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广东省 > 河源市 > 龙川县民俗文化

龙川县十大民俗文化

龙川手擎木偶戏
  据《黎咀镇志》记载(详见附页《黎咀镇志》第292页、293页)早在民国三年(1914年),龙川木偶由骆七等人从福建引入,至今已有近百年的历史。木偶角色分为生、旦、丑、公、婆、净等行当,音乐有民间小调,客家山歌等曲调,形式多样。木偶的手、脚都能活动,嘴巴、眼睛能随曲调的旋律张合、转动,造型十分精巧,惟妙惟肖。既能演现代剧,又能演古装剧,表演的人物生动鲜明,活灵活现。在众多的木偶戏班里,黎咀虎口村的“兆丰年”和“贺丰年”两个木偶戏班比较出名。二、三十年代这两个木偶戏班在龙川县甚为活跃。解放后,原“贺丰年”和“兆丰年”木偶戏班中部分木偶艺人于1953年8月成立了“龙川县文联线剧队”。线剧队排演出传统木偶戏《苏小妹三难新郎》、《夜打登州》、《梁山伯与祝英台》、《孙悟空大闹天宫》等节目,经常在广东及江……[详细]
金狮狮头制作技艺
  舞狮是客家人逢年过节世代相传的喜庆活动节目。据传,虎口村制作狮头的传统工艺始于清光绪二年(1876年),创始人是丘福光、丘新发两家。而且丘新发还一生钻研文学、诗赋,曾受皇恩钦赐乙已科进士。起初,他们是依据《西游记》唐僧到西天取经的故事来创制狮头,再配以唐僧、孙悟空、沙僧等角色形象的面具,形成一整套的舞狮角色道具。其后,二代传人丘荣记继承祖艺,并对祖传工艺不断改进,制作工艺得到了不断进步。丘俊是狮头的第三代传人,他自15岁开始便把祖传的民间工艺不断发扬光大,并在当地的虎口村成立了“艺光美术部”,继续加工、创作有着一百多年历史的虎口客家瑞狮,传承其祖传工艺。……[详细]
龙川杂技
  1953年,郑马乡汤湖村青年组织起本县第一个业余杂技队,1955年,该队与安徽省段昆山家庭杂技班合并组成雄飞杂技团,1956年县收编为龙川杂技团。同时,县内许多乡村出现了一支支业余杂技队,活跃在田间地头。龙川杂技被誉为“南国艺坛一奇葩”,龙川县被誉为“杂技之乡”。……[详细]

全部龙川县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