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彩,民间又叫“花灯”、“彩灯”,多于传统节日、婚寿吉庆之时悬挂,以烘托喜庆气氛。硖石灯彩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硖石灯彩始于唐,盛于宋,其制作工艺在海宁硖石世代相传,至今已有一千二百多年历史。早在唐代,它已经闻名遐迩,从宫廷到民间,无不以灯彩装饰为时尚。到了宋代,硖石灯彩被列为贡品。清代康熙帝两次到海宁、乾隆帝四次到海宁,硖石灯彩都在迎驾盛典上大放异彩。硖石灯彩一般分座灯、提灯、壁……[详细] |
海宁的“潮神祭祀”民俗活动,由来已久。最初的祭祀活动是由沿江百姓自发成俗,一般仅以敬香祈祷为主,后来才逐渐变成祭神祈安,弄潮示勇,娱神娱己的大型民间重要习俗。在海宁,关于潮神之说古已有之。相传二千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吴越二国争雄称霸。伍子胥为吴国效力,文种助越国成局。最终伍子胥受污被吴王夫差赐“属镂”宝剑而死。他于临终前嘱咐儿子:“扶吴目悬于东方,以观越兵来伐吴,以裹吾尸投于江中,吾当朝暮来朝,……[详细] |
云龙村地处良渚文化带,在距今六千至七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这一带已有人类繁衍生息。根据村里的老人回忆,清末以来,云龙村一直是海宁的重点蚕桑产区。清末至民国时期,云龙村村民所养的蚕是当地土种,这些土种有些还能结出绿色、黄色等各种颜色的茧子。抗日战争期间,蚕桑生产遭到破坏,仍有一部分人家自己养蚕缫丝,还有一部分云龙人逃难至云南,将云龙较为先进的养蚕技术带至云南,并改良了蚕的品种。抗日战争胜利后,这些改良……[详细] |
钱江观潮习俗,始于西汉,盛于南宋,元、明、清蔚然成风。它广泛流传于钱塘江出海口的杭州、海宁一带,主要包括潮神信仰习俗、弄潮习俗、观潮度曲习俗、有关钱江潮的民间文学、传统手工技艺和商贸习俗等多项民俗事象,其中尤以潮神祭祀、铁牛镇海、造塔镇海、抢潮头鱼、塘工号子、观潮集市、观潮节昆曲-等内容最为引人注目。钱江观潮习俗涉及民间信仰、民间文学、传统知识、民间技艺、民间音乐、民间舞蹈、方言俗语等多方面内容。……[详细] |
元帅庙会是流传于海宁市许村镇翁埠村一带的民俗活动。元帅庙会的核心内容为祭拜元帅菩萨。传说南宋以前有一位温进士途经海宁许村翁埠村时,当地正在闹瘟疫。温进士深谙医道,发现瘟疫之源乃是百姓饮用了有毒井水所致,他劝导百姓停用井水,可百姓不听劝告,致使瘟疫蔓延不止。温进士为救百姓生命,以投井献身来证明井水有毒的事实。当百姓从温进士尸体上看到紫黑的皮肤时,才相信井水有毒,从而停用了井水,使当地瘟疫得以制止。温……[详细] |
蓝印拷花头巾制作技艺蓝底白花拷花头巾是海宁东片地区妇女服饰的重要标志,头巾色彩单纯,由简单、原始的蓝白两色相互交错成各种图样,既可遮阳,又可做毛巾擦汗揩灰,美观实用,具有鲜明的民族民间特色。蓝印拷花头巾在海宁地区的流行与当地的生产、生活习俗密不可分。自明朝以来,海宁的棉纺及印染业一直领先于周边地区。这一地区土质优良,适宜种棉,当地妇女收起棉花后经翻晒、轧花、纺纱、经布、织布等各项工序,织成优质土布……[详细] |
斜桥榨菜制作技艺是一种传统菜肴制作技艺。海宁斜桥腌制榨菜已有七十多年的历史。1931年,斜桥地区开始种植榨菜。1938年,斜桥一带的菜农开始将榨菜装坛运到上海,在上海加工成辣榨菜,销路甚好。1938年8月,陈春荣、许百糠和陈和生三人成立斜桥榨菜股份有限公司,在上海销售榨菜。由于斜桥榨菜价格低于四川榨菜,而且质量上乘,风味独特,在上海名声大震。榨菜是大叶茎菜的一个变种,属圆形茎用芥菜,经腌制后可以生……[详细] |
海宁三把刀制作技艺海宁三把刀,即药刀、片刀和糕刀。以“海宁三把刀”著称的周顺兴铁店开业于清同治四年(1865年)。1888年,周顺兴铁店第二代传人周富亭锻制成药刀、片刀和糕刀。1945年,三把刀创始人周富亭将制作技艺传给长子周寿松。1956年公私合营后,周顺兴铁店改为盐官刀具生产合作社。20世纪80年代,三把刀制作技艺传给第五代传人周祺僧。现在,周祺僧联手第六代传人周明(周祺僧之子),使这项传统制……[详细] |
