕刻玩具,也叫“白木小雕刻”。据县志载该技艺距今约有300多年的历史。它是以白杨、银杏、白茶等树木为材料,雕刻成高不过三寸的、反映民间生产生活的小木偶人和与之相关情景的小型玩具,如有木偶人推磨、耕田、划船、弹琴等等的各种场景的充满情趣的作品。清代时县城内春浪桥有一叫“华氏兄弟”雕制的小白件作品曾一度远销南洋;民国时,当地有位叫葛贤文的艺人就也被人们誉为“雕花状元”;据已……[详细] |
方孝孺是明代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政治家。明成祖朱棣纂夺皇位时,为掩人耳目,要方孝孺起草诏书,方孝孺不但不说好话,还在诏书上写了“燕贼纂位”四字,朱棣命他删去,他说“不!”朱棣威胁他:“不删掉诛你九族!”方孝孺回答:“诛十族何妨!”。于是,宁海方氏九族连同方孝孺的门生朋友873口全部被凌迟处死。这是一种甘在人格信仰的祭台上献身的大精神,是中国文学史上凝重的一笔。后人瞻仰方孝孺的才识和人格,在民间流……[详细] |
前童元宵行会正月十五闹元宵习俗全国各地都有。宁海闹元宵则别具一格,是在正月十四的夜里进行,主要以抬鼓亭、舞狮子、踏彩船、放铳花、祭祖先为主要形式的行会活动,民间习称“行会”。现今前童古镇、黄坛镇还保留有元宵行会习俗,尤以前童元宵行会著名。前童元宵行会,是宁海前童塔山童氏族人每年元宵节期间举办的迎神祭祖、欢庆佳节的传统民俗活动,是一场延续五百年的盛会,鼓亭抬阁秋千巡游是活动的主要表现形式。走街串巷的……[详细] |
十里红妆婚俗缘于一个民间流传的“村姑救康王,浙东女子尽封王”的故事,宁海形成了特有的十里红妆婚俗,这个宁海及浙东地区特有的传统婚妆系列及相关民俗,最后演变成婚嫁的代名词,明媒正娶的符号,更是四乡八村文化交流的民间活动。十里红妆婚俗文化可以说,是古老的传说为宁海十里红妆婚俗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十里红妆婚俗不但是宁海及浙江东部地区特有的结婚礼俗,也是民间迎亲嫁女的重要活动。当地嫁女的嫁妆,大到床铺家具,……[详细] |
宁波泥金彩漆是宁波传统工艺“三金”之一,是一种泥金工艺和彩漆工艺相结合为主要特征的漆器工艺。明清之际到达鼎盛,现仅宁海还保留此项传统手工艺。泥金彩漆以中国生漆和金箔为主要原料。制作方法分为“堆泥(堆塑)”、“沥粉”、“泥金彩绘”三种。它们可以用一种工艺技法单独成品,也可三种结合,综合成一个工艺丰富的产品。堆泥是泥金彩漆最独特的工艺方法,它是在平面上做“加法”——手工堆塑。艺人以生漆、瓦片灰或蛎灰按……[详细] |
宁海平调是浙江古老的地方戏曲剧种之一,属于新昌调腔的分支,起源于明末清初,以宁海为中心,流行于象山、黄岩、温岭、临海、仙居、天台、奉化等地,至今已有三四百年的历史。它有《小金钱》、《金牛岭》、《潞安洲》、《天门阵》、《白门楼》、《御笔楼》、《百花赠剑》、《贵妃醉酒》、《陈琳救主》、《偷诗赶船》等一百多出传统剧目,其中《小金钱》百余年来与耍牙的技艺紧密结合,成为宁海平调中最富于特点的代表剧目。宁海平……[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