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陕西省 > 西安市 > 临潼民俗文化

临潼民俗文化介绍

  关中道情皮影戏是关中道情演唱形式之一,与普通的皮影戏不同,在陕西只有一家,独具风格。它是以皮影为形式,以伴奏唱为主的演出剧组。临潼关中道情皮影戏历史悠久,2007年5月,列入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6月,被选定为西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关中道情以皮影戏的演唱形式出现,大约在清朝乾隆时期(1736—1795)。期间,西安与关中其他地区出现了专演道情戏的班社,并能够演出故事情节完整、人物形象……[详细]
  栎阳镇卷子村地处临潼区渭北平原,是栎阳北清河岸边一个古老的村庄。该村的背芯子是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起源于清朝道光年间(1821年左右),距今已有近200年的历史。背芯子的制作过程是:先制作好木质或铁质的支架(芯子架),然后把装扮成各种戏剧人物的一名或者两名儿童表演者稳定在架子上,同时将芯子架- 在大人腰间。因铁支架如灯芯在内支撑,故称为“芯子”,一般一个芯子表现一个剧情或寓意。因为是由人背着表演,……[详细]
  栎阳木刻是一种流传于栎阳的木刻工艺,临潼区栎阳镇也因之成为远近闻名的木刻之乡。关于栎阳木刻的制作,我们来听听西安市市级非遗传承人李树森这位1943年2月14出生的老人如何说。关于工艺流程,李树森说:“制作栎阳木刻,你先要选料呢,最好是桃木、梨木,人说桃木辟邪呢,农村人就爱这个讲究。”“现在桃木也多了,弄好木头后就要在盐水里浸泡一段时间,然后是上锅一蒸,这样雕刻出来了就不会被虫蛀,能长期放到哪。”“……[详细]
  在临潼区骊山一带,至今保留着一些与女娲有关的古老的风俗文化。主要表现在节日风俗、婚俗以及生活习俗等方面的与众不同。节日风俗每年农历正月二十日,骊山周围一带的百姓都要过“补天补地节”,也叫“女王节、女皇节”。这一天要吃“补天饼”,由于各乡讲究不同,所以吃的饼各异,有煎饼、烙饼、蒸饼。但必须是圆形、薄页。吃饭前要举行简单的仪式,由家里的祖母或者主妇撕饼抛向房顶象征“补天”,然后扔向井中或者搁在地上,叫……[详细]
  零口孙家皮影戏源于清光绪二十五年(1894年),其创始人孙老五是华县人,清末,招赘于零口西原。1909年创办领唱(碗碗腔)皮影戏,年老后由其子孙发宏继续演唱,至今已有百年历史。解放前皮影戏一直有组织地演唱,1952年正式成立“民间剧社”,主要从事民间皮影艺术的表演和宣传。1981年被政府收编为“零口文化站皮影团”,演出于关中各地。团长孙景发,艺传三代,从事皮影艺术四十余载。在当地享有盛名,人称“老……[详细]
  临潼一带有个风俗,农历正月二十前不准烧干锅,要到这天才开禁。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烙干馍,馍烙好后,先给房上扔一块,是谓“补天”;再往地上撂一块,是谓“补地。中国神话传说中有共工与祝融之战,共工败而怒触不周山,遂使天柱折坏,天倾西北,地陷东南,人间遭受了一场可怕的灾难。女娲端来东海之水,浇灭了大地上的火,又从大江大河捡来了彩色石子练成石浆,擀成一个又一个薄薄的石饼,首先补好了天,接着又用同样的办法,……[详细]
  临潼民间社火历史悠久,种类繁多。渭河南北各乡镇均有分布,如栎阳马踏青器山社火,相桥田市的老虎爬杆、背芯子,雨金的耍龙灯、踩单跷、北田的大头娃、单狮双狮,零口的十面锣鼓,马额的花船、竹马,穆寨的高跷、抬轿等。这些社火节目多按当地群众的村社活动习惯进行组织,每年农历正月十五前后,各村社挑选精明健壮男女,简单装扮后组成队伍在村舍间- 表演。临潼民间社火多为地社火和车社火。地社火,就是在“地上”表演的社火……[详细]
  相传女娲采五色石补天、抟土作人,倡婚姻而繁衍人类,后世尊其为“骊山老母”,并于农历六月十一至十五举行盛大的庙会,祭奠她的伟大功绩。每年这个时候,关中一带的群众、国内外游客甚至港澳台同胞都会熙熙而来,浩浩荡荡的朝圣队伍,使得平日静谧的骊山热闹非凡,各个道观庙宇香火缭绕,蔚为壮观。骊山古庙会历史悠远,延续了上千年之久。《史记》载“女娲通神媒”,因而骊山古庙会又叫“骊山老母女媒节”。女娲抟泥捏人,在人们……[详细]
  “十面锣鼓”流传于西安市临潼区的零口、马额、纸李、新丰、铁炉等乡镇及与临潼区相连的渭南市南义村和高陵县的个别地区。十面锣鼓的舞队由21名男演员组成,其中一人敲击马锣进行指挥,另有十人敲社鼓、十人敲社锣。舞者身后背一根高约140厘米,上插各色彩纸做的三角小旗和纸花的花花杆。社鼓、社锣则用一软竹杆(横杆)从背花杆中下端向前伸出,担在舞者左肩上,俗称“背弓”,前端装上细绳吊勾,将社锣挂在吊勾上,左手握锣……[详细]