海宁缸肉制作技艺缸肉制作技艺是一种传统烹调技艺。缸肉烹饪历史悠久,早在《礼记?内则》“淳熬”篇中已有“煮缸肉用火之法”的记载,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灸法第八十”中亦提及缸肉的煮法,可见用缸煮肉当始于两千五百年前。海宁缸肉是以普通猪肉烹煮成的具有传统风味的特色菜肴,制作技艺独特,具有一定的饮食文化价值。据传在北宋熙宁年间(1075年)海宁缸肉已享有盛名,后杭州知州苏东坡将其煮法传播至杭州、扬州等地……[详细] |
剪纸起源于战国时期,至北朝、唐、宋时期逐渐发展到图案花样,镂刻金银箔粘贴、窗花、灯彩装饰、皮影人物、节日剪花等。艺人以刀代笔,通过画、剪、刻等技法,加上点染、着色等技巧,创作出精美的剪纸作品。剪纸艺术在嘉兴各县(市、区)农村非常流行。海宁斜桥镇及嘉善魏塘镇、西塘镇的剪纸具有代表性。剪纸的工具较为简单,一把剪刀(一把刻刀)、几张彩色纸(多为红色纸)就可以了。剪纸技法主要分为三种:一是折叠剪纸法。就是……[详细] |
摊簧于20世纪30年代由上海浦东传入海宁。当时,丁桥有许多青年人去上海浦东学做生意,他们回乡后都喜欢唱沪摊,并在丁桥打唱班客串赶场子,受到当地民众欢迎,此后打唱班艺人纷纷学沪摊。摊簧所唱剧目,主要有京剧和昆曲故事。20世纪40代初,开始在演唱正本戏的中间插科“说新闻”,许多有造诣的艺人还创作了大量的“说新闻”小品。这些节目短小精悍,加上方言说唱和自编自演的节目内容,演出效果很好,深受群众的喜爱。于……[详细] |
五梅花,又称“散花”、“串花”、“串树灯”,是广泛流传于海宁、桐乡、海盐等地的民间传统舞蹈,其中以海宁地区为盛。五梅花起源于宗教祭祀仪式,在南宋王契真编纂的《上清灵宝0》中就有道家关于“烧香散花”的记载。据老艺人周祖庆(1921年出生,已故)回忆,五梅花在海宁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海盐县通元镇老艺人沈毛毛(1923年出生)说:“五梅花有二三百年的历史,民国时为鼎盛期。”五梅花在数百年的传承发展中,吸……[详细] |
车水号子又名“哈头歌”,是流传于海宁一带的劳动号子。在经年累月的传唱过程中,它从一问一答式的呼喊演唱方式逐渐演变为拖腔和帮唱的演唱方式—哈头曲。到了20世纪40年代,又经海宁湖塘农民的发展,最终形成了目前我们听到的比较完整的劳动歌谣—哈头歌。以前农民种田靠人力车水灌溉。车水是大型的集体劳动,单家独户难以胜任,故当地农民采用自愿换工的办法来进行。换工必须计算劳动数额,即水车运转次数。其办法是在车、轴……[详细] |
敲鼓亭是一种融民俗音乐和道教音乐于一体的民间音乐形式,流传于以海宁许村西行宫为中心的地区及周边乡村。敲鼓亭原为道士演奏的节目,后成为春季农村行街庙会(俗称“迎会”)的节目之一,一般出现在行宫菩萨后。海宁许村镇有关部门曾于20世纪70年代作过调查,据当时尚健在的西行宫道徒周老根(1910年出生)、宋雪昌(1915年出生)等人回忆,他们年少时曾在西行宫背诵过敲鼓亭工尺谱。以此推算,敲鼓亭在许村西行宫一……[详细] |
思情山歌是流传于海宁市东片袁花镇夹山村一带的民间歌谣。夹山村东接海盐县中坟山,西靠包家山、沈坟山,南临黄湾镇菩提寺山,北接海盐县通元新功村,省级航道六平申线经沙塘港穿村而过。村民如到袁花镇办事,须翻越包家山与沈坟山之间的庄康岭。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得该村村民的生活习俗乃至口音等与周边地区有所不同,思情山歌就产生于这样一个小山村中。据该村四新组董玉坤老人(1919年出生)介绍,传说在清道光年间,在山脚……[